2023年“三地四方”援助幫扶交流合作聯席會議在理縣召開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3-05-26 17:01:21 編輯:張夏桐 點擊:

藏羌走廊“櫻理美”,吉祥理縣“迎高朋”。在阿壩州即將迎來建州70週年之際,5月25日至26日,浙江省樂清市、遂寧市船山區、阿壩州理縣和國家、省級、州級聯繫部門單位的領導、嘉賓、企業家相聚理縣,召開2023年“三地四方”援助幫扶交流合作聯席會議,共敘協作幫扶情誼,共商全域合作發展大計,共同攜手邁向新征程。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理縣和浙江、遂寧兩地的緣分源遠流長,“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是“三地四方”的生動詮釋。自黨中央、國務院作出實施對口支援重大戰略部署以來,浙江省、遂寧市、中央省州聯繫部門、各界社會組織、企業肩負責任和使命,“三地四方”始終堅持親密協作、攜手共進,變單一的政府結對幫扶為政府牽頭主導、各市場主體共同發力、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全域結對幫扶新模式,變短線“輸血”為長遠“造血”,變單向幫扶為多方互動、合作共贏,三地在産業發展、民生改善、人才交流、社會交往等領域開展了深度合作,幫助理縣走出了致富奔康的一片坦途。
理縣生態優美、資源豐富,各級幫聯單位圍繞理縣發展之需,真金白銀各盡其能,先後整合投入各類資金近10億元,文化宣傳旅遊援建,讓小溝甲米、薛城較場等成為了農文旅振興示範村;援助實施的土地整理、飲水灌溉等項目,使桃源佳山等變成了遠近聞名的“花果山”;鄉村振興示範建設,讓屯兵故里甘堡、千總家園沙吉等傳統村落煥發新機;聯動招商引資,落地飛地園區,引入氨綸包覆絲等企業,為合作共贏作出了有益探索;精心打造的藏羌風情體驗館,打開了理縣對外宣傳的窗口;“西牛東送”“西菜東調”讓優質農畜産品走進都市,賣上了好價錢……産業協作、文旅賦能,為理縣跨越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各級幫聯單位緊盯藏羌兒女之盼,真抓實幹各揚其長,重點解決理縣教育、衛生、就業等群眾牽腸挂肚的民生問題,指導創建的民族地區教育先行試驗區初見成效,“一核兩翼、四心多點”醫療衛生服務網格初具雛形,援助搭建的醫共體、校聯體等資訊化平臺,讓大山裏的父老鄉親同步享受到優質教育醫療資源;就業創業“春風行動”,幫助2000余名群眾搭上直通車,實現穩定增收;明亮的“吉祥如意路燈”照亮了攜手發展的致富路,漂亮的奎寨易地搬遷旅遊新村托起群眾“穩穩的幸福感”……越來越多的理縣群眾真切感受到對口支援幫扶工作帶來的實惠和紅利。
各級幫聯單位聚焦民族地區之短,真情實意各展其才,雙向互派的挂職交流機制,打開了民族地區幹部“走出去”的窗口,共派出1000余名黨政幹部和專業技術人才主動融入理縣“一廊兩區三地四片五縣”工作大局。理縣也累計選派120余名黨政幹部、340余名專業技術人才到各地交流挂職鍛鍊。

2022年,理縣全年GDP突破32.8億元,城鄉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達40997元和18286元,接待遊客516.4萬人次、旅遊總收入超過40億元。先後成功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全國民族地區教育發展先行試驗區、全國農産品品質安全示範縣、天府旅遊名縣等,並榮獲全國信訪工作示範縣、中國品質休閒百佳縣、全省藏區工作先進縣等稱號。
日積跬步,終至千里;幫扶之路,情深義重。一項項增收産業快速發展,一樁樁民生實事溫暖人心,一筆筆幫扶資金投入到理縣經濟社會發展各個領域,招商引資、人才隊伍、就業支援、消費扶貧等多種幫扶舉措全面開花……幾十年的跨越發展奏響了共奔小康的時代和聲,“三地四方”也將在越來越深厚的情誼裏,繼續攜手共建多層次、寬領域、全方位的幫扶合作新格局,創造無限可能的未來。理縣也將乘著“三地四方”發展的東風,再接再厲,繼續奮力書寫出一張張讓人民滿意的答卷,為慶祝建州70週年獻禮。

會議上,理縣、船山區、樂清市“三地”和國家、省級、州級聯繫部門單位的領導以及企業家代表共同簽訂了《“三地四方”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浙江君蘭文旅集團與理縣人民政府簽訂了《項目投資合作框架協議》,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森林生態環境與自然保護研究所與理縣人民政府簽訂了《林草業高品質發展合作框架協議》。期間,理縣還對“千年廣柔·狀元之鄉”開發運營、雜谷腦智慧農貿綜合體建設、“無憂地·理想城”城市功能提升等23個招商引資項目、全縣文旅資源、農特産品等進行了推介,與會人員還到理縣上孟鄉、米亞羅鎮、桃坪鎮等地進行了考察調研,深度體驗了川西北高原的自然生態之美、民族地區的多彩人文之韻,並參觀了“對口援理,同心築夢”主題展。(鄒正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