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來,大竹縣基層黨建工作緊緊圍繞中心大局,聚焦抓黨建促鄉村振興、抓黨建強基層治理、抓黨建謀經濟發展,切實以高品質黨建引領縣域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
抓黨建促鄉村振興
一是片區規劃優佈局。按照自然地理走向、經濟發展趨向、人口遷移動向、人文情感傾向“四向優化”原則,規劃形成“1個城市核心+5個鄉鎮片區”的新發展格局,目前已完成以石河鎮為中心鎮的“臨空鐵發展片區”國土空間規劃,正積極開展以廟壩鎮為中心鎮的“華鎣山農旅融合片區”等3個片區國土空間規劃,預計將於今年內完成。二是“一村一項目”興産業。堅持將“一村一項目·黨建引振興”行動與村集體經濟掛鉤,通過合股聯營分紅、整合資金自主經營、提供農業生産託管服務、出租閒置資産、收取土地流轉管理費等方式為村集體經濟增收。截至目前共包裝策劃項目228個,賦能村集體經濟發展,預計總投資9.63億元,村集體經濟可從中獲得收益500余萬元。三是人才引育激活力。深入實施優秀農民工回引培養工程,加大優秀農民工、退伍軍人等選拔力度,創新開展村(社區)“兩委”幹部人員結構分析,實現村(社區)“兩委”幹部人員結構精細化管理,不斷優化村(社區)“兩委”班子結構。
辣椒産業喜獲豐收(范輝 攝)
抓黨建強基層治理
一是發動黨員齊參與。紮實開展“雙報到”、我為群眾辦實事、萬名黨員走訪基層為民辦實事等活動,推動黨員在打贏疫情防控、森林防滅火、防汛減災等方面有效發揮作用,黨員“幫幫團”經驗被《人民日報》宣傳報道,黨員參與疫情防控相關經驗在全省疫情防控工作經驗總結會上交流發言。二是功能改造聚人氣。圍繞交通幹線、産業園區、群眾聚居地,分別確定新建類村2個,一類村16個、二類村32個、三類村274個。三類村需實現黨組織、經濟組織、社會組織“三個三分之一”基礎功能佈局,二類村在基礎上提升環境氛圍營造,一類村再因地制宜配套特色創新板塊。三是共治共用強支撐。廟壩鎮新橋社區創新打造“元芳議事堂”,引導黨員群眾建言獻策,形成社區建設全員關心、全員支援、全員參與的良好氛圍。東柳街道解放社區建立“街鄉吹哨、部門報到”工作機制,定期會商解決社區急需,群眾呼籲的事項。盤活各街道小區樓棟架空層、公共區域等閒置空間,建立聊天閣、共用書吧等1050處共用空間。
兒童在社區共用空間閱讀(高煉輝 攝)
抓黨建穩經濟大盤
一是幹部一線解難題。落實重點企業挂包制度,28名縣級領導聯繫挂包154個重點工業企業及重點産業項目,為規上企業全覆蓋選派企業秘書;組織財政、經信、稅務、住建、經開區等骨幹力量200余名,全覆蓋深入企業宣講助企紓困各項優惠政策,協調解決企業問題。二是人才組團強服務。採取“大組團+小分隊+項目”的方式,協同開展新興領域科技攻關項目23項,推動成果轉化13項;綜合考量企業普遍缺乏技能型人才的實際,組織部積極牽線搭橋,創新“天寶班”“川環班”等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校企共建校外生産實習基地,招收學生200余人,崗位實習500余人。三是優化環境促發展。結合“四心”作風問題教育整頓,開通“到府、主動、延時、預約、綠色通道”“5+1”特色服務,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環節壓縮至22個工作日以內,企業設立登記時間縮至1.5小時,實現營商環境提優、項目推進提速;強力推進簡政放權,整合40余個單位職能,將1200余項依申請服務事項納入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讓群眾好辦事。(梁周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