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達州市人民檢察院召開以“益心為公、天下為公”為主題的公益訴訟檢察工作新聞發佈會,向媒體披露了2021年以來達州關於食品安全、文物遺址保護、水體保護、環保稅徵繳等公益訴訟典型案件。
發佈會上,達州市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張盛通報全市檢察機關近兩年公益訴訟工作情況,達州市檢察院第六檢察部負責人發佈4起公益訴訟典型案例,參會檢察官就有關公益訴訟檢察工作情況回答了媒體提問。發佈會由達州市檢察院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于蒲主持。
2021年以來,達州市檢察機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切實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貫徹《中共中央關於加強新時代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工作的意見》,按照最高人民檢察院“講政治、顧大局、謀發展、重自強”的總體要求,有序有力推進公益訴訟工作。達州全市檢察機關共受理公益訴訟線索769件,立案審查758件,其中行政公益訴訟512件,民事公益訴訟246件;向行政機關發出訴前檢察建議512件,就行政機關到期未回復、整改或整改不到位向法院提起行政公益訴訟3件;提起民事公益訴訟185件,其中單獨民事公益訴訟7件,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168件,法院判決支援率100%,先後有4件案例入選“四川全省典型案例”,形成了“辦案規模穩中有升、案件結構持續優化、辦案質效漸次彰顯、公益品牌茁壯成長”的整體態勢。
公益訴訟作為一項全新的檢察業務,達州全市檢察機關始終圍繞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保護這個核心,重點圍繞四個方面定向發力,一是凝聚合力,推動公益保護共建共治共用大格局。通過主動更新司法理念、主動爭取外部支援、主動尋求價值認同,形成了內外聯動、上下貫通的工作合力;二是規範辦理,推動公益訴訟工作行穩致遠。持續深耕法定領域,積極穩妥拓展新領域,通過圍繞重大決策部署開展專項監督、圍繞群眾民生需求開展重點監督、圍繞轄區發展佈局開展跟進監督,定期開展公益訴訟辦案情況分析研判、通報工作,推動工作中突出問題解決;三是精準監督,提升公益訴訟工作質效。緊盯立案、證據、時效、結案“四道關口”,多措並舉倒逼辦案質效穩中有升,秉承持續跟進監督理念,常態化開展“回頭看”工作,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四是狠抓基層基礎,在優化配置中集聚檢察力量。通過機構設置、人員配置、外腦借力、科技保障“四個到位”,持續為公益訴訟發展補給動能,實現了“四大檢察”全面協調發展,為達州奮力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北翼振興戰略支點提供強有力的司法保障。
張盛表示,下一步達州全市檢察機關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按照最高人民檢察院“品質建設年”工作要求,圍繞“爭創檢察雙一流、服務達州新定位”工作思路,著力在公益訴訟質效提升、品牌塑造、隊伍素能上下功夫。一是高點站位,做到履行職能與服務大局同頻,自覺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以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藥品安全等民生關注領域為重點辦理公益訴訟案件。二是加大力度,做到理念更新與辦案質效同抓,踐行“雙贏多贏共贏”辦案理念,通過促進依法行政,一體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設;三是夯實保障,做到健全機制和提升素能同步,加強內部配合和外部聯動,建強專業化辦案組織,積極探索運用資訊化手段和新科技服務公益訴訟,提升辦案能力。(聶旭波)
附:達州市人民檢察院公益訴訟典型案例
達州市某食品公司銷售添加“無根豆芽素”的成品豆芽7400斤,獲利5920元。2021年8月18日,達州市人民檢察院在充分研判聽證意見的基礎上,向達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訴訟,訴請法院判令侵權企業銷售支付金額十倍的懲罰性賠償金59200元。
2019年至2022年,四川省宣漢縣檢察院與重慶市開州區檢察院以公益訴訟跨區域協作為依託,聯合開展紅色遺址保護,成功督促兩地文旅、退役軍人等部門對楊柳關阻擊戰遺址進行修繕保護。
梁平區和開江縣境內的新盛河(又名任市河)是明月江上游的重要支流。重慶市梁平區新盛鎮百畝藕田毗鄰新盛河,沿河農戶使用化肥和農藥,污染新盛河。四川省開江縣任市鎮老街村居民生活居住區沒有修建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和配套管網,生活污水沿露天渠道直排新盛河。針對跨區域河流生態環境保護,川渝兩地檢察機關建立協作機制,加強聯繫溝通,資訊、證據共用,協同行動,提升生態環境公益保護實效。同時,兩地檢察機關協調行政機關多方參與、齊抓共管,推動形成跨區域河流生態環境大保護格局。
通川區轄區兩個房地産開發項目在建工程的施工單位未依法向污染物排放地通川區稅務局申報繳納環境保護稅,應收稅款未及時足額入庫,致使國有財産流失,損害國家利益。通川區檢察院對轄區內在建工程項目開展環保稅專項檢察公益訴訟監督活動。通川區稅務局收到檢察建議書後高度重視,組織開展了專項清查、補報,對涉案的兩個工程項目共徵收環境保護稅13.42萬元、滯納金7145.59元;同時對轄區內所有建築工程進行了梳理,對相關項目未核定環境保護稅的企業重新進行了核定,對已經核定的企業進行催報催繳成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