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州市2022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將於9月23日舉行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09-18 11:31:11 編輯:李鳳 點擊:
9月23日,農曆秋分,中國將迎來第五個“中國農民豐收節”。今年“豐收節”將以“慶祝豐收、弘揚文化、振興鄉村”為宗旨,以“慶豐收、迎盛會”為主題。


        今年達州市“豐收節”活動總體安排為“1+8+N”。即:1個市級主會場活動,8個縣(市、區,含達州高新區、達州東部經開區)設分會場,N個鄉村舉辦系列活動。其中,市級主會場活動將於9月23日在達川區雙廟鎮二東村舉辦,預熱活動於9月22日在通川區蓮花湖舉辦,其他縣(市、區)分會場和N個鄉村系列活動於9月上旬—10月中旬陸續開展。
2022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全國主會場設在成都新津市。達州是全國10個在“豐收節”當天向全國報喜的城市之一,屆時也將舉辦“豐收節”慶祝活動。據達州市政府副秘書長王鴻釗介紹,今年大春糧食收穫已接近尾聲,預計達州全市糧食總産可達325萬噸以上,有望連續十年保持四川全省第一,迎來又一個豐收之年。
 
今年“豐收節”的活動主題是“慶豐收·喜迎二十大”。活動總體策劃理念為:一顆“糧心”永向黨。達州市主會場設計堅持以丘區山區艱苦奮進、發展糧食生産為主線,以“糧心”燈桿旗、“九年第一”心形糧心長廊,“糧心達謝”、心形伴手禮等作為視覺展現,通過現場連線米城豐收現場,充分展示達州糧食産量連續九年居全省第1、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面積2022年全省第1等重要成果。
 
9月23日,達州市將在達川區雙廟鎮舉行“豐收節”慶祝活動。活動分為“慶豐收、曬豐收、享豐收、話豐收、助豐收”5大板塊。主要內容有一演、一宴、一銷、兩會、四展、十評。一演:開幕式暨鄉村文藝主題演出。一宴:蔬食生活品鑒宴。一銷:巴山食薈特色農産品大型促銷活動。兩會:萬達開鄉村振興與糧食安全交流研討會、農民趣味運動會。四展:達州市特色農産品展示展銷活動、全市三農工作成就視頻展、豐收喜悅攝影展、鄉村工藝美術展。十評:撂荒地整治及大豆擴种先進鄉鎮,水稻、玉米等高産金獎,十佳職業農民、十佳龍頭企業、十佳農技員、十佳“巴山食薈”優質農産品,以及農民趣味運動會比賽等系列評選。
 
一是“慶豐收”即開幕式主題演出。整場演出以“豐收—奉獻—聚力—奮進”四個篇章為主線,以達州農民為主體,展現糧食豐收的初心、信心、愛心和決心,表達達州人民慶豐收、感黨恩、聚民心、喜迎二十大的喜悅之情。主會場主演區與觀眾區的佈局使用穀倉環繞圓形,取自萬谷歸倉之意。沿途主要節點將圍繞糧食豐收、鄉村振興營造濃厚的節日氛圍。
二是“曬豐收”。主要包括達州市特色農産品展示展銷活動、全市三農工作成就視頻展、豐收喜悅攝影展、鄉村工藝美術展4個展示展覽活動。達州市特色農産品展示展銷活動將以“農業要真做貢獻、産銷要雙豐收”的主題,組織達州市優質特色農産品現場展示展銷。全市三農工作成就視頻展主要通過LED方式,宣傳展示各縣(市、區)“農業高質高效、農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三農工作成就。豐收喜悅攝影展通過收集評選精美攝影作品,集中展示農業新成果、農村新面貌、農民新風采、鄉村振興新成就等,全面反映農民豐收喜悅的精神面貌。鄉村工藝美術展主要收集、遴選全市鄉村傳統藝術品及手工藝品進行集中展出,充分展示達州市厚重的鄉村文化氛圍。
三是“享豐收”。主要包括農民趣味運動會、農業農村系列評選活動。農民趣味運動會:組織農民開展挑糧比賽、碗運大豆等比賽並頒獎。農業農村系列評選活動:開展“撂荒地整治”和“大豆擴種”先進鄉鎮,水稻、玉米、大豆、苧麻、茶葉、生豬、肉牛高産金獎,十佳職業農民、十佳龍頭企業、十佳農技員等評選活動,並在開幕式活動中進行表揚獎勵。
四是“話豐收”。舉辦“萬達開鄉村振興與糧食安全交流研討會”,邀請知名專家學者以及萬州、開州政府部門領導幹部圍繞丘陵山區擴大糧食播面、提高糧食單産、保障糧食安全及鄉村振興、萬達開融合發展等主題開展研討交流。
五是“助豐收”。開展“巴山食薈”品牌農産品推介暨有獎促銷活動,主要包括:直播帶貨農産品、“巴山食薈”杯優質農産品大賽、“巴山食薈”杯美食大賽、“巴山食薈消費季”大型有獎促銷等活動。
 
為提前營造“豐收節”聲勢、擴大影響、激發廣大市民參與熱情,9月22日將在通川區蓮花湖舉辦“魚躍蓮湖慶豐收”生態捕魚節活動。該活動緊扣“魚、水、人”關鍵要素,設置迎漁、觀漁、品漁3大環節,以捕魚為重點,以水上表演為襯托,營造豐收喜悅場景。
 
達州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侯重成表示,近年來,達州市委、市政府通過採取關閉餐飲、撤除住戶、關閉遊船、種植花卉、完善設施等系列措施,加強蓮花湖生態保護,目前蓮湖魚的品質得到大幅提升,成為不可多得的生態魚。生態捕魚節活動也是維護生態平衡的需要。水不好,魚少;魚多,水不好。因為保護蓮花湖,已經連續6年未曾捕魚,蓮花湖內魚生長很快,有的重達幾十斤甚至上百斤,專家測定蓮湖魚總量已達20萬斤以上,即將超過水體承載能力,必須適當捕撈才能凈化水質環境。(王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