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竹:“線上+線下”建設川東北渝東北高品質宜居城市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06-13 17:54:45 編輯:李鳳 點擊:
6月9日,走進大竹縣雲海智慧城市資訊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正在操作臺前對智慧城市大數據中心的各類數據開展日常運維。“我們公司成立於2019年,主要與華為公司合作,共同推進大竹縣智慧城市建設和運營,同時也作為全省10個省級該領域的示範試點縣之一,積極探索總結推進經驗。”在這個充滿資訊化和數字感的運營中心,大竹縣“線上”城市建設如火如荼。
四川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中提出“要依靠創新驅動塑造發展優勢,同步推進新型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推進新型城鎮化,既事關人民幸福生活,也是建設高品質發展的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支撐。
去年3月,四川省首批10個新型智慧城市示範城市名單公佈,大竹作為達州市唯一區縣入圍。近年來,大竹以數字化引領智慧縣城建設,推進“城市北進”,對接“達州南拓”,逐步提升城市品質、拓展城市空間,傾力打造川東北渝東北高品質宜居城市。
“線上”:“雲端”智慧城市,服務管理“數字化”
近日,家住大竹縣竹陽街道洞天小區的李女士發現小區車輛違停影響行人來往,李女士通過微信公眾號將問題反映至大竹縣“智慧城管平臺”中的監督平臺,數字城管系統“派單”至相關責任部門處理。
“人工巡查問題耗時耗力,效率低,進展慢。”大竹縣依託華為智慧城市的“智慧城管平臺”,形成“居民發現、平臺統派、到場執法”閉環管理模式,節省時間,提高效率。
2019年,大竹攜手華為,建設“數字化”智慧城市,成立雲海公司,建立大竹雲計算數據中心雲平臺,城市管理延伸至社區居民“神經末梢”,也打通了服務“最後一公里”,城市治理和管理服務水準逐步提升。
大竹縣智慧城市簽約儀式
據了解,智慧城管平臺以數據普查形式,全面梳理城市概況,普查各類部件。截至目前,平臺為大竹主城區劃分2087個單元網格,完成城區各類設施109053個的確權和入庫,進一步整合城市管理資源。同時,加速推進welink辦公應用普及,註冊用戶數達3000余人。在疫情防控規定下,今年以來共保障線上會議117場,覆蓋範圍超過50個單位。
依託智慧城管平臺,大竹還完善城市管理業務系統,有機整合城管通、處置通、領導通等終端,升級打造了“數字城管APP”,實現移動執法監督。通過包含案件辦理、審批、公示、交辦等功能的智慧執法系統,執法隊員可從電腦端、手機端對各類城市管理案件資訊進行快捷錄入,實現執法辦案全流程線上流轉,大幅提升案件處置效率。
“線下”:“城市北進”拓空間,城市佈局“再優化”
“雲端”智慧城市的迅速推進,離不開近年來大竹“城市北進”戰略的深入推進,一批又一批重大城市建設項目的落地和突破性進展——竹文化主題公園建成開放;新華路西段、竹鳳大道北段延伸段建成通車;主城區部分道路、大竹中學區域道路施行單向通行;東湖濕地公園、政務服務新中心大樓等標誌性建築“出圈”;特別是“引水入竹”項目打破發展“瓶頸”,是“城市北進”的一份優異“成績單”。
推進“城市北進”戰略
無縫對接“達州南拓”戰略,大竹實施“城市北進”戰略,科學規劃大竹縣北城新區建設,加快構建完善“一環兩軸五區”的城市空間佈局、“一核兩帶三副四軸多點”的縣域總體佈局。2021年,大竹縣城建成區規模拓展至面積30.5平方公里、人口30.3萬人。
未來,隨著行政中心北遷、雙馬互通遷建、全國文明城市深入創建,石河、廟壩、周家爭創“省級百強中心鎮”深入推進,帶動片區鄉鎮協同發展,城市空間佈局、縣域總體佈局持續優化,基礎設施更加完善,大竹將成為川東北渝東北版圖上越加亮眼的新星。
機遇:多重疊加,新型城鎮化駛入“快車道”
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明確“統籌推進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大力實施過境大竹並設站的西渝高鐵,支援“南充-達州組團培育川東北省域經濟副中心”,“推進萬達開川渝統籌發展示範區,促進川東北、渝東北一體發展,帶動成渝地區北翼振興”。
今年5月,中辦、國辦印發《關於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的意見》,明確要求,要推進數字化改造,建設新型基礎設施,發展智慧縣城。
從市上看,達州提出實施“達州南拓”戰略,今年南下建成的金婭機場投入運營,距離大竹45公里,達州“南拓”邁上新臺階。
戰略上的高位推動、重大項目上的支援,大竹作為四川向東開放的“動脈竇”、達州融入重慶的“橋頭堡”的區位優勢將進一步釋放,有望加速告別縣域無鐵路的時代,這將進一步堅定大竹以人為本推進新型城鎮化信心,打造城市新景觀、新業態,提升城市吸引力。
據悉,下一步大竹將牢牢把握唱好“雙城記”、共建“經濟圈”的重要要求,以數字化為引領,攜手華為進一步加大雲計算大數據中心建設,讓城市治理和服務水準進一步提檔升級。實施“城市提質攻堅行動”,堅持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全面對接達州“南拓”,深入推進“城市北進”,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質,打造川東北渝東北宜居宜業宜商宜遊的城市形態,為培育川東北省域經濟副中心貢獻一域之力。(程一凡 沈懷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