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産的核心問題就是泡沫比較大,很多人買房子不是為了居住,而是為了投資或者投機,這是很危險的。” 3月2日,國務院新聞辦召開了推動銀行業保險業高品質發展新聞發佈會。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回應了房地産風險、輸入性通貨膨脹、不良貸款、讓利實體經濟政策等多個熱點問題。
房地産貸款增速8年來首次低於各項貸款增速
郭樹清指出,房地産的問題應該説現在金融化、泡沫化傾向還比較強。很多人買房子不是為了居住,而是為了投資或者投機,這是很危險的,因為持有那麼多房産,將來這個市場要是下來的話,個人財産就會有很大的損失,貸款還不上,銀行也收不回貸款、本金和利息,經濟生活就發生很大的混亂。所以必須既積極又穩妥地促進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據郭樹清介紹,房地産金融化、泡沫化勢頭得到遏制,2020年房地産貸款增速8年來首次低於各項貸款增速。這個成績來之不易,相信房地産問題可以逐步緩解。此前,郭樹清曾表示,房地産已經成為我國金融風險方面最大的“灰犀牛”。
目前來看,對比西方的主要經濟體,c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已經在逐漸消退,2021年可以預期的中國經濟將迎來復蘇,監管當局所制定的特殊時期貨幣政策也在逐步退出,回歸正常化,那麼中外的政策步調差異是否會對中國的政策和市場産生影響?境外資本流入和資産泡沫是否會導致輸入性的通貨膨脹?郭樹清表示,歐美發達國家、疫情嚴重的國家和一些發展中國家,都採取了積極的財政政策和極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因為要把經濟穩下來,宏觀政策必須採取這些措施。但是他們應在政策的力度上、後果上考慮得更多。
郭樹清表示,這一系列的宏觀政策組合的副作用已經逐步顯現。一是歐美發達國家金融市場高位運作,和實體經濟嚴重背道而馳。金融市場應該反映實體經濟的狀況,如果和實體經濟差別太大,就會産生問題,遲早會被迫調整。
二是流動性增加以後,由於經濟已經高度全球化,中國的經濟和其他國家的經濟密切相連,加上中國的資産價格有很大的吸引力,外國資本流入增加是必然的。
但是他也強調,目前外資流入中國市場規模和速度還是在可控範圍內,監管機構也在繼續研究怎麼採取更有效的辦法,一方面鼓勵資本要素跨境流動,越來越開放。另一方面又不能造成國內金融市場太大的波動。
2021年需要處置的不良貸款或會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銀行業機構處置不良資産的力度空前,銀行業共處置不良資産3.02萬億元。總量為歷年來最高,截至去年年末,不良貸款餘額為3.5萬億元,不良貸款率為1.92%,較年初下降0.06個百分點。
郭樹清表態稱,2021年將保持不良資産的處置力度不減,但是現在沒有劃定一個明確指標,銀保監會還在和各家銀行溝通,可能2021年需要處置的不良貸款還會增長。
另外,在談及金融機構1.5萬億元讓利實體經濟的政策是否能延續至今年時,郭樹清表示很多政策肯定還會延續下去。
實際上,1.5萬億元的讓利計劃主要包括三個部分,第一是通過利率的下行,包括貸款利率、債券利率的下行等;第二是央行創設的兩項直達的貨幣政策工具,以及延期還款付息政策工具;第三則是通過銀行減少收費。
郭樹清表示讓利計劃中佔較多的是貸款利率,因為今年整個市場利率在回升,估計貸款利率也會有回升,總的來説利率水準還是比較低。“在收費方面不會有太大的變化,降低的費一般不會恢復,我們將通過支援財務重組、債務重組、企業重組、債轉股等多種形式繼續支援企業,降低企業負擔。”郭樹清説。
去年新增製造業貸款超過前五年總和
發佈會上,郭樹清在還分享了幾組去年銀行保險機構運作的數據:全年新增製造業貸款2.2萬億元,超過前5年總和;新增民營企業貸款5.7萬億元,比上年多增1.5萬億元;健康保險賠付支出2921億元,同比增長24.2%,累積了1.57萬億元長期健康保障風險準備金。
在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中取得決定性成就,一是金融杠桿率明顯下降,金融資産盲目擴張得到根本扭轉。2017年至2020年,銀行業和保險業總資産年均增速分別為8.3%和11.4%,只有2009年至2016年間年均增速的一半。金融體系內部空轉的同業資産佔比大幅度下降。
二是銀行業不良資産認定和處置大步推進,2017年至2020年累計處置不良貸款8.8萬億元,超過之前12年總和。
三是影子銀行得到有序拆解,規模較歷史峰值壓降約20萬億元。
四是金融違法犯罪行為受到嚴厲懲治,不法金融集團風險逐步化解,一大批非法集資案件得到有序處置,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形勢根本好轉。
五是外部風險衝擊應對及時有效,金融體系保持較強韌性。
六是房地産金融化、泡沫化勢頭得到遏制,2020年房地産貸款增速8年來首次低於各項貸款增速。
七是地方政府隱性債務增量風險已基本控制,存量風險化解正有序推進。
八是大中型企業債務風險平穩處置。到2020年末,全國組建債委會2萬家,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落地金額1.6萬億元,500多家大中型企業實施聯合授信試點。(林曉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