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導區獲批,對成都人工智慧意味著什麼?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1-02-22 11:46:31 編輯:李雨晨 點擊:

2月19日,工業和資訊化部官網披露,支援成都創建人工智慧創新應用先導區。

工信部對成都提出了兩點要求,一是以人工智慧賦能中小企業為重要抓手,聚焦醫療、金融等優勢行業,釋放應用場景清單,促進技術-産業迭代發展;
二是結合西部地區特點,在政策、機制、模式創新上積極探索實踐,打造有活力的産業生態圈和功能區,輻射帶動區域人工智慧融通發展。
與成都一同獲批的還有北京、天津(濱海新區)、杭州、廣州,這是繼上海(浦東新區)、深圳、濟南-青島3個先導區後,工信部發佈的第二批先導區名單,至此全國人工智慧創新應用先導區已增至8個。
雨前顧問撰文分析,去年3月成都獲批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此次獲批人工智慧創新應用先導區,將使本地産業發展再提速。試驗區和先導區的雙雙獲批,意味著成都人工智慧産業「技術攻關」與「應用落地」將齊頭並進,驅動産業發展的「雙引擎」已經發動。

01
試驗區與先導區雙向發力
2019年5月,全國首個人工智慧創新應用先導區在上海啟動建設,面向製造、醫療、交通、金融等先行領域,建設一批新一代人工智慧産業創新應用「試驗場」。
同年10月,工信部復函支援濟南-青島、深圳建設人工智慧創新應用先導區。
針對濟南-青島,工信部要求促進人工智慧與製造業、醫療、家居、軌道交通等領域的深度融合應用,建成一批新一代人工智慧産業創新應用「試驗場」。
針對深圳,工信部要求聚焦智慧晶片、智慧無人機、智慧網聯汽車、智慧機器人等優勢産業,面向醫療健康、金融、供應鏈、交通、製造等重點領域,積極搭建人工智慧深度應用場景。
落實到具體産業與領域中搭建人工智慧應用場景,成了早期三個先導區的共性要求,此次新增的先導區也不例外。
比如北京聚焦智慧製造、智慧城市等領域,天津聚焦智慧港口、智慧社區等領域,杭州聚焦智慧製造、智慧金融等領域,廣州聚焦智慧軟硬體與設備、商貿等領域,成都聚焦醫療、金融等領域。
此外我們發現,目前的8個先導區還有一個共性——它們都是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
2019年8月,科技部制定併發布《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工作指引》,目標到2023年,佈局建設20個左右試驗區,打造一批具有重大引領帶動作用的人工智慧創新高地。
目前試驗區已擴容至12市1縣,獲批時間和地區詳見下表:
人工智慧創新應用先導區與發展試驗區建設佈局幾乎同時推進,且均以推動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目標,二者有何不同?
經對比研究,雨前顧問認為兩者的區別首先在於主導部門不同,創新發展試驗區由科技部主導,創新應用先導區由工信部主導。其次側重點不同,試驗區主打技術攻關,強調産學研用結合;先導區主打應用落地,強調領軍企業培育。
從獲批時間來看,除上海、深圳的先導區和試驗區同時獲批,濟南的先導區先於試驗區獲批,其他先導區的獲批時間都晚于試驗區,且先導區的數量一直少於試驗區,説明一般先得有技術突破才能有産業應用,這也符合産業發展之規律。
我們認為,如果同一城市兼有試驗區和先導區的身份,「技術攻關」與「應用落地」就能互為倚仗雙向發力,有利於區域內的人工智慧産業健康發展。
02
成都進入AI規模應用週期
緣何成都能夠獲批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和創新應用先導區?主要是因為成都人工智慧核心産業和關聯産業的基礎較好,且擁有很大潛力。
據成都市經濟和資訊化局數據顯示,2020年成都人工智慧産業企業數量達550余家,核心産業規模200億元,預計到2022年核心産業規模將突破500億元,帶動關聯産業規模突破5000億元。成都的人工智慧産業生態正在加速形成。
成都市人工智慧核心産業與關聯産業規模,數據來源:成都市經濟和資訊化局
成都人工智慧産業生態的基礎,從行業會議的火爆程度也可見一斑。
去年10月27日,由雨前顧問全程參與策劃承辦的AI精準賦能中小企業對接活動成都站啟動會暨中國(成都)人工智慧産業CEO大會在成都舉辦,商湯科技、雲從科技、馭勢科技、思必馳、第四範式等人工智慧領域16家獨角獸、90家領軍企業領銜,共約200位人工智慧企業CEO齊聚蓉城,以滿足成都井噴的人工智慧市場需求。
在這次會議上,工業和資訊化部科技司副司長朱秀梅發表了致辭。她指出對人工智慧需求端來説,中小企業數量多,覆蓋面廣,有很多潛在的需求待挖掘,是廣闊的藍海市場,對解決人工智慧企業「技術産品落地難」、「高科技難以轉換成高收益」這些現實問題,也是一劑良藥。
彼時朱秀梅的發言,與現在工信部對成都「以人工智慧賦能中小企業為重要抓手」的要求遙相呼應。
而在2019年世界人工智慧大會籌備進展情況的新聞發佈會上,朱秀梅還對人工智慧創新應用先導區提出三個定位:深化改革的先鋒隊、探索新機制新方法的試驗田、培養創新發展的主力軍。
在人工智慧産業CEO大會上,雨前顧問發佈了《成都人工智慧産業創新發展報告2020》。
雨前顧問副總裁張耀文:成都已基本完成人工智慧市場教育與意識喚醒階段,即將進入規模應用週期。
我們針對1000 余家成都市用戶企業進行人工智慧應用需求問卷調查,回收有效問卷 883 份。調查結果顯示,51.5%的企業計劃或已經部署人工智慧,七成企業認為人工智慧技術已較為成熟。成都企業在人工智慧領域的投資意願強烈,17.67%的企業投入超過100萬元/年,23.56%的企業投入在50-100萬元/年。
由此可見,成都已基本完成人工智慧市場教育與意識喚醒階段,人工智慧進入規模應用週期與商用落地階段,企業對人工智慧應用的市場接受程度較高。
目前成都已初步形成了以機器人、無人機、智慧醫療、智慧安防等為代表的人工智慧産業特色方向。諸多本地創新型企業引領人工智慧産業多元發展,展現出從生産製造到市場拓展全鏈條的創新應用景象。
成都人工智慧産業生態全景圖
製圖:雨前顧問
03
先導區助力成都發展再提速
先導區獲批,成都人工智慧産業發展勢必提速。
這在去年3月成都獲批試驗區就有所反映。到去年11月,《成都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實施方案》印發,提出推進實施170余個重點項目,預計總投資超過1000億元。
不難預見,先導區獲批後,成都也會隨之出臺實施方案,既會和試驗區方案相區別,亦會有聯動。其中對原有産業政策的優化和加碼必不可少,大概率會新增投資和項目,進而促使成都人工智慧産業發展再提速。
至於先導區建設的具體實施方向,工信部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5777號建議的答覆中表示,下一步將發揮區域優勢,打造成熟的人工智慧産業生態鏈。圍繞京津冀、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等區域及重點城市,加快推動建立更多的人工智慧創新應用先導區,並結合各地自身産業實際及區域優勢,協同佈局構建數據中心、智算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引導地方優化産業佈局。
由此我們認為,先導區的建設一是會以構建生態為核心。
區別於政府發牌、配套資金支援的傳統試點方式,人工智慧先導區明確要以構建人工智慧創新生態為目標。
上海獲批建設先導區時,工信部希望上海能在四個方面實現先導:制度的先行探索,新技術和新産品的先行先試,核心技術的先行突破,以及實現國際合作領先水準。這些先導方向正是構建産業生態的路徑,對成都也適用。
二是會與新基建工作相結合。
回復中明確提出了「協同佈局構建數據中心、智算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人工智慧作為新基建重要的組成部分,可以讓其他新型基礎設施提能增效。同時新基建也是人工智慧重要應用場景,理應在人工智慧創新應用先導區進行規模性的集中建設。
獲批先導區,從生態角度,人工智慧帶動成都相關産業的能力將大大加強;從新基建角度,成都勢必新增大量主打人工智慧應用場景的新基建項目,城市發展未來可期!(雨前顧問分析師 程學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