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國房産經紀人發展報告》:90後成中堅力量,高學歷是行業趨勢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 時間:2021-02-18 16:14:05 編輯:羅提 點擊:

2020年,房地産經紀行業實現逆勢增長。據貝殼研究院測算,2020年我國房地産經紀人總數,已接近200萬。這是一個怎樣的群體?貝殼研究院聯合貝殼找房人力資源中心、經紀人增長中心,對全國137個城市、292個經濟品牌,超21萬經紀人進行調研,發佈《2020中國房産經紀人發展報告》。

大學生為什麼去做經紀人

小柯(化名)畢業于河北某大學,2020年5月成為一名房産經紀人。

很多人眼裏,房産經紀是一個沒有門檻的行業。但事實上,房産經紀人學歷水準正在逐年提升。《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全國大專及以上經紀人佔比為43.29%,其中本科及以上佔比17.1%。在北京、上海,本科及以上學歷佔比分別能達到49.57%和61.91%。
經紀人學歷水準提升,背後是經紀人行業“職業化”進程加速。新居住時代,一個合格的經紀人,應當在滿足消費者購房需求基礎上,提供符合他們心理需求、情感體驗的增值服務。
哪些因素吸引這些人加入?答案還是房産經紀“職業化”。一份工作有知識壁壘,有成長空間,從業者才能夠以此為長期職業、終生職業。
《報告》顯示,2020年行業內5年以上經紀人佔比為16.74%,一線城市可以達到27.3%。對於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生,做一名房産經紀人是可以長期堅持的職業。
房産經紀人是一份怎樣的工作
《報告》調研結果顯示,40%經紀人每天加班超1個半小時;超10%經紀人每天加班在3小時以上;而且有33%經紀人上班時間在8點半之前。
一個經紀人每天要做的工作有哪些?調研顯示,和2017年相比,2020年房産經紀成交服務週期增長1倍。而平均每套成交房源需要經過20余次帶看。2020年,經紀人每人平均帶看次數達到72次。
隨著各類線上工具普及,經紀人工作也變得隨時隨地。2020年,每個購房者成交前平均要線上諮詢經紀人80余次。2020年全年貝殼找房平臺經紀人和消費者共同發起2.6億次VR帶看。超8成經紀人每天線上工作時長超1個半小時,超4成在3小時以上。
除了服務工作本身,房産經紀人每天還要花時間學習。2020年,49%經紀人每天學習時長超1小時,27%在1個半小時以上。廣州、呼和浩特、蘇州是學習熱情最高的三座城市。
房産政策、市場行情、談客溝通技巧、城市發展規劃,一個有理想的經紀人,需要掌握的知識遠比想像的多。
“開單難,缺少成就感”,是多數經紀人都有的痛點。調研顯示,42%經紀人曾被這個問題困擾。但隨著從業年限增長,“開單難”的影響越來越小。
更大的問題還是收入不能令人滿意。調研結果顯示,約7成經紀人年收入在10萬元以內。一線城市較高也只有5成經紀人年收入能超過10萬元。
隨著工作年限增長,經紀人平均薪酬也會增長。從工作1年到工作5年,年收入超過10萬元的經紀人佔比,會從10.85%飆升至61.92%。
由於經紀人不靠底薪吃飯,而是用業績説話。這也導致行業內經紀人收入差距巨大。既有大把人年收入不到5萬,也有1%“王牌經紀人”,年收入可超百萬元。
改變正在發生
2020年,雖然有疫情影響,但仍有約70%經紀人對過去的一年表示滿意。“缺乏社會認同”、“沒有職業尊嚴”造成的負面影響在2020年大幅降低,有70%消費者表示,“房産經紀行業正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更好的發展,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加入這個行業。2020年,房地産經紀人入職情況呈波浪上升趨勢,其中鏈家品牌全年經紀人同比增長6.71%。
也有更多人願意在這個行業里長期發展。68%的經紀人願意以此作為終身職業;71%的經紀人願意把這份工作推薦給別人。
這些變化背後的動力,無疑還是房産經紀人“職業化”。為推動經紀人職業化,貝殼找房平臺“搏學大考”和“貝殼分”是兩項重要工具。“搏學大考”是經紀人職業技能考核的重要指標,2018年面向貝殼平臺所有經紀公司開放。2020年,搏學大考全國平均分為56.4分,80分以上佔比4.78%。
數據顯示,搏學大考分數越高的經紀人平均業績越高,分數在80分以上的經紀人平均業績是60分以下的近2倍。同樣,平均分數越高的經紀人與客戶産生糾紛的情況越少,違規比例也越低,搏學分數在80分以上的經紀人違規比例不到3%。
貝殼分信用體系,是基於經紀人行為數據,通過大數據演算法模型,得出的經紀人評分標準。給經紀人評分,而不是品牌或門店評分,確立了“人”在房産經紀業務裏的中心地位。截至2020年底,貝殼平臺經紀人平均分310.5分,比上一年增加47.4分。無論是經紀人自我提升,還是消費者置業選擇,貝殼分都是重要參考。
讓更優秀的人從事經紀行業,為消費者提供更完善的服務體驗;讓經紀人獲得更豐厚回報,成為有尊嚴的服務者,無疑會是中國房産經紀行業未來的趨勢。(孫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