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 天府眉山 > 推薦閱讀 > 正文


四川彭山:工廠化育秧 省時又省力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0-03-13 16:14:57    編輯:魏巍


       驚蟄已至,大地回春。近日,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區成林農機專業合作社的鋼架育秧大棚裏呈現出一派繁忙的春播生産景象:由4人操作的育秧流水線上,經過裝底土、壓實澆水、播種、覆土四個步驟後,一塊塊長方形的育秧盤“成品”源源不斷的從生産線上“誕生”。


       今年是彭山區成林農機專業合作社首次嘗試“工廠化育秧”技術——集水稻機械化置盤技術、暗室疊盤催芽技術、水稻硬碟機插秧育苗技術于一體的綜合性水稻育秧技術,是眉山市唯一一處“工廠化育秧”試點。
 
 
     “最大的好處是節省勞力,提高工效。”合作社負責人王程淋説,合作社先後流轉了2000多畝土地種植無公害大米。原來採用常規育秧,4個人每小時最多培育60塊育秧盤,採用“流水線播種”後,4個人每小時能培育800塊育秧盤。算下來,今年的人工費要比去年節約10余萬元。
 
     “常規人工育秧不僅效率低下,而且底土、澆水、播種都不均勻,造成整體播種品質不均、出苗不整齊。”彭山區農業農村局農技推廣中心主任袁敬勇説,工廠化育秧不僅安全、快捷,且出苗又齊又壯,有利於機械化插秧,減少移栽缺苗,基本苗有保障,每畝增産10%以上。
 
       在王程淋的育秧“工廠”裏,流水線上生産出來的育秧盤,240塊一摞,通過叉車轉運,被工人用不透明的塑膠布蓋嚴實。它們將在這裡度過一週時間的暗室催芽,隨後被放置到田間擺盤,進行秧田育秧。
 
     “一般秧齡期30天左右可以起苗插秧,溫度高時25天左右。”王程淋説,4月上旬插秧,8月中旬收割,包括施肥、打藥、烘乾等環節,全部實行機械化。
 
       工廠化育秧基地除了給合作社提供秧苗外,還會給其他小規模種植戶提供育秧、機耕、機插、植保、施肥、收割、烘乾等社會化服務。“全套算下來每畝440元左右,大大方便了農戶。目前社會化服務的稻田1000余畝。”王程淋説。
 
     “工廠化育秧”是中國農業部在全國水稻産區主推的新技術,各地政府為了鼓勵農業合作社以及種糧大戶帶頭推廣這項增産增效技術,確定了補貼政策。這堅定了王程淋採用新技術的決心。
 
     “每個育秧盤獲得政府補貼3元,每套育秧流水線設備補貼1萬多,基本佔到成本價的一半。收益更是顯而易見。”王程淋説,除了節省了人工成本外,稻米的銷路與售價優勢正在顯現。已相繼接到超市、學校、機關單位等食堂的定向採購訂單,網上銷售、社群銷售渠道也逐漸打開。作為無公害大米,售價比一般大米高出0.8—1.3元/斤左右。
 
       不僅如此,機插育秧比起一般的水育秧,每畝大田還能節省秧田面積125平米以上。“省下來的大田可以用來種植小麥等小春作物,每畝增收100元左右,2000多畝就能增收20多萬元。”王程淋説。
 
       為了提高效益,合作社還專門成立了彭山區成林壽香稻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在品牌與市場銷售上持續發力。“我們註冊了壽香稻品牌,還在包裝上印上二維碼,掃碼即可看到一粒種子到一粒大米的綠色生産全過程,讓消費者吃得放心。”王程淋説。
 
     “在試點的帶動下,彭山水稻産業將進一步提高機械化、智慧化水準,實現統一生産、統一加工、統一銷售為一體的全産業鏈,增加農戶種糧收入,從而鞏固彭山區糧食生産面積,保障糧食安全。”袁敬勇説。(唐曉徵)

∥ 推薦專題

微信掃碼
網頁右上角按鈕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