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自己是高度近視,還有嚴重的糖尿病嗎?海拔那麼高、條件那麼苦,你受得了嗎?再説,女兒馬上要讀小學了,你走了,我怎麼辦?”陳旺是甘孜藏族自治州爐霍縣稅務局二級主辦,2015年8月,為響應黨中央脫貧攻堅號召,他主動請纓,到泥巴鄉次郎村擔任第一書記。當他把想去次郎村當第一書記的想法告訴妻子時,妻子堅決反對。
犟脾氣的陳旺並沒有因為妻子的反對而放棄,“我有群眾工作經驗、又懂藏語,回到農村,可以真正為老百姓做點事。”陳旺再三向妻子保證,“你放心,我一定照顧好自己。”
臨行的前一天晚上,妻子特意在他的行囊中放了兩雙嶄新的膠鞋。帶著這兩雙膠鞋,陳旺踏上扶貧路,這一走,就是五個年頭。
保障群眾出行安全 他忘記了個人安危
次郎村坐落在爐霍縣泥巴鄉逶迤連綿的群山中,四面環山,土地貧瘠,交通滯後,壯年男子全部出外打工,婦孺老小守著雖然廣袤卻産量微薄的土地過活。群眾的生活處於基本解決溫飽、徘徊在貧困邊緣的狀態。全村被確定為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村。
雖然誓言錚錚、信心滿滿,但是走進平均海拔3500米的泥巴鄉次郎村,看到貧困落後的現狀時,陳旺還是迷茫了。
2015年,脫貧攻堅剛剛起步,沒有經驗可以借鑒,更沒有榜樣可以學習,該從哪入手呢?為了找到突破口,剛進村的那段時間,陳旺每天都穿梭在鄉間的小道上,頂著烈日、冒著風雨,與村民們一起勞動、一起吃糌粑、一起拉家常。鄉親們見他每天都穿著膠鞋,便調侃他:“陳書記,皮鞋穿久了,穿膠鞋習慣嗎?”他笑著説:“穿膠鞋跑得快,只要你們一個電話,我就能隨叫隨到。”
經過一段時間的東奔西走,陳旺真正感受到了什麼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2015年的次郎村,只有一條土路可以進出村莊。由於臨近懸崖、沒人養護,再加上坍塌、滑坡等因素,這條土路的通行狀況相當糟糕。“下雨下雪的時候,村民們需要手腳並用才能勉強通過。好幾次我都差點摔下懸崖。”陳旺想起了“要想富,先修路”這句俗話。於是,他四處奔走,從交通部門爭取260多萬元資金,對次郎村5.12公里盤山公路進行硬化,既保障村民的出行安全,也為以後産業發展打下基礎。
陳旺查看通村公路施工現場,了解工程進度
“雖然只有不到6公里路,但卻是次郎村鄉親們的希望之路、致富之路。”從工程開始,到工程結束,陳旺先後12次步行走完全程,查看工程品質。在海拔三千多米的高原地區,空氣中的含氧量不到內地的一半,在崎嶇的山路上往返10多公里,對於身患糖尿病的他來説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在那條路上,我記不清摔了多少跤、吃了多少灰,也記不清有多少次迎著朝陽出門、伴著星光回家。只記得在公路通車的那一天,看著村民們歡呼雀躍的身影和孩子們燦爛的笑臉,我高興得説不出話,眼淚不自覺地掉了下來。”那天,看著平坦的新公路和村民們臉上的笑容,陳旺覺得自己吃的一切苦都值了。
公路通車後,新的問題又擺在了陳旺的面前。有一次,陳旺頂著滂沱大雨往村裏走,路過一個彎道時,一輛摩托車車輪突然一滑,車上的人一下被甩了出去。幸虧摩托車速度不快,否則這個人就被甩到了懸崖下。陳旺一邊緊急救人,一邊思考著這段公路的安全隱患。於是,在爐霍縣交通部門的辦公室又多了一個瘦削的身影,一次,一次,又一次,總投資96萬元4.8公里的次郎村通村公路安全護欄終於立起來了。如今,銀色的防護欄,猶如一條盤旋的巨龍,時時刻刻守護著藏族同胞的生命安全。
帶領群眾增收致富 他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脫貧攻堅、産業優先。發展什麼樣的産業,才能讓群眾擺脫貧困,是陳旺一直思考的問題。經過調研比對,他決定以黑青稞為突破口,但在村民大會上,大家卻不願意了:“黑青稞畝産才200斤,産量那麼低,我才不種呢!”陳旺苦口婆心講了半天,也沒有人響應。
為了打消大家的疑慮,陳旺説服妻子,自掏腰包拿出15000元承包了30畝地,開始試種黑青稞。“當時種植了5畝康青7號、25畝黑青稞。我真的像呵護自己的娃娃一樣呵護那塊試驗田。”邀請農業技術員現場培訓和指導,傳授種植方法和技能,陳旺説,“我希望通過試驗田的示範作用拉動村民們的積極性,只有讓他們看到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才能讓他們一起種植,實現田地增産、群眾增收。”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當年9月,陳旺試種的黑青稞豐收了,原生態的黑青稞每斤賣到了8元錢,收益比其他普通青稞高出3倍。看到這樣的結果,鄉親們動心了,積極性上來了,主動要求種植黑青稞。於是,陳旺用縣上配套的15萬元産業發展金,成立了次郎村農民合作社,與省內食品公司聯合研發了“泥曲”牌原生態黑青稞系列食品。
那一年,次郎村的集體經濟第一次實現了分紅,戶均2900多元,每人平均增收500元,在爐霍縣88個貧困村中,率先實現了集體經濟“零”的突破,改變了鄉親們靠天吃飯的傳統觀念,走出了一條脫貧攻堅、産業發展的新路子。
陳旺在田間地頭了解情況
救助白血病男孩巴登 他把愛傳遞到大山深處
孩子是每個家庭的希望和未來,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成長,但不是每個家庭都是那麼幸運。
“記得我第一次走進次郎村勾吉小組時,剛到村口,就看到一個黑瘦的小男孩坐在山坡上,孤獨地望著遠方。我很奇怪,就上前問他為什麼沒去上學?同行的村主任告訴陳旺,這孩子患有白血病,早就沒讀書了。”陳旺回憶道。
這個有著一雙圓溜溜黑眼睛的小男孩叫巴登洛吾,當時剛滿7歲。陳旺被他那雙迷茫無助的大眼睛深深刺痛了。“如此鮮活的小生命,怎能讓他過早地凋零?”於是,陳旺四處奔走,在爐霍縣稅務局和泥巴鄉黨委政府的支援下,發起了救助大眼睛的白血病兒童巴登洛吾的慈善救助活動。在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愛心傳遞下,共籌集愛心捐助款19萬餘元,讓孩子回到了醫院繼續治療。
到成都就醫後,小巴登的病情有所好轉,可是後期費用估計還需要5萬元。聽到消息,陳旺急了,又奔走在認識的同學、朋友之間,其中的困難不言而喻。功夫不負有心人,成都青年企業家李文剛組織的愛心團隊,到醫院看望了小巴登,捐贈了33000元的困難補貼金給小巴登家,還與小巴登的監護人簽訂了為期12年的定點結對捐資助學協議,承諾每年給予小巴登不低於5000元的學習生活費用。
如今,小巴登早已背起了書包,高高興興地回到了校園。“當孩子的媽媽將一雙膠鞋和潔白的哈達獻給我時,我的心裏感到了滿滿的春天。”陳旺笑著説。
5年,是1800多個日日夜夜。在這個小小的藏家山寨裏,陳旺先後穿壞了7雙膠鞋,爭取資金500余萬元,解決全村亟待解決的民生問題10件。2018年1月,次郎村實現脫貧摘帽,每人平均年收入達5800元,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在我身邊、在稅務系統,還有許許多多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的同事們,他們的心,始終與鄉親們在一起,而我只是他們中最普通的一員、最平凡的一個。”陳旺説。(朱艷秋 蔡雁 姚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