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英雄|176頁判決書嚴厲打擊涉黑團夥囂張氣焰!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0-09-16 19:58:38編輯:陳廷波
卷宗累計54卷,形成審理報告10萬餘字,一審庭審持續3天,判決書共計176頁……2019年,雅安市雨城區人民法院審理判決的申文健等11人涉黑、涉“保護傘”案(以下簡稱“申案”)在雨城區人民法院審判史上留下了多個記憶深刻的數字。
“申案”庭審現場
2020年8月初,再次回憶這起案件,作為審判長的雨城區人民法院副院長李姣感觸頗深:“該案的成功宣判彰顯了雨城法院人用鋼鐵般的意志打贏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決心,實現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不僅讓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深入人心,更通過司法建議實現了重點行業領域的亂象整治,推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實現長效常治。”
11人獲刑,主犯涉7宗罪獲刑25年
黑惡不掃,社會難穩;黑惡不除,民心難安。
2019年5月10日,雅安市雨城區人民法院第一審判庭內座無虛席。當天,雨城區人民法院將集中宣判雅安一涉黑、涉“保護傘”犯罪案件。“因操縱破壞選舉,並且是雅安首例,相較于一般涉黑案,‘申案’尤為特殊。”李姣説,“申案”在當地特別受關注,影響很大。
據介紹,2013年以來,被告人申文健通過賄選等不正當手段,先後擔任雅安市雨城區某鎮村主任助理、村主任,並利用其村幹部身份,糾集一批有前科劣跡的人員和社會閒散人員,形成以申文健為組織、領導者的黑社會性質組織。
“為牟取非法利益,以申文健為首的涉黑組織樹立非法權威,插手該鎮的開發建設相關工程,組織非法採挖烏木,先後實施非法採礦、尋釁滋事、聚眾鬥毆、敲詐勒索等多起犯罪活動。”雨城區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庭長李樹文介紹,申文健等人還通過行賄等方式,收買該鎮黨委書記嚴文高、公安派出所教導員陳直和副所長高洋,為其實施違法犯罪活動提供庇護,嚴重破壞了當地經濟、生活、社會秩序。
“此案卷宗多達54卷,合議庭共梳理案件材料400余萬字,最終形成審理報告達10余萬字。”李姣説,幾個月的時間裏,加班成了雨城區人民法院大多數人的常態,整個雨城區人民法院都在為了案件努力,還有雅安市委政法委、雅安市中級人民法院、雨城區委政法委的領導都很關心案件的審理工作。
2019年1月15日至17日,“申案”一審,歷經3天,共審理27小時,一審順利結束。“這次庭審也刷新了我們院近年來刑事案件連續審判用時最長的記錄。”雨城區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庭長李樹文説。
經過依法審理,雨城區人民法院作出判決,“申案”全案11人判處有期徒刑5年以上9人,10年以上3人。申文健因犯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等7項罪名被判處有期徒刑25年,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産。其餘被告人被判處罰金223萬元,追繳違法所得163.87萬元,退賠被害人經濟損失30.68萬元,並對充當“保護傘”的被告人高洋、陳直以犯包庇、縱容黑社會性質組織罪等罪名判處刑罰。
“宣判後,許多老百姓拍手稱快。”李樹文説,讓老百姓親眼看到黑惡分子受審判,能夠增強人民群眾對掃黑除惡的信心、對法律的信任和對法治的信仰。“申案”的成功審理不僅有效剷除了黑惡勢力滋生土壤,獲得廣大群眾的一致好評,更讓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在雅安市深入人心也深得人心,人民群眾幸福感,安全感進一步提升。該案入選“2019年度全省掃黑除惡十大典型案例”,該案合議庭榮立集體三等功,提供庭審保障的法警大隊榮獲嘉獎。
“申案”的審理,是雨城區人民法院重拳掃黑除惡的一個縮影。2018年以來,雨城區人民法院重拳出擊,“打傘破網”“打財斷血”,共一審受理黑惡勢力犯罪及“保護傘”“關係網”案件5件,其中黑社會性質組織案1件,惡勢力犯罪集團案2件,“保護傘”案1件,“關係網”案1件。現已一審審結黑惡勢力及“保護傘”“關係網”案件5件23人,其中黑社會性質組織案1件11人、“保護傘”1件1人、“關係網”1件2人,惡勢力犯罪集團2件9人。
7人合議,為辦理黑惡案件提供借鑒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申案”的辦理,為雨城區人民法院在之後辦理黑惡案件提供了寶貴經驗。
“加強專業化審判,精準打擊犯罪,是辦理好掃黑除惡案件的重要因素。”李姣介紹,雨城區人民法院組建了“3+4”七人制合議庭審理“申案”,這也是該院首次組建“七人制”合議庭,此舉高效地推進了“申案”審理進程。
通過召開庭前會議,固定爭議焦點25個,明確了庭審的重點、難點和焦點,夯實了庭審基礎。在法庭審理中,合議庭強化庭審駕馭,分工協作、密切配合。強化證據意識和程式意識,正確引導舉證、質證、辯論,圍繞爭議焦點層層推進,重點突出,清晰完整地反映出了黑社會性質組織把持基層政權、操縱破壞基層換屆選舉、在當地稱霸一方為非作惡及其“保護傘”的犯罪特點,確保為期3天的庭審有序推進。
在涉黑涉惡案件審判中,如何保障庭審順利進行?
李樹文表示,通過辦理“申案”,雨城區人民法院找到了好辦法。“申案”中,被告分散羈押,家屬情緒激動,為保障庭審順利,雨城區掃黑辦先後5次組織相關部門召開案件庭審保障研判協調會。法院法警隊提前制定預案,三天庭審中堅持安全有效的押解模式,以零失誤的優異表現,出色完成了案件的押解、值庭和安保等警務保障工作。
“印象最深刻的是在被告人最後陳述環節,多名被告人當庭痛哭,他們服從審判、有認罪悔罪表現從側面反映了庭審的公開公正,司法的公平正義。”李姣説,案件的成功辦理實現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
2020年是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收官之年。圍繞“六清”行動,雨城區人民法院堅持對近年來已審結或者正在審理的案件中是否存在涉黑惡及背後“保護傘”犯罪線索的摸排工作,建立案件、線索臺賬管理制度,對已掌握、上級交辦的案件資訊、逐案進行登記、跟蹤,定期清查進度,確保“線索清倉”見底。截至目前,共發現、移送線索6條,接受電話舉報1條,核查上級轉辦線索12條。
5份建議,延伸職能推動長效常治
依法審理案件,讓黑惡勢力及其“保護傘”受到法律制裁,是掃黑除惡工作的一部分內容。如何通過延伸審判職能實現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成果轉化,助推行業治理、基層組織建設?李姣等雨城區人民法院領導陷入思考。
為推動長效常治,雨城區人民法院堅持“邊掃邊建邊治”,多次召開黨組會議、領導小組會議,認真分析“申案”中發現的典型問題,向相關部門發出司法建議2份。
“我們在建議相關職能部門加強法治宣傳,加強對建築工地未辦理採礦許可證採挖連砂石並銷售牟利的行政日常監管。”李樹文説,通過司法建議,區人民法院著力堵塞行業監管漏洞,積極參與亂點亂象整治,“申案”主要犯罪成員所在鄉鎮、村組掛牌整治順利完成,通過專案辦理,有效推進基礎實施建設、維護社會穩定、優化發展環境。
其實不只在“申案”的辦理中如此,自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開展以來,雨城區人民法院始終堅持目標導向,圍繞“深挖整治”“長效常治”,通過案件審判,積極探索案件會商、督查督辦、綜合治理等掃黑除惡長效機制建設,致力於實現防治、綜治、根治三個效果相統一。
“我們密切關注治安亂點亂象頻發地區、類型;黑惡問題多發行業、領域;以及網路犯罪上下游等,對發現的社會管理薄弱環節提出司法建議,推動重點行業領域突出問題、亂點亂象整治。”李姣説。
截至目前,雨城區人民法院已向相關部門發出司法建議5份,有效維護了人們生産和生活秩序,為民營經濟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法治環境,為平安四川建設、人民安居樂業創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雅安市中級人民法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