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推薦

 

中國故事(作廢)

【圖片故事】女子儺戲隊

在貴州安順九溪村,有一班農家女性維繫著600多年曆史的明代儺戲。她們一襲青紗罩面,頭頂將軍面具,插戰旗、持刀槍,隨鑼鼓、舞打唱,一般在村巷野曠進行,以正史武戲為主。她們演繹著中國古代英雄的鏗鏘戰歌,如今也為後繼乏人而擔憂。....

【圖片故事】養蜂人的“甜蜜”人生

2014年4月21日,安徽省蚌埠市曹山腳下,來自浙江東陽的養蜂人張忠仁夫婦在這裡趕蜂,這是他們趕蜂生涯的第30個年頭了。趕蜂30年,張忠仁和老伴幾乎走遍了大半個中國。趕蜂三十年,老張夫婦由當初的壯年夫妻,漸趨步入老年。....

【圖片故事】民窯的傳承與變革

傳統的陶瓷絕大多數缺乏自主開發核心技術的能力,産品技術含量不高,使河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不少中小陶瓷企業面臨寒冬。近年來,該區推動陶瓷企業與科研院所長期合作,提升傳統的陶瓷企業産品技術含量,研製開發出的骨質瓷、新骨瓷、釉中彩、強化瓷、氧化鋅避雷器、六氟化硫斷路器用瓷套和碳化矽密封件等高新技術産品在國際同行業中佔居領先水準。....

【圖片故事】深山獨居老人

海拔千米以上的武義縣九龍山上,77歲的田增海老人手有殘疾,獨自一人獨居在這大山裏18年,多年來以養蜂為生。他是浙江省武義縣俞源鄉九龍山村人。該村建村已有500多年曆史,座落在武義南部山區海拔1041米的大山中,從鄉政府通往村莊只有一條蜿蜒的羊腸小路,進村需爬行2個多小時。....

【圖片故事】拐杖村醫 懸壺濟世

今年82歲的榮惠文是四川省華鎣市慶華鎮黃桷村的鄉村醫生。1993年,榮惠文從華鎣市慶和鄉衛生院退休後,回到老家慶華鎮黃桷村開辦診所,為2500多名鄉親提供全天候醫療服務。黃桷村位置偏遠,村民們看病極為不易,榮惠文不僅要為鄉親們診斷日常病症,還要負責十里八鄉的孕婦接生、保健等。為了能提供廉價、便捷的醫療服務,榮惠文不顧高齡,常常拄著拐杖到村子周圍採集野金銀花、薄荷、益母草等藥材。....

【圖片故事】狙擊手“養成記”

    在江蘇省南京市,武警某部訓練基地,記者用鏡頭記錄下了狙擊班戰士的一次年度狙擊專業集訓。
....

【圖片故事】陵園守墓人

山東日照市韆鞦苑公墓,見到了守墓人牟善光,老牟今年58歲,家住日照市秦樓街道厲家村人,在這個工作工位上已經守了15個年頭了。清明節前後是墓園最忙的時候,最近老牟除了做些常規的修剪花木,清掃墓園,夜間值班等工作外,還要為清明祭掃做些準備工作。....

【圖片故事】爸媽不在家的日子

留守兒童,是一個不可忽視的社會問題。由於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他們只能留在家鄉,留在爺爺奶奶身邊。對於這些孩子而言,父母已蛻變為一個稱謂和一個概念。在爸媽不在家的日子,由於缺少父母的陪伴和庇護,留守兒童的身心、學習、成長都面臨著失管、失教和失衡的實現問題。....

【圖片故事】客家古村的前世今生

湖貝舊村,這個隱藏在繁華鬧市區的客家古村臨近繁華的深圳東門商業圈,與現代化的高樓大廈僅一墻之隔,依然固守著客家文化最後的傳統,但也免不了現代經濟潮流的沖刷。古老的客家文化,也正在被時代多元化的文化沖淡而余香漸遠,等待它的,也許是史無前例的重新融合,或只能是遁于荒野,亦或是消失于無形,或許,還有另外一種存在的方式。....

【圖片故事】探秘“魔鬼訓練營”

擒拿格鬥一招制敵,動態速射彈無虛發,攀登過障如履平地……武警特戰隊員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説,非常具有神秘感。2014年3月21日,記者走近武警某部訓練基地特戰分隊“魔鬼訓練營”,用鏡頭記錄下了“特戰精英”的風采。....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