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圖 片> 看中國

【圖片故事】民窯的傳承與變革

支援←→鍵翻頁 發佈時間: 2014-04-18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楊挺 | 責任編輯: 楊挺

【圖片故事】民窯的傳承與變革 圖片中國 中國網圖片庫 聯合出品

【圖片故事】民窯的傳承與變革  圖片中國 中國網圖片庫  聯合出品

磁州窯是中國漢族傳統制瓷工藝的珍品,中國古代北方最大的一個民窯體系,也是著名的民間瓷窯,窯址在今河北邯鄲磁縣的觀臺鎮與峰峰礦區的彭城鎮一帶,磁縣宋代屬磁州,故名磁州窯。磁州窯創燒于北宋中期,並達到鼎盛,南宋、元明清仍有延續。磁州窯以生産白釉黑彩瓷器著稱,開創了我國瓷器繪畫裝飾的新途徑。

然而,傳統的陶瓷車間絕大多數缺乏自主開發核心技術的能力,産品技術含量不高,使河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不少中小陶瓷企業面臨寒冬。近年來,該區推動陶瓷企業與科研院所長期合作,提升傳統的陶瓷企業産品技術含量,研製開發出的骨質瓷、新骨瓷、釉中彩、強化瓷、氧化鋅避雷器、六氟化硫斷路器用瓷套和碳化矽密封件等高新技術産品在國際同行業中佔居領先水準。“磁州安氏”陶藝獲河北省首屆“文化産業産品十佳品牌”;“力力”牌日用強化瓷被評為中國名牌;“裕行”牌新骨瓷榮獲中國陶瓷行業名牌産品稱號。

2003年磁州窯被國家命名為“中國十大名窯”,2005年峰峰礦區被指定為“中國磁州窯之鄉”和“中國民窯研究基地”,2006年“磁州窯燒制技藝”入選國家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2011年,磁州窯所在地峰峰礦區彭城鎮獲評“中國陶瓷歷史文化名城”。

目前,該區有陶瓷企業130余家,從業人員6萬多人,産品涉及日用陶瓷、藝術陶瓷、建築陶瓷、工業陶瓷等,産品遠銷各省和50多個國家,年出口陶瓷1.3億件,創匯2000萬美元。

1   2   3   4   5   下一頁  


 
本網部分展示作品享有版權,詳見産品付費下載。 購買請撥打 010-88828049 中國網圖片庫諮詢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