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圖 片

發改委、能源局公佈6大電力體制改革配套文件

發佈時間: 2015-11-30 11:21:28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宋若冰  |  責任編輯: 宋若冰
直接點擊圖片或者使用鍵盤'←' '→'鍵翻頁

    問:放開發用電計劃的同時,將採取哪些措施保障優先發電?

  答:為保障清潔能源發電、調節性電源發電優先上網,《關於有序放開發用電計劃的實施意見》明確了建立優先發電制度的要求,提出了四項保障措施:

  一是留足計劃空間。《實施意見》明確,各地安排年度發電計劃時,要充分預留發電空間。其中,風電、太陽能發電、生物質發電、餘熱余壓余氣發電按照資源條件全額安排發電,水電兼顧資源條件、歷史均值和綜合利用要求確定發電量,核電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兼顧調峰需要安排發電。

  二是加強電力外送和消納。《實施意見》提出,跨省跨區送受電中原則上應明確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的比例。

  三是統一預測出力。《實施意見》明確,調度機構統一負責調度範圍內風電、太陽能發電出力預測,並充分利用水電預報調度成果,做好電力電量平衡工作,在保證電網安全運作的前提下,促進清潔能源優先上網;面臨棄水棄風棄光情況時,及時預告有關情況,及時公開相關調度和機組運作資訊。

四是組織實施替代,同時實現優先發電可交易。《實施意見》要求,修訂火電運作技術規範,提高調峰靈活性,為消納可再生能源騰出調峰空間。鼓勵開展替代發電、調峰輔助服務交易。

 

  問:售電側市場放開後,有哪些市場主體可以從事售電業務?

  答:《關於推進售電側改革的實施意見》指出,向社會資本開放售電業務,多途徑培育售電側市場競爭主體,有利於更多的用戶擁有選擇權,提升售電服務品質和用戶用能水準。

  《實施意見》明確,電網企業對供電營業區內的各類用戶提供電力普遍服務,保障基本供電,承擔其供電營業區保底供電服務;發電企業及其他社會資本均可投資成立售電公司;擁有分佈式電源的用戶,供水、供氣、供熱等公共服務行業,節能服務公司等均可從事市場化售電業務。

  售電側改革後,參與競爭的售電主體可分為三類:一是電網企業的售電公司;二是社會資本投資增量配電網,擁有配電網運營權的售電公司;三是獨立的售電公司,不擁有配電網運營權,不承擔保底供電服務。

《實施意見》還明確,同一供電營業區內可以有多個售電公司,但只能有一家公司擁有該配電網經營權,並提供保底供電服務。同一售電公司可在多個供電營業區內售電。

 

  問:《關於推進售電側改革的實施意見》對售電主體的準入和退出提出了哪些要求?

  答:按照簡政放權的原則,《關於推進售電側改革的實施意見》對售電側市場的準入和退出機製作了創新性安排,這是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中的一個亮點。

  準入機制方面,將以註冊認定代替行政許可的準入方式,以降低行政成本,實現有效監管,提升工作效率。重點是“一承諾、一公示、一註冊、兩備案”。

  “一承諾”,就是符合準入條件的市場主體應向省級政府或省級政府授權的部門提出申請,按規定提交相關資料,並做出信用承諾。

  “一公示”,就是省級政府或省級政府授權的部門通過“信用中國”等政府指定網站將市場主體是否滿足準入條件的資訊、相關資料和信用承諾向社會公示。公示期滿無異議的納入年度公佈的市場主體目錄,並實行動態管理。

  “一註冊”,就是列入目錄的市場主體可在組織交易的交易機構註冊,獲准參與交易。

  “兩備案”,就是在能源監管機構和徵信管理機構備案。

退出機制方面,《實施意見》明確,市場主體違反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嚴重違反交易規則和破産倒閉的須強制退出市場,列入黑名單,不得再進入市場,並由省級政府或省級政府授權的部門在目錄中刪除,交易機構取消註冊。市場主體退出前,應將所有已簽訂的購售電合同履行完畢或轉讓,並處理好相關事宜。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