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的力量
1949年10月1日,人民日報記者陳柏生一早就穿上嶄新銀灰色列寧服,挎上綠色帆布包,和同事前往南苑機場,採訪參加開國大典的新中國空軍飛行員。
“祖國啊!讓我好好看看你吧!今天的看和記就是我的最重要的任務。”當機群飛過天安門廣場時,陳柏生的心都快跳出來了。
35年後的同一天,同樣在天安門廣場,一群北大學生在遊行隊伍中突然打出“小平您好”的橫幅。
“這句樸素、真誠的問好和自由奔放的表達,不也反映了廣大群眾對我們黨、對改革開放事業的由衷擁護嗎?”人民日報攝影記者王東迅速端起相機,記錄下這一瞬間。是夜,幾經權衡,這張照片被安排在二版中部。
幾十年來,這張照片及其上版過程,一直為新聞界津津樂道。
1977年3月,人民日報記者采寫的《全教會(紀要)是怎樣産生的?》一文(“全教會”指1971年第一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注),作為內參報送中央,對恢復高考起到重要推動作用。
在鄧小平同志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産力”之後,1978年2月17日,人民日報用兩個整版刊登了徐遲的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講述數學家陳景潤勇摘數學“皇冠上的明珠”的感人故事。在經歷十年“文革”之後,這篇報道極大喚醒了中國人的科學意識,陳景潤成為一代中國青年的偶像。
1981年3月20日,中國男排在世界盃亞洲預選賽上以3:2逆轉戰勝南韓隊,獲得世界盃的參賽權。北大校園沸騰了,學生們喊出“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的口號。3月22日,人民日報以《“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為題報道了這一消息,這個口號也鼓舞了整整一代人,至今仍讓人熱血沸騰。
《東風第一枝》《致巴金》《洗桃花水的時節》《欣聞荊州去復來》《“申遺”少留後遺症》《何處是鄉愁》……一大批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文藝作品,豐富了讀者的精神世界,滋養著人們的心靈家園。
2001年12月11日,中國成為世界貿易組織的第143個正式成員。在卡達多哈,人民日報記者作為中國代表團唯一隨團記者出席簽字儀式,見證了這一歷史性時刻。
2003年,非典爆發。4月15日,人民日報五版以護士日記形式,整版刊登《對抗“非典” 難忘那46個日日夜夜》。一位中央領導同志批示:我滿含熱淚看完了“護士日記”,深深地被無私奉獻的醫護人員所感動,也希望我們的媒體能多一些這樣“三貼近”的好報道。
“此刻,我們就是戰士!”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發生特大地震,人民日報記者第一時間奔赴抗震救災最前線。
“翻開採訪本,多少行被淚水模糊的字跡;關上錄音筆,耳畔依然迴響著生命的悲愴和吶喊……”一位記者在日記裏寫道。
為了進入北川縣城採訪,人民日報記者徒手翻越垮塌的山體,第一時間發回北川堰塞湖真實情況,平息了謠言,穩定了人心。
有人説過,有哪一種別的什麼職業允許你把正在發生的歷史寫下來,作為它的直接見證呢?在重大歷史現場,人民日報記者以其特有的專業與敬業,向記者這個崇高的職業致敬。
從這裡讀懂中國
“我最好的知心朋友”,6月8日,在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習近平總書記這樣稱呼俄羅斯總統普京。他向普京頒授了第一枚中華人民共和國“友誼勳章”。
兩天后,在風景如畫的青島,在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八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闡述“上海精神”的獨特價值,提出構建上海合作組織命運共同體的五項建議,再次顯示出一位大國領袖對國際格局的深刻洞察和深邃思考。
會議結束不到2小時,人民日報的首篇評論員文章《國際關係理論和實踐的重大創新》就被各大網站置頂,參加青島峰會報道的外媒同行驚呼:“首發定調,人民日報神速!”
70年風雲變幻,中國堅定不移走向世界,並且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人民日報也成為國際社會觀察中國、了解中國的重要窗口。
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為了一條關於尼克松在記者招待會上講話的新聞,周恩來將人民日報國際部編輯從北京招至大連,再讓編輯從大連跟至上海,反覆修改方才定稿。
據統計,新中國成立後的20多年裏,周恩來親自審閱和親筆修改的國際部稿件超過1000篇。
北京時間1999年5月8日淩晨,人民日報國際部一位編輯家裏的電話驟然響起,本報駐南聯盟記者傳回一條駭人聽聞的消息——“北約導彈擊中了中國大使館”,此時離大使館遭襲僅僅15分鐘。
9時20分,人民網在國內媒體中首先發佈這一消息,並迅速開通了一個“強烈抗議北約暴行BBS論壇”,其後更名為“強國論壇”,這也是中國網路媒體創辦的第一個時政論壇。
5月9日是個週日,當時還是週報的環球時報增出一期特刊,頭版整版刊登本報記者發回的現場報道《我親歷中國使館被炸》,報紙上市不到3小時即被搶購一空,其後2天加印6次,總發行量近200萬份。
1985年3月,人民日報海外版即將創刊,鄧小平欣然題詞:“向海外朋友問好!”表達了對這份報紙的厚望。
“那是‘郵箱裏的燈光’”,很多初到海外的中國留學生都能收到一份大使館為他們訂閱的人民日報海外版,這讓他們倍感溫暖,因為那是“來自中國的家書”。他們很多人回國後,還保留著訂閱海外版的習慣。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吸引外資的總量,60%以上由華僑華人投資或牽線。很多華僑華人説,他們正是通過人民日報海外版了解了政策,認識了朋友,堅定了回國投資創業的決心……
以中國的視角報道世界,以世界的視野報道中國,通過人民日報,全世界看到了一個更加開放自信的中國。
“總書記元宵節送祝福啦!”
“大家好!在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元宵節即將到來之際,我向大家致以節日問候,祝大家身體健康、工作順利、闔家幸福!”
2016年2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人民日報社客戶端編輯室,錄製了一段音頻並親手點擊發佈。“總書記元宵節送祝福啦!”很快,這條音頻的全網點擊量超過2.5億。今年元宵節,很多網友還在微信朋友圈熱轉。
“如何在眾聲喧嘩中聽清人民日報的聲音,在眾説紛紜中聽懂人民日報的聲音。”在6月12日的讀者座談會上,一位讀者提出這樣的問題。
這是網際網路條件下,包括人民日報在內的傳統主流媒體面臨的時代課題。根本的途徑就是加快推進媒體融合發展,真正實現“融為一體、合而為一”。
這幾年來,人民日報以建設中央廚房(全媒體平臺)為抓手,統籌采編力量,再造采編流程,實現“一體策劃,一體採訪,一體傳播”,極大激發了全媒體新聞生産力。
“‘軍裝照’原來是人民日報做的!”很多人感到吃驚。
2017年建軍節前夕,人民日報客戶端推出互動型H5産品《快看吶!這是我的軍裝照》。上線不到10天,瀏覽量就突破10億,超過1.55億網民參與,創下業界單個H5産品訪問量新高,成為網上“爆款”。
“今天的中國,每一分鐘會發生什麼?”今年兩會期間,人民日報客戶端推出3集國家形象系列宣傳片《中國一分鐘》,快速的剪輯、精美的畫面、直觀的數字,展示了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發生的歷史性變化,上線一天全網瀏覽量突破1.58億。
70年,“8匹騾子就能拉走報社全部家當”的歲月已經遠去,現在的人民日報已不僅僅是一張油墨印刷的報紙,而是擁有報網端微等10多種載體、400多個終端平臺、覆蓋用戶近8億的“人民媒體方陣”。
今年4月,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接受人民日報全媒體記者採訪,當得知人民日報全媒體平臺有近8億受眾時,他不禁感嘆:“這是我所見過的最大平臺了!”
“一個睿智又堅決的領導人”“舉止非常優雅”“受中國人民愛戴”……2015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前夕,人民日報製作推出短視頻《習主席來了》,15個國家的20多位留學生暢談他們眼中的習近平。視頻在全球各大社交媒體平臺熱播,無數國外網友點讚。
借船出海,借筒傳聲。截至目前,人民日報海外社交媒體賬號的粉絲量已突破5000萬,粉絲量、活躍度居全球報紙類媒體之首。
人民日報還首創定制推送方式,與近80個國家的400多家主流媒體建立了內容合作關係,2017年推送原創報道715件,實現落地1.26萬次,人民日報的優質內容借外媒在全球各處落地。
媒體融合,關鍵在人的融合。
運用中央廚房機制,採取“興趣化組合,項目制施工”模式,全社250多名編輯記者組建了50個全媒體工作室,“學習小組”“俠客島”“麻辣財經”“一本政經”等微信公眾號在新媒體平臺聲名鵲起,廣為人知,“提筆能寫,舉機能拍,對筒能講”的“全能編輯”“網紅記者”不斷涌現。
2018年6月11日,人民日報創刊70週年前夕,全國移動新媒體聚合平臺“人民號”正式上線,超過2000家主流媒體、黨政機關、高校、優質自媒體和名人入駐。
“人民號”——一個有著特殊意義的名字。70年前,她從平山縣的小山村駛來;70年後,她又將揚帆遠航,開啟更加波瀾壯闊的航程!
浩渺行無極,揚帆但信風。
“必須把政治方向擺在第一位,牢牢堅持黨性原則,牢牢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牢牢堅持正確輿論導向,牢牢堅持正面宣傳為主。”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論述,為新時代黨的新聞輿論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也為人民日報社指明瞭前進方向。
使命在肩,初心不忘。
在習近平新聞思想指引下,牢記黨的重托和億萬人民的期望,七十華誕的人民日報將煥發青春再出發,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征程中,續寫新華章,再創新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