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批示“寫的真實”
1978年3月26日,人民日報刊發了一篇題為《標準只有一個》的短文,率先提出“真理的標準,只有一個,就是社會實踐”的論斷,發出了思想解放的先聲。
其後不久,“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大討論迅速席捲全國。當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黨和國家歷史迎來意義深遠的偉大轉折,改革開放大幕由此開啟。
畢竟還是早春,一股否定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的“倒春寒”悄然出現。1979年5月16日,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全文轉載了遼寧日報的文章《分清主流與支流 莫把“開頭”當“過頭”》。“活起來了!”這篇述評道出了農民心裏話。
“由於人民日報的轉載和評價,文章産生的影響,遠遠超出了遼寧省的範圍,在全國引起了很大反響。”文章的作者、後來擔任人民日報社總編輯的范敬宜這樣回憶。
1984年8月22日,鄧小平80歲生日之際,鄧榕拿著她發表在人民日報上的文章《在江西的日子裏》請父親審閱。鄧小平看了之後,拿起鉛筆寫下批示:“看了,寫的真實。”
對於人民日報,鄧小平傾注了很多心血。1963年1月1日,人民日報發表元旦社論《鞏固偉大成績 爭取新的勝利》,送審稿中有這樣一句話:“雞、鴨、鵝等也增加很多”。鄧小平提筆把“很多”改成了“較多”。一字之改,實事求是的作風躍然紙上。
“加快改革!我們的時間已經不多了。”1987年10月6日,人民日報刊發的長篇政論文章《中國改革的歷史方位》,大聲疾呼“社會主義的道路需要探索,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道路也需要探索。”這樣的觀點振聾發聵,“每一個熱切關心中國改革的人,都可以從中得到啟發。”
1993年12月22日,恰逢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閉幕15週年,人民日報刊登了一篇署名“任仲平”的文章《從十一屆三中全會到十四屆三中全會》,對改革的要義、經驗、方法以及未來目標進行了深入闡述,“任仲平”文章也進入讀者的視線。
“任仲平”取音“人民日報重要評論”,至今已刊發100余篇。“凡有大事,必看任仲平;把握大勢,必看任仲平。”任仲平以其新穎的立意、獨到的觀點、流暢的文筆,成為最具影響力的政論品牌。
《一場關於承包魚塘的爭論》《上下一心打好今年改革攻堅戰》《再幹一個二十年》……在風雷激蕩的改革年代,人民日報始終挺立時代潮頭,以飽蘸理性與激情之筆,奮力書寫改革故事,推動改革進程。
習近平鼓勵“不忘初衷”
2016年2月19日,一個永載人民日報史冊的日子。
這一天,在主持召開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前,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人民日報社,同報社員工親切交談。
“要適應變化、不斷壯大,關鍵是不忘初衷、堅定信念,新聞輿論陣地既要堅守也要與時俱進。希望大家永遠朝著新的目標不斷努力。黨中央支援你們,我也支援你們。”總書記的親切關懷和殷切寄語,令報社全體員工倍感振奮、備受鼓舞。
黨的十八大開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站在歷史和未來的交匯點上,中國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
滾石上山,闖關奪隘;逆水行舟,過灘涉險。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人民,萬眾一心,砥礪奮進,開啟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征程。
2015年2月25日,春節後的第一個工作日,人民日報推出“協調推進‘四個全面’”系列評論員文章。5篇文章邏輯清晰,結構嚴謹,文筆生動,第一次全面系統闡釋了“四個全面”戰略佈局。
一石激起千層浪。“執政理念高度和寬度前所未有”“人民日報評論的最高規格、最強發聲”……很多人給出這樣的評論。
求取公約數、畫好同心圓,堅定“主心骨”、當好“定盤星”,在這個格局大開、氣象一新的新時代,人民日報人對職責使命的認識愈加清醒和堅定。
大國的揚帆遠航,離不開掌舵者;民族的復興征程,呼喚領路人。
2018年3月17日,習近平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全票當選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人民大會堂的掌聲經久不息,人民日報社論《國家的掌舵者 人民的領路人》應聲而出——
“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團結一心、矢志奮鬥,我們就沒有什麼困難不能戰勝,沒有什麼奇跡不能創造。”這是全黨的意志,也是人民的心聲!
腳上有泥土 心中有真情
“我看了2017年6月5日《人民日報》刊登的在內蒙古杭錦旗巴拉貢鎮昌漢白村精準扶貧駐村調研形成的《駐村三記》……”2017年6月23日,在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到人民日報的一篇報道。
“他們為什麼貧困?”“穩定脫貧靠什麼?”“打工機會在哪?”,直擊要害的三問,問出了對精準扶貧的深入思考,道出了人民至上的理念和情懷。
當年,毛澤東揮筆寫下“人民日報”4個大字的時候説:“就用人民二字,為人民服務嘛!”
就像這個名字一樣,從誕生的那天起,人民日報就始終心繫人民、服務人民,始終為人民書寫、為人民放歌。
群眾愛讀這些“火柴盒”
“當時報社共有上百人,社裏地方小不夠住,一半以上的村民就主動騰出好房間來給工作人員住。”裏莊村黨支部書記康連祥回憶起裏莊時期的人民日報社往事,記憶猶新,“大家共同生活,相處融洽,特別是編輯部人員時常教育村裏孩子們努力學習。”
為表達謝意,裏莊村的一名小學教師特地刻了一塊“為人民服務”的木匾送到報社。
剛剛進城,報社就請來各界群眾,聽取意見,發展通訊員。有的工人感動地説:“出報要聽工人的意見,讓工人寫稿子,可真是做夢也想不到的事。”
“黨報通訊員首先不應是投稿人,而應是‘社會活動家’”。1951年6月18日,時任社長范長江以“人民日報編輯部”名義起草了一封信,發給編輯部全體人員和全體通訊員。
針對“內容貧乏、單調,報道面太窄,尤其對人民生活關注太少”等問題,1956年7月1日,人民日報進行了一次意義深遠的改版。
“人民日報是黨的報紙,也是人民的報紙”“只有靠著人民群眾,我們才能把報紙辦好”。當天頭版頭條刊發的改版社論這樣寫道。
“黨性和人民性從來都是一致的、統一的。”對於黨的新聞輿論工作中這一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習近平總書記一錘定音。
1984年12月7日的人民日報四版,刊登了一位年輕幹部的來稿《中青年幹部要“尊老”》。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時任河北正定縣委書記的習近平,他當時剛剛31歲。文章真實反映了一名剛走上領導崗位不久的年輕幹部的心聲,在全國引發廣泛討論。
“今日談”,人民日報頭版的固定欄目,1980年1月創辦後,雖經數次改版,一直保留至今。這個短小精悍的小言論欄目,讀者來稿的比例佔到90%左右。
“開門見山,內容實在,群眾愛讀這些‘火柴盒’式的短文章。”河南省內鄉縣一位讀者這樣説。
“讀者的來信,……可以使我們的報紙豐富起來。”1950年3月15日,人民日報第五版刊登了題為《報紙編輯部怎樣處理勞動者的來信》的文章,並在第六版正式開闢“讀者來信”專欄。
1987年1月,“讀者來信”擴為一個整版,至今已推出了1857期。現在,“讀者來信”版每月收到群眾來信來電1000余條,成為人民日報與讀者之間的“直通車”。
“本人于前幾日投訴水泥廠欠民工工資一事已得到解決,感謝對我們的關心和幫助!”2016年底,一位四川網民通過人民網“地方領導留言板”留言,反映自己和工友遭遇欠薪的問題,幾天后拿到工資。
早在2006年“網路問政”尚屬新鮮事物時,人民網就推出“地方領導留言板”欄目。10多年來,各地網民共寫下140多萬條留言,2500多位各地各級領導幹部回應關切,90多萬件民生訴求得到解決。
全黨辦報、群眾辦報、開門辦報,從小山村裏走出來的人民日報,深深懂得“為了人民,依靠人民”這句話的真正含義,深深知道報紙的根永遠在人民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