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至清明,慎終追遠。4月5日上午,濟寧市任城區普育回民小學3至5年級學生,到市博物館參觀“青銅之美”展覽,並動手拓印體驗,上了一堂綜合實踐活動課。
活動開始,同學們來到了韆鞦展廳,參觀了春秋時期的蟠螭紋獸首柄青銅簠、獸首附耳蟠虺紋青銅盤、花瓣鈕雙獸首環耳竊曲紋青銅壺等精美青銅器,深入了解了青銅器發展史以及在祭祀、禮儀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同學們了解到青銅器不僅僅是實用工具,還是重要的祭祀禮器,代表著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智慧和創造力,是中華民族文明傳承的重要標誌之一。
“觀水有術,必觀其瀾”,隨後,講解老師重點展示了館藏青銅器的主體紋飾,有動物紋、雲雷紋和幾何紋等,同時也是古人文化及審美的一種表達方式。同學沉浸式參觀,夢回商周,以現代人的視角,感受古人的精神世界、思想文化與審美情趣。
接下來進行了青銅器紋樣拓印體驗。老師首先以青銅器中的典型紋樣——饕餮紋為代表,普及了青銅器紋樣知識,並親自展示了青銅器紋樣拓印過程,同學們熱情高漲,拓制青銅器的饕餮紋,先整理拓面,保持紋飾的完整與清晰,然後上紙,把宣紙噴濕使其與拓版緊密貼合,再鋪上一層用打刷按順序敲打,直到紙入紋飾,緊接著上墨,用拓包輕輕捶拓使紋飾顯現,最後揭取,裝裱,靜靜感受紙面上形成的獨一無二的美妙圖案。
一上午,同學們收穫滿滿,朗聲説出活動主題:“細雨清明,夢回商周,我在濟寧市博物館。”在這個特殊的日子,將非遺融入實踐課堂,與沉默的青銅器對話,追思撫遠,緬懷遠古祖先。
這次活動是學校本學期“認識非遺傳承,築夢工匠精神”綜合實踐的一項基本內容。學校組織1—5年級各班分別走進濟寧市魯班木藝研究中心,了解宋代古建築中非遺元素,體驗,製作,手繪,補充豐富校內學科內容。孩子們親手刨木頭,用刨花製作大型中國地圖,一件美觀的木質工藝品受到家長和參觀者的稱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