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祖國的未來屬於下一代。做好關心下一代工作,關係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和堅強領導下,我國兒童事業實現跨越發展,黨委領導、政府主責、多部門合作、全社會參與的兒童工作機制進一步鞏固,兒童優先原則進一步落實,兒童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兒童事業高品質發展邁出堅定步伐。
兒童健康管理體系邁向更高水準
“文明精神,野蠻體魄……”每天清晨6點半,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州德欽縣德欽二小800多名孩子晨跑時的口號聲回蕩在金沙江畔。球衣號碼、田徑場跑道、校運會紀錄……孩子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體育記憶”。
“身體是人生一切奮鬥成功的本錢,少年兒童要注意加強體育鍛鍊”“既把學習搞得好好的,又把身體搞得棒棒的”……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青少年體育運動的普及發展,在不同場合勉勵孩子們要積極投身體育鍛鍊中。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設立“提高婦幼健康水準”專節,《國民營養計劃》《健康兒童行動計劃》《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青少年體育活動促進計劃》等政策從體質健康、營養改善、衛生保健、體育教學多維度助力兒童健康促進機制躍上新臺階。
變化,正在悄然發生。“雲”運動成為孩子們居家學習的新風尚,“多出汗、動起來”的體育課日趨發揮實效,烹飪課堂走進校園,減糖、減油、減鹽膳食理念深入童心。兒童健康事業已從“量的累積”轉向“質的提升”。
2020年10月,《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提出“四位一體”目標。相關文件陸續出臺,明確體育健康促進實施策略,健全學生體質健康監測評價體系,強化中小學體質健康管理目標導向。
推動體育、育人、健康管理理念高度融合,不僅讓體育運動成為破解“小胖墩”“小眼鏡”的良方,更為兒童體質健康管理走向“家校社共建共用”開闢了新路徑。
同時,針對兒童身心健康存在的問題和挑戰,兒童健康保障服務體系持續發力。擴大國家免疫規劃、貧困地區兒童營養改善、貧困地區新生兒疾病篩查、地中海貧血防控、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等項目有序開展。
“生命至上,體育為基”是黨對兒童優先理念的精準詮釋。依法行政、強化保障、創新機制、強基固本,將不斷推進兒童健康事業邁向更高水準。
在江西省分宜縣洞村鄉,老師帶著合唱團的孩子們在戶外歌唱。新華社記者彭昭之/攝
兒童教育事業迸發勃勃生機
黨的十八大以來,兒童教育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教育公平,提升教育品質,加大財政投入,切實破解了失學兒童困境。教育扶貧、控輟保學動態清零、農村學校建設等貧困兒童教育資助制度兜底保障,奮力托舉孩子們的上學夢。
學前教育毛入園率達88.1%,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5.4%,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91.4%,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57.8%……各級各類教育普及水準持續提升,達到或超過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準。
十年跨越,破局開路。普惠性學前教育擴大,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特殊教育大踏步向全納融合發展。實現“有學上”到“上好學”的深刻變革。
為進一步實現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關於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若干意見》《關於統籌推進縣域內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等政策密集出臺,相關部門緊抓落實,體制機制改革加快。
——積極構建“五育並舉”育人體系,印發有關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育的教育工作指導意見。
——全面推進教育評價改革,出臺新中國首個關於教育評價系統性改革文件《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
——糾偏教育錯位,發佈“雙減”意見,著眼建設高品質教育體系,構建教育良好生態。
“父母承擔家庭教育主體責任,陪伴孩子共同成長”“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在全國首個家庭教育宣傳周活動中,全國婦聯、教育部發起十條育兒倡議,字字情關家庭,條條心繫共育。
家庭教育促進法的出臺,使家庭教育由“家事”上升為“國事”。“兒童與家庭”成為《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21—2030)》新增的重要領域,新一輪《關於指導推進家庭教育的五年規劃(2021—2025年)》頒布,助力“家校社協作、凝聚育人合力”成為人民對新時代教育的滿意答案。
兒童權益保障體系密織兜底
著眼于兒童的生存權、發展權、受保護權、參與權,良法善治是奠基之舉,福利保障為長遠之策。
2021年6月1日,“大修”後的未成年人保護法施行,聚焦監護人監護不力、校園霸淩、性侵和網路成癮等難點痛點,全力關注與未成年人成長各階段、各環節密切相關的影響因素。
隨著民法典的頒布,刑法修正案(九)、刑法修正案(十一)的實施,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義務教育法的修訂,反家庭暴力法和家庭教育促進法亮相,校車安全管理條例、教育督導條例、社會救助暫行辦法等行政法規出臺……具有中國特色的兒童保護法律法規體系逐步形成,兒童生存發展受保護和參與的權利進一步得到法治保障。
“密織兒童權益保護網路的關鍵在於將‘兒童優先理念、國家責任理念’貫穿于立法精神,務實踐行‘兒童利益最大化’原則,對未成年人生理、心理和情感需求狀況給予更多可感可觸的關注。”中國政法大學訴訟法學研究院教授王貞會説。
“以法之名,守護少年的你”是法治工作者的錚錚誓言。
——2021年全國拐賣兒童案件與2013年相比下降82.6%。兒童失蹤資訊緊急發佈平臺自2016年建成以來,成功找回4858名兒童,找回率達98%。
——2020年全國未成年人得到法律機構援助共計120497人次,比2010年增加32967人次,增長37.7%。
——2021年全國檢察機關共批准逮捕侵害未成年人犯罪45827人,提起公訴60553人。
十年來,兒童福利和保護工作不斷加強頂層設計,提高保障標準,豐富保障內容,提升服務水準。國務院成立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領導小組,民政部專設兒童福利司,全國婦聯成立家庭和兒童工作部,多部門統籌協調,家校社共同參與;服務對象由補缺型轉向適度普惠型,從保障孤殘兒童向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等特殊困難群體拓展;服務內容由物質供給為主向物質加精神服務邁進,從兒童基本生活保障擴容至康復、醫療、教育等綜合服務。
截至目前,全國養育孤兒16.9萬人,將34萬名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納入制度保障。全國共配備5.5萬名兒童督導員、66.7萬名兒童主任。寒暑假期兒童關愛服務活動,讓廣大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度過一個溫暖、快樂、健康的假期;“春蕾計劃”不斷創新發展,全程呵護女童成長;“情暖童心”“童心港灣”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工作項目紮根村(社區),常態化服務關愛留守兒童。
兒童發展新圖景徐徐展開
“無障礙路面、慢行和智慧交通系統、風雨連廊以及彩虹斑馬線”讓常見的街區搖身一變,成為兒童“友好過街”的範本。經過6年多的努力,深圳兒童友好城市從“概念”變為“實景”,開花結果。
“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了100個試點兒童友好城市。作為“兒童與環境”領域的主要目標,兒童友好城市和兒童友好社區力將在“一米高度”內打造兒童自由成長的理想樂園。
從《家庭教育指導手冊》發佈到首份《家庭教育指導令》發出,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隊伍不斷壯大,社區兒童服務站點和服務隊伍快速發展,“家家幸福安康工程”聚光添彩……我國家庭教育指導服務能力持續提升。
風清氣正,鑄魂育人。兒童文化作品精益求精,專門設立“未成年人讀物出版子規劃”,設立少兒題材電影專項資金,少年英雄、革命教育題材火熱熒屏;兒童文化市場深入凈化,“護苗”“清朗”專項行動雷霆出擊,網路遊戲防沉迷系統監管升級。少年兒童更高的精神需求不斷得到滿足。
“總體上看,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地區試點成效顯著,尊重愛護兒童的社會文化環境進一步形成,網路空間兒童合法權益保障與友好環境日益完善。”全國婦聯婦女研究所政策法規研究室原主任蔣永萍評價道。
十年用心用情,澆灌“小樹苗”們茁壯成長。兒童健康、教育、福利、社會環境和法律保護等領域,為億萬兒童成為中國夢的接班人提供更為完善的制度保證、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強大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