誘導孩子從捏爆、捶扁玩具中獲得快感,打著賣玩具的旗號教小朋友塗脂抹粉,吸引孩子花錢收集卡牌……在居家陪伴孩子期間,很多家長突然發現,不少熱門玩具存在灌輸焦慮、引導早熟、賭博成分等不良苗頭。兒童玩具中暗藏的“成人心機”令人擔憂。
當前,市面上一些兒童玩具有一定程度的成人化趨向,這在很大程度上源於物質生活的富足和資訊資訊的多元化。如今的“Z世代”已不再像很多父輩那樣,是地裏玩泥巴、河中摸魚蝦、山上採野果的放牛娃。隨著不斷深度“觸網”,孩子們的知識面越來越寬,見識也越來越廣,審美標準和自我意識相較以前的孩子也更為成熟。
但不管生於哪個年代,未成年人的身心特性都是相近的。他們正值天真爛漫、無憂無慮的年紀,人格與價值觀正在形成。具有成人化傾向的兒童玩具,大多充斥暴力、賭博等少兒不宜的元素,甚至衍生出過度焦慮、恐懼等負面情緒,對兒童的身心健康可能造成不良影響。從心理層面而言,未成年人因其心智發育不成熟、社會認知不足等因素,易受外物影響。用成人化思維製作玩具,容易壓制兒童的天性,誘發成人化問題,加速“童年的消逝”。從教育規律而言,什麼年齡做什麼事,過分早熟要不得,順從天性是正道。頻繁接觸成人化傾向的兒童玩具,或讓兒童過早沾染成人習氣,無疑會影響日後的成長。
兒童玩具市場是時候該好好規範了。就目前來看,未成年人保護法對兒童玩具的規定,僅限于不得有害於兒童的安全和健康,尚未涉及價值觀引導的範疇。兒童玩具在年齡心智方面也缺乏相應國家標準的約束。但面對兒童玩具成人化風潮,絕不能聽之任之。加快兒童玩具相關標準建設工作,將兒童的心理特徵、成長特質納入其中,勢在必行。而從規範行業市場出發,還有必要進一步把兒童玩具的設計、生産及銷售等環節置於嚴格的監管視野下。
這從側面對廣大商家發出警示:所生産、銷售的玩具,只有更加健康、更加安全,才有利於兒童的成長,才能真正滿足消費市場的需求。要想從偌大的兒童玩具市場分一杯羹,贏得用戶和市場,顯然還需俯下身子,懷著一顆童心,從兒童心理和視角出發,了解他們真實的成長需求。
遊戲是兒童的正當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玩具賦予兒童以歡樂,在兒童成長教育中發揮著教具一樣的重要功能。由於未成年人的辨別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高,他們很多時候無法選擇適合自己的玩具,作為監護人的家長,要自覺充當孩子的良師益友,對兒童玩具保持必要的敏感,在專業人士指導下協助挑選購買,避免孩子的純真被提前透支。家庭、學校要做好引導,培養孩子積極健康的興趣愛好、積極正確的價值觀。唯此,才能確保孩子在各個成長階段正確接觸不同的玩具,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發展。
(作者:孔德淇係媒體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