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報訊 對於古典樂迷來説,活躍舞臺的法國雙胞胎兄弟,小提琴家雷諾·卡普松與大提琴家戈蒂爾·卡普松的名字都如雷貫耳。6月9日晚,雷諾·卡普松將與深圳交響樂團合作演繹德國浪漫主義作曲家布魯赫的《第一小提琴協奏曲》, 這首時長不過25分鐘的樂曲,以其優美動聽的旋律聞名於世,堪稱經典,尤其是它的第二樂章,柔板異常恬美溫柔,可以把人引入一種半催眠狀態,甚至被用於臨床實驗幫助克服失眠。本場音樂會由深交音樂總監林大葉指揮。
世界一流小提琴家的開挂人生
雷諾·卡普松是當今世界最炙手可熱的音樂家之一,華納唱片獨家簽約藝術家。1976年出生於法國尚貝裏的他,14歲時進入巴黎國立高等音樂學院,在五年的學習生涯中獲獎無數,隨後赴柏林深造,師從托馬斯·布朗迪和伊薩克·斯特恩,並獲得柏林藝術學院獎。
1991年獲得國際青年小提琴比賽一等獎後,卡普松便開始了輝煌的小提琴演奏生涯。他不光和許多大師同臺獻藝,還與很多聲望卓著的管弦樂團合作過協奏曲。此外,他還赴世界各地巡演舉辦獨奏音樂會,也是歐美各大音樂節的常客。自此,卡普松確立了自己一流小提琴家的地位。
第二樂章用於臨床實驗治療失眠
而當晚卡普松將奏響的布魯赫《g小調第一小提琴協奏曲》,是一部膾炙人口的小提琴名曲,它感情豐富、浪漫抒情。樂評人左馳告訴記者,曲子時長上恰到好處,25分鐘,給人一種意猶未盡之感,不像貝多芬的小提琴協奏曲40多分鐘,冗長了些。
有意思的是,它的第二樂章與門德爾松的《e小調第一小提琴協奏曲》第二樂章,也就是柔板樂章都寫得異常恬美溫柔,可以把人引入一種半催眠狀態,心理學家把這兩個柔板樂章與其他一些音樂的慢樂章編在一起,用於心理臨床實驗,作用之一是製造一種心理環境,進行語言記憶訓練,作用之二是克服失眠。
音樂會還將演奏同為德國作曲家瓦格納的歌劇《黎恩濟》序曲和勃拉姆斯《第四交響曲》。據説勃拉姆斯在創作這部作品前,讀過古希臘悲劇詩人索福克勒斯的著名悲劇《俄狄浦斯王》,劇中悲痛而恐怖的情緒很有可能在這部交響曲中有所反映。(趙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