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藝術家協會香港澳門藝術中心的籌(組)委會主任袁耀發(左)、
中華全國藝術家協會主席魏東明(右)
近日,中華全國藝術家協會香港澳門藝術中心籌(組)委會成立,港臺歌手袁耀發任籌(組)委會主任(總理事、總幹事),負責把國家傳統藝術文化項目落地到香港、澳門,為把中國傳統藝術向國際推廣做準備。
袁耀發接受中國網採訪時表示:“適逢香港回歸20週年,共融和諧一直是國家及港澳同胞的共同理念,我願意且感到極度榮幸能肩負這個歷史任務,一定要把任務做好,把責任扛好!”
袁耀發
中國網:很多人都聽過您的《親愛的你在哪》和《螢火蟲》這些歌曲,看過《野鴨子》和《再見螢火蟲》等電視劇,您覺得您的哪部作品最有影響力呢?
袁耀發:作為一個港臺歌手,可能大家對我的名字比較陌生,對我的代表作《親愛的你在哪》,還是會有一些印象。它是我第一部台灣偶像劇的片尾曲,曾經被幾位成名藝人翻唱過,包括王凱、井柏然、蕭敬騰和王櫟鑫。我也感謝他們把歌曲唱火了,奠定我在華語樂壇掙扎多年的能力。
中國網:您在什麼時候、什麼樣的契機下成為一個歌手?
袁耀發:應該是2001年,我剛剛從澳大利亞的高中畢業,回到香港看望家人。因為沒有錢,我就參加一個KTV 舉辦的歌唱比賽,如果贏了就有五千塊的獎金,我就奔著這個獎金報名參加了。唱了一首蔡琴的《你的眼神》之後,也沒有分勝負,就認識了第一家公司(當年容祖兒也是參加這個KTV舉辦的歌唱比賽入行的),之後被安排到台灣出道,拍攝第一部臺視偶像劇《再見螢火蟲》及發行第一張同名EP,幸運地成為當時公司的力捧對象。但是機會來的太突然,事業也在往上急速發展時,我沒有準備好,常常向身邊的人發脾氣以掩蓋自己的底氣不足,加上當時身體狀況欠佳而向公司請假,到澳大利亞讀了一個雪梨歌劇院下的音樂劇課程。(為這事耿耿於懷十幾年,終於在2016年得到當時經理人,也是人生第一個伯樂Sammuel的原諒而釋懷: “一切都是緣”。)
中國網:2007年,您在北京物資學院的東森校園演唱會上,二胡的演奏引爆了全場,您之前一直在澳大利亞上學,怎麼想到要學二胡呢?
袁耀發:2006年到北京,簽約公司與馬來西亞海蝶製作了一張專輯《花落隨》,首次用了自己惟一會的樂器——二胡,來編寫和配樂。説起二胡,真的要感謝我媽。記得剛到澳大利亞的時候,媽媽就很怕我長大回國後變成那種“香蕉仔”(外黃內白),所以她找老師教我國語,還有旁邊餐館大廚(內地過去的)來教我二胡,雖然不是科班出身,但從小我就被老師熏陶了對民族藝術的興趣愛好,就像媽媽説的:“人沒有根走不遠”。
中國網:做音樂這麼多年,有沒有一些記憶深刻的事分享一下?
袁耀發:在北京10年,一直沒有放棄進修音樂,也有幸認識幾位志同道合的音樂盟友,其中包括我的二胡老師,也是好兄弟,四川音樂學院二胡係老師張國亮。我們曾經策劃過一個中西小樂團,演繹經典中英流行歌曲的音樂會《和弦悅色》,希望借此獻禮香港回歸20週年之餘,把民族音樂藝術底蘊流行化、年輕化,讓民族音樂能更“接地氣”傳承下去。
除此之外,我有幸于2016年成為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的公益宣傳大使,該基金會去年年底舉辦了一個名為“守護癌童,關愛一生”的慈善晚會,我給大會創作了一首主題曲《愛你的心》,以癌症病患兒童父母的心態,用音樂給予受病患折磨的小朋友們鼓勵。這也是我覺得作為一個小歌手能為社會做出的一丁點兒貢獻。
中國網:您是做音樂出身的,但是在2009年《傻傻愛》之後到2016年的《魚的眼淚在海心裏》,相隔了七年,在這期間您一直在拍影視作品,那段時期發生了什麼事情讓您沒有繼續做音樂呢?
袁耀發:2008年我改了個藝名袁子皓,參加央視星光大道,拿到全國第四名,簽約21東方,成為林憶蓮、蘇永康、田震、毛寧的同門師弟,監製發行音樂電影《傻傻愛》,獲得當年雪碧音樂風雲榜最佳新人獎,同年又獲得音樂先鋒榜飛越進步歌手獎。
可惜碰上當時公司行政變動,經理人離職,所以開始往影視方面發展,先後拍過兩部央視六套的公益電影《天使不孤獨》、《福建女孩》,還有兩部電視劇《野鴨子》及《活佛濟公》。
為了生計,亦從事過幕後的工作,包括院線電影《夢尋巴厘島》的監製,國際品牌Smiley內地娛樂行銷項目經理及網路節目《cosmo萬事屋》的廣告製片,這一系列的工作讓我可以更立體地看待整個流行娛樂文化産業的運作,但做音樂這件事兒,一直在我心裏,蠢蠢欲動。
中國網:你要把港澳年輕文藝人才輸送到國家相關的文藝和教育平臺,為什麼會有這個想法?
袁耀發:身為香港出生,長大於澳大利亞,出道于台灣,發展于內地的中國香港人,我相信我是幸運的,我有機會可以真切實在地走進去,體驗不同文化的生活態度。我感受到的,是大家彼此對善、美及和諧的共同願景。回到香港這一年,每天看到新聞都在吵吵鬧鬧,社會是分裂的,看著我的家鄉的改變,心是疼的。
我經歷的是國家五千多年曆史的一小段落,我,一個小小的流行歌手,希望透過音樂及不同的文化藝術項目,與不同文化背景的朋友交流,在音樂的譜子上,一切必須是和諧的。
演藝的手法可以有很多,但是好與壞,表面或動人的,卻會淺白明顯。同時,香港作為國家的“超級公關”,受惠著國家相關的政策紅利,應該可以更好第把國家充滿底蘊的民族藝術承傳下去,推廣到全世界。
適逢香港回歸20週年,共融和諧一直是國家及港澳同胞的共同理念,我願意且感到極度榮幸能肩負這個歷史任務,把任務做好,把責任扛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