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張俊凱參加“跨越-2016朱日和B”演習,圖為張俊凱在火車站臺進行裝備卸載。段水文 攝

2020年7月,張俊凱在訓練時指揮車輛進入維修帳篷。趙佳慶 攝

播撒一份工匠情懷——

“軍車修理不是一個人的戰鬥”

每年退伍季,都是張俊凱的“鬧心季”,一想到自己也有退伍的那天,他總是憂心忡忡:“一定要想方設法把知識傳給新人,把技術留在部隊。”

漸漸地,“修車匠”張俊凱又多了個“教書匠”的身份,小白板、記號筆、三尺桌,成了他的維修課堂“小三件”,人走到哪兒,小課堂就開到哪兒。

張俊凱由此有了很多新“頭銜”。有的領導表揚他是軍營傳幫帶的“兵教頭”,變“一家長”為“眾家強”;有的戰友誇獎他是隨時線上救援的“故障通”,總能遠端會診答疑解惑;去年,閱兵方隊的領導更是褒獎他為閱兵訓練場的“基準兵”,追求極致中實現“零故障”,引領方隊用“聯保標準”展示軍隊力量。張俊凱對這些“頭銜”並不在意,他覺得自己就是一個修理工。

張俊凱愛帶有韌勁的兵,也甘當“磨刀石”。2012年,修理所分來了汽車專業高材生小董,新兵剛下連就戴著“維修快手”的光環向老班長髮起挑戰,卻連續兩次“惜敗”。

不服輸的小董再次挑戰拆裝起動機,賽場上,張俊凱一板一眼不緊不慢,小董心急火燎快馬加鞭。就在小董眼瞅要“一雪前恥”時,操作臺的紅燈突然報警,而對面的張俊凱卻一路通關,再次勝出。

張俊凱一邊重復著自己總結的口訣,一邊幫小董搜尋原因:“對角卸,對角裝”“墊片不到位,螺絲也白費”“釘是釘、鉚是鉚,出點差錯不得了”......原來,小董忙中出錯,碳刷連接處沒接牢。在“藍軍”此般磨礪下,小董獲得了進步。

2008年11月,部隊參加實兵演練,車隊行至一處埡口,一輛油料運輸車突然熄火,擋住了通路。駕駛員忙活半天,查不出癥結,指揮員趕忙撥通張俊凱的電話。

“啟動車輛......電話放近發動機......沒錯,肯定是濾芯堵塞、供油不足!”電話那頭,張俊凱簡單了解了情況,線上為發動機聽診,立馬判斷出故障所在。“拆下油管接頭,更換堵塞的燃油濾芯……”在張俊凱的“雲指導”下,趴窩運輸車5分鐘起死回生,車隊繼續上路。

張俊凱技藝精湛,更甘為人梯。

2019年初,國慶閱兵補給供應方隊遴選考核,他以過硬的技術、豐富的經驗、沉穩的表現奪冠,成為技保中隊排面長。來自五湖四海的維修骨幹都想跟這位維修大拿學點“絕活”,他更是來者不拒、樂此不疲。每次出任務,都有心挑選一兩個戰友跟學跟訓,工作之餘,他就在車間裏開辦“小課堂”,分享特情處置的經驗辦法。

嚴師出高徒。方隊出動訓練的故障率從十天一次降到一個月一次,而且只是“油門踏板到油泵的連接部位鬆動”這樣的小問題,張俊凱卻仍不滿意,“大閱兵是在全世界面前亮相,我們能承受的失誤率,是零!”

“我們考慮得週全了嗎?裝備核驗萬無一失了嗎?戰士們的潛能挖到極限了嗎?”張俊凱帶著“捫心三問”鑽進車裏,他決定用極致的精細化管理,打造一台完美的檢閱標準車!

從前到後,從上到下,從內到外,張俊凱一寸一寸捋著這臺長十幾米、重幾十噸、零部件幾十萬個的野戰站臺車!在每一處需要核驗的部位,他都用標簽、卡片、標示線進行標注:電路標紅色,氣路標黃色,油路標綠色......核驗部位都有哪些注意事項?警示標識?快速排障措施?張俊凱逐一寫在筆電上,列印成膠貼卡片,精準到釐米貼到車身上。

張俊凱用兩天一夜,200多個標簽卡片標注的全車身量化檢查系統驚艷閱兵村,拿著他制定的相關檢查標準,普通技師也可以對裝備進行最精細的檢查。

學無止境,張俊凱的極限操作,極大地促動著方隊每一名官兵大幅提升檢查水準,拿方隊長張志兵的話講,這是“推廣普及了大眾化的‘航太標準’”。

有人説,二流老師教書,一流老師育人。而張俊凱就是這樣一流的老師。幾個月的閱兵訓練,方隊裏每名同志不僅從張俊凱身上學到了維修技能,更學到了他愛黨愛軍的忠誠、追求極致的精神、臻于至善的追求、廢寢忘食的付出和腳踏實地的淡定。

幾度寒暑,這樣的現場教學幾乎每天都在上演,給張俊凱增加了不少負擔,可他卻樂此不疲:“自己渾身是鐵又能捻得了幾顆釘?戰場搶修不是一個人的戰鬥,多教會一個徒弟,就多一分保障打贏的底氣。”

不是每一個士兵都能成為戰將,但是每一個人都能努力成為工匠。這些年,張俊凱先後教過千余名士兵學員,培養汽車修理業務骨幹百餘名,很多人已經成為單位的頂梁柱。這些身處基層一線、維和援外、演訓保障各個戰場的“張俊凱們”不急不殆、鑽堅研微,構築起了強軍興軍的堅強根基,劍指未來戰場!

<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