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軍第十批女飛行學員紀實:做戰鬥員 不做表演員

發佈時間:2018-06-22 09:11:39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王達    責任編輯:謝露瑩

飛行講評。曹佔禮/攝

飛行講評。曹佔禮/攝

“以前覺得800米就是長跑,到了大學才發現只是熱身”

根據空軍的培養計劃,38名女飛行學員將在空軍航空大學經過4年的基礎教育、航理教育、專業教育以及初教機飛行篩選,最後轉入哈爾濱飛行學院某旅進行為期1年的某型教練機飛行訓練。屆時,通過考核的學員將成為擁有工學學士和軍事學學士雙學位的戰鬥機飛行員。

家人和朋友並不知道這些複雜的流程,一提起她們就會帶著驕傲的口吻介紹:“她是個飛行員!”只有她們自己清楚,飛行學員和飛行員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要去掉那個“學”字需要付出多少艱辛。

李朝婷記得,大一時教員在課上介紹了培養流程,前兩年主要以大學基礎教育和體能訓練為主,她們要學習和普通高校一樣的課程,兩年後再轉入飛行專業知識學習。

教員特意強調的“全程淘汰”讓她心頭一緊,以後的日子裏,陸續有師兄停飛分流的消息傳來,更加重了這種焦慮感。

停飛雖然恐怖,但尚且遙遠,當時困擾這些姑娘的難題是如何跨過體能關。站在畢業的當口回望,有人稱當時是5年學習訓練中的“至暗時刻”,有人則直接搖頭:“不要跟我提體能!”

“高中最遠跑過800米,大學一入校就要跑3000米。”回憶起當年,四川姑娘田靜一臉苦笑,“以前覺得800米就是長跑,到了大學才發現只是熱身。”

從高中畢業生成長為合格軍人,體能是必須要跨過的“婁山關”“臘子口”。程靖雲記得,剛入學時課程安排得滿滿噹噹,下課後只有衝到宿舍換體能服才能趕上體育課,校園裏有3個體育館、兩個操場,“操場永遠被我們包場。”

“三千四百單雙槓,旋梯固滾小五項。”這句流傳在女飛行學員中的順口溜囊括了她們的主要訓練課目,被戲稱為“體能血淚簡史”。旋梯和固定滾輪主要鍛鍊平衡機能,增強飛行學員的空間定向能力。

河北姑娘王嫣然記得,最誇張的一次,她們在一天內跑了1個10000米,兩個3000米,兩個1500米,還有單雙槓、旋梯、滾輪,“一天下來連吃飯的力氣都沒有了。”

當時,作為空軍航空大學校內僅有的女學員,她們的一舉一動都備受關注。為了在體能上不落下風,不服輸的姑娘們經常咬著牙加練。“整個大學我們都叫自己學員,不帶女字。”學員劉娜驕傲地説。

“煤渣子的跑道,灰暗的天空,乾枯的樹枝……旋梯一轉過去了,春天來了……”首批殲擊機女飛行員張瀟闖過體能訓練關後在日記裏這樣寫道。時隔8年,這批女飛行學員經歷了同樣的心路歷程。

雖然至今談起來仍會咬牙切齒,但她們依然感謝這段經歷:高強度體能訓練塑造出強健的體魄,撐起了她們心中不斷燃燒的飛天夢想。

<  1  2  3  4  5  6  7  8  >  


分享到:
中國網官方微信
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