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行業新聞
著力打造國際文物藝術品交易展示中心,北京發佈若干措施
中國網 · 中國民藏
十三部門關於印發《關於加強文物科技創新的意見》的通知
中國網 · 中國民藏
寒江雪藝術館舉行文旅研學專項文化交流會
中國網 · 中國民藏
許地山著作初版本“現身”漳州
近日,《落華生創作選》《綴網勞蛛》《空山靈雨》《國粹與國學》民國時期初版的許地山著作書籍“現身”漳州。
中國多地博物館舉辦“文化和自然遺産日”活動
6月10日是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産日”,多地博物館舉辦相關活動。
甘肅:民間典藏再現《四庫全書》盛境
如今,國家典藏與民間收藏在蘭州匯聚,讓《四庫全書》保護傳承多了一份力量。再造面世,藏入四庫書院對於文脈傳承保護非常重要。其文獻價值、史料價值、學術價值、研究價值、收藏價值、書法價值、欣賞價值、傳承價值更是無可替代,這就顯得《薈要》更為彌足珍貴,當之無愧成為天下第一善本。
鎮江一民間收藏家無償捐贈 重修史公祠碑文拓片回“家”了
近日,鎮江民間收藏家戴謙偶然獲得一件《重修史忠正公祠記》碑文拓片後,聯繫揚州日報記者,想要了解該拓片的價值,並有意捐贈給史可法紀念館。最終經記者牽線,戴謙來到揚州,將這份拓片親自交到史可法紀念館館長匡朝暉手中。
山西太原:激活民間收藏力量共建“博物館之城”
近年來,太原市充分發揮文博資源優勢,致力於建設和發展凸顯三晉文化、晉陽文化、晉商文化、工業文化、醋文化等極具太原地方文化特色的“博物館之城”。在此過程中,社會力量的參與讓原本是“私家珍藏”的民間藏品走出“深閨”、走向大眾,發揮著文化傳承和傳播作用。
北京:藝術品交易展示月啟動 高水準藝術活動陸續開展
近日,2023北京藝術品交易展示月在全國農業展覽館11號館開幕,未來一個月內將推出藝術品交易、畫廊展銷、數字藝術、展覽展示、藝術論壇共五大類型50余場活動。
北京探索民間收藏向公眾服務轉變 發出5點倡議
北京市文物局,中國收藏家協會,北京收藏家協會以及北京、浙江、上海、深圳等古玩市場負責人,市場經營主體代表,非國有博物館和類博物館代表就民間文物藝術品收藏前景進行深度交流,進一步探索民間收藏文物的保護利用、文化傳承和有序開展公眾服務的路徑。
西泠印社文化惠民活動月啟動 “為民鑒寶”等活動同步亮相
現場,來自西泠印社鑒定評估中心的專家免費為民眾鑒寶,同時還邀請了數位專業老師開展書畫、篆刻教學課程,展現西泠非遺,吸引了眾多市民遊客參與。
中國文化娛樂行業協會成立藝術品分會 意味著什麼?
中國藝術品市場發端于上世紀80年代的改革開放,經過40多年的發展,已形成涵蓋畫廊、藝術品拍賣、藝術品展覽、藝術品經紀以及藝術品金融服務等多領域、長鏈條的業態,市場規模不斷壯大,行業門類日益齊全,産業形態持續完善,中國藝術品市場已經成長為全球最重要的藝術品市場之一,中國藝術品市場在國際上也成為最具發展潛力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