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實時熱點

鎮江一民間收藏家無償捐贈 重修史公祠碑文拓片回“家”了

發佈時間:2023-05-19 13:49:46 | 來源:揚州日報-揚州網 | 作者:林倩雯 | 責任編輯:楊俊康

碑文拓片局部。林倩雯攝

近日,鎮江民間收藏家戴謙偶然獲得一件《重修史忠正公祠記》碑文拓片後,聯繫揚州日報記者,想要了解該拓片的價值,並有意捐贈給史可法紀念館。5月13日上午,經記者牽線,戴謙來到揚州,將這份拓片親自交到史可法紀念館館長匡朝暉手中。

拓片現身鎮江藏家盼其回揚州

戴謙是鎮江市索普初級中學的一名物理老師,愛好收藏,“去年,我發現了一件名為《重修史忠正公祠記》的碑文拓片,當時收藏者並不願出手,我等了將近一年,才終於把這件拓片買下。”

鎮江與揚州一江之隔,戴謙對揚州很有感情。在他上中學時,常常騎車過江來揚州遊玩,所以對揚州的歷史文化也十分熟悉,在看到這件拓片的時候,第一時間就反應過來,這是與史可法以及揚州史公祠有關的物件。

史可法,字憲之,號道鄰,明末抗清名將、民族英雄。1645年,清兵進攻揚州,史可法寧死不降,之後遇害。史可法死後,南明朝廷謚之為“忠靖”,到了清朝乾隆皇帝時,追謚為“忠正”。史公祠始建於乾隆年間,是紀念史可法的著名歷史遺跡,內有史可法衣冠冢。

史公祠建成之後,經歷了多次修繕,目前館內還藏有部分記載相關內容的碑刻資料。

戴謙得到這件拓片之後,希望能夠請揚州的專家學者對該拓片進行解讀,並且表達了想要將其捐贈給史可法紀念館的意願。

碑已不存記載民國初年一次修繕

與戴謙聯繫之後,記者第一時間與史可法紀念館工作人員取得聯繫,館方在搜尋相關資料並對比了館藏碑刻之後,確認館內並無此碑。

我市碑刻文物研究專家、《揚州碑刻輯考》作者朱明松表示未見過此碑,“史公祠裏沒有,有可能散落民間,也有可能毀了。”他介紹,這是民國初年一次修繕的記載,“記載較為詳細,具有研究價值,可以佐證史公祠歷史。”根據碑文記載,辛亥革命後,史公祠廢圯。民國三年,兩淮鹽運使姚煜重修史公祠,汪時鴻撰《重修史忠正公祠記》記述其事,由沈翊清書丹,刻石紀事。碑文回顧了史公祠自建祠以來或廢或修的歷史,特別詳細記錄了本次修繕的經過——兩淮鹽運使姚煜和前運使張有成捐修,朱秉履、陳壽仁具體承辦。

汪時鴻佔籍邗江,祖籍安徽旌德。大明寺內有民國四年《重修平山堂記碑》,即汪時鴻撰,當時住持皎然請於兩淮鹽運使姚煜所修。姚煜,字文敷、文甫,浙江海寧人。清末先後擔任奉天蓋平知縣、鹽運使、南洋學監等職。民國紀元後,于1913年9月擔任兩淮鹽運使,1915年5月去職,此後相繼擔任金陵關監督、上海關監督等職。對揚州平山堂、史公祠等有重建之功,離任後,揚州人感恩,立《姚公都轉去思碑》。

無償捐贈豐富史公祠修葺史

記者將戴謙想要捐贈拓片的意願轉達給史可法紀念館工作人員後,雙方開始溝通具體事宜。

5月13日上午,戴謙和女兒戴琪越一同來到史可法紀念館。戴謙説,雖然此前他多次來揚州,但史可法紀念館是他第一次來。因為這件拓片和史可法紀念館有聯繫,帶女兒一起來了解更多關於史公的事跡,內心十分高興,對女兒也是一次特殊的教育。

匡朝暉就戴謙、戴琪越對揚州歷史文化的關注表示感謝,“這件拓片字跡非常清晰,推測可能是碑刻好不久之後拓印的。入館之後,我們將對其進行登記,並妥善保管,這件拓片將豐富史公祠的修葺史,是一件十分珍貴的歷史資料。”

現場,匡朝暉向戴謙、戴琪越頒發了收藏證書。父女二每人平均表示,得到史可法紀念館妥善收藏,是這件拓片最好的歸宿。

記者林倩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