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南厲家寨:愚公移山改造中國的榜樣
厲家寨,位於山東省臨沂市莒南縣城東北三十公里,1957年,因為戰天鬥地的模範事跡,厲家寨受到毛主席親筆批示。如今的厲家寨看起來山清水秀,然而解放前,這裡卻是一片窮山惡水。
厲家寨雖然地處三山、五嶺、兩河之間,有山有水,然而山卻是荒山禿嶺,溝壑縱橫,水土流失十分嚴重。解放前,厲家寨6500畝的耕地中,只有1100畝比較平整,其餘的全部傾斜不平,土地又非常貧瘠,人們的生活窮苦不堪。
1950年,厲月坤當選為厲家寨的第一任黨支部書記,他按照黨中央的指示,帶領村民成立互助組、合作社。
深翻、平整土地,這是厲月坤帶領村民們改造自然做的第一件事,到1952年,厲家寨的糧食畝産量就翻了一番,然而1953年7月,正當厲家寨的村民看著深翻地的好莊稼,眉開眼笑的時候,偏偏天公不作美,一場暴雨把深翻整平的土地和滿山的好莊稼衝了個一塌糊塗。這時的厲月坤意識到,要徹底改善厲家寨的耕地問題,還必須治山、治水。
1954年冬到1955年春天,厲月坤組織全村發起了治山治水的攻堅戰,一個冬天,12把鋤頭刨斷了10把,刨出了400多車的石頭,剷除了崖頭,填平了洼坑,把11塊共5畝3分的零星小地塊,整成了一塊13畝的大地塊,與此同時,在小南湖自西向東,開挖了一條長達700多米的地下引水溝,溝的四面全部用石頭砌成,溝的上面用於種地,水渠上面打了7眼連環井,並安裝了7部水車。
在黨支部的帶領下,厲家寨的村民鑿通3道嶺,改了5條河道,削平11個嶺頭,修建11座小型水庫和塘壩。由於治山治水,成績特別顯著,1956年,在遭受嚴重水災和風災的情況下,厲家寨糧食畝産達276.4公斤,提前實現了農業發展計劃綱要的目標。
1957年10月9日,毛澤東主席在中共莒南縣委工作組向中央寫出的《山東省莒南縣厲家寨大山農業社千方百計爭取豐收再豐收》的報告上批示:“此件值得一閱。愚公移山改造中國,厲家寨是一個好例”。
2011年,臨沂市成立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駐地就落在了厲家寨村,這給厲家寨村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徐根田説,“這裡就成了經濟文化中心,交通發達、工業也發達,老百姓打工也有地方打。”
去年,厲家寨開始了棚戶區改造,今年4月份,大部分村民都搬進了樓房。而恰巧今年正好是毛澤東主席對厲家寨的批示六十週年。
徐根田説,毛主席批示六十週年,必須住上樓,老一輩的領導人的説法“叫老百姓過上樓上樓下、電燈電話這樣的生活”,現在就實現了。
一代代厲家寨人治山治水,讓過去的窮山惡水,變成了如今的天藍地綠水清,正是無私奉獻的沂蒙精神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的繼承和發揚。
平邑九間棚村:開拓奮進、艱苦創業 成為全國學習的典型
和厲家寨齊名的還有位於臨沂市平邑縣龍頂山上的九間棚村。
九間棚的村民傳説,在清朝的時候,一對劉姓夫婦到了這裡,住在這山洞裏,後來子孫眾多,就在山洞裏砌石為墻,分為九間,於是就把這裡叫做九間棚。這裡的自然環境非常惡劣,山上土地少,水源也只有一眼泉水,全村180多人就靠著這眼泉水生活,在乾旱季節,老百姓為搶水,鬧過不少矛盾。再加上四面懸崖,山高澗陡,下山非常困難,上山下山運送東西就靠著一塊門板。
1992年,上海電影廠拍攝的電影《沂蒙山人》,就是以九間棚為原型。
80年代初,因為實行了聯産承包責任制,山下村子老百姓的生活水準大幅度提高,而九間棚卻依然處在貧困線下,山下的女孩甚至都不願意嫁過來。
新書記劉嘉坤上任之後,和黨支部的其他成員幾次商議,最終他們決定,九間棚要想富起來,就必須架電、修路、引水。其中排在首位的就是架電,有了電,就可以揚水上山,徹底解決村裏的吃水難問題。而當時要想架電,需要從山下把1800斤重的電線桿抬到山上,還要籌集1.2萬的資金。面對困難,劉嘉坤二話不説,拿出了準備修房用的300塊錢,在他的帶動下,很快就籌集了1.26萬元。
在平地需要24個人抬動的電線桿,九間棚人硬是用12個人就抬到山上,短短20天,電線就從山下拉到了山上。
有了電,九間棚人下一步的目標就是修路。可是從縣城請來的技術人員告訴村民,測量之後,整個盤山公路全長3500米,要搬動土石2萬方,全村40多個勞動力,別的不幹,光修路就得三年。
3500米的路段,以記義務工的形式,一次承包到戶,黨員、幹部一米不少,上至70多歲的老漢,下到10幾歲的孩子,加上外村來增援的親戚,一下子鋪了滿山。
雖然條件簡陋,可九間棚人就靠著一雙手,只用了5個月時間,就修成了這條長3500米,寬6米的盤山公路。整個工程用掉炸藥1萬公斤,壓斷扁擔200多條,磨禿鋼釬1000多根。
修完路,九間棚人又一鼓作氣,用了4個月的時間,修了一個二級揚程,鋪設管道3300米,配套10個蓄水池的引水工程。
然而架電,修路,引水,這三大工程雖然改變了九間棚的面貌,可也徹底把村民的家底給掏空了,為了帶領村民致富,劉嘉坤利用九間棚山場廣闊的特點,選擇了果樹種植,九間棚村在2100畝的荒山上種上了19萬棵果樹,村裏還辦起了罐頭廠,石料廠等等。到1989年,全村每人平均收入800元,摘掉了貧困村的帽子。
進入90年代,九間棚人沒有沉浸在過去的榮譽中,而是走下大山,成立了九間棚集團,在山下發展以金銀花種植、加工為核心的産業鏈條,而在山上則繼續以果樹種植發展生態旅遊。
從一個不到300人的小山村,九間棚人靠著開拓奮進、艱苦創業的精神,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跡,成為全國各地學習的典型。
費縣崔家溝村:異地扶貧搬遷 讓山溝溝村民過上富日子
沂蒙山區作為革命老區,有很多像九間棚這樣坐落在山上的村子,自然條件制約了這些鄉村的經濟發展。從“十五”期間開始,國家發改委組織實施了易地扶貧搬遷試點工程,從此一些貧困山區的農村可以走出大山,然而走出去並不意味著發家致富,如何融入當地社會,村民的就業又該如何保障,這些問題成為易地扶貧搬遷最大的難題。
2015年,臨沂市費縣的崔家溝村,成功地從山區搬到了平原,在隨後幾年時間裏,村裏的集體企業飛速發展,村民的收入也是節節高。
崔家溝村的原址,位於海拔460米高的大山裏,530戶居民分散在山裏大大小小幾十個定居點裏,有的地方只有三五戶人家。
行路難、吃水難、就醫難、上學難,找媳婦難,這是崔家溝過去面臨的五大困難,尤其是就醫難,在2003年的時候,村裏一個2歲的小男孩吃桂圓時卡住了喉嚨,雖然自家就有麵包車,可送到半路孩子就憋死了。這讓崔家溝村的黨支部下定決心,改變這五大困難。
村黨支部書記曹厚海介紹,“從2015年縣裏出臺了一個政策,土地增減掛鉤政策,想激勵、鼓勵搞搬遷。”
有了縣裏的政策支援,崔家溝村黨支部決定全村整體搬遷到山下朱田鎮政府旁邊,然而當向村民徵求意見的時候,卻遇到了不小的阻力。
曹厚海説,“越窮思想越封閉,越資訊不通,他和外界聯繫的又少,覺得金窩銀窩還不如我的窮窩呢。”
為了打消村民的疑慮,曹厚海帶著幹部挨家挨戶做工作,從2015年春節一直做到夏天,這才讓大部分村民簽了協議。
曹厚海告訴記者,黨員幹部帶頭先進行了搬遷,隨著土地就進行了流轉了,同時對搬遷戶的原村項目就開始進了。
因為實行的是邊建設,邊安置,邊拆遷,再加上有黨員幹部的帶頭,原來還猶豫的村民很快就打消了心中的顧慮。
去年3月,全部村民都搬到山下,住進了樓房。現在小區旁邊就是學校,而醫院也只有幾百米,再也不會出現延誤就醫的情況了。但是還有一個很關鍵的問題,那就是村民的經濟來源該怎麼辦呢?
曹厚海説,“原來土地200塊錢沒人要,通過深翻、打造、整成大塊,包給老闆、企業公司都是600塊錢一畝,這4000來畝,光集體增收就是240萬。”
針對村民搬下山之後空余出來的土地,崔家溝村請來專家進行了整體發展規劃。一部分土地流轉給龍頭企業,建設綠色産業園,生産有機茶葉、鮮食林果、特色中藥材等。一部分土地創辦家庭農場,提供給那些願意種地的村民,同時利用小區靠近城鎮中心的優勢,建設服裝産業園區和保利物流園區。
如今的崔家溝,甚至連原來只能閒在家裏的農村婦女都能找到活幹,一個月少説也有2000塊錢的收入。而對於原來生活困難的家庭,村裏也有能力提供幫助。
今年72歲的裴懷成,老伴患有腦血栓後遺症,原來在山上的時候,家裏就指望著幾畝地,屋裏屋外全靠裴懷成一個人忙活,如今他的生活卻變了模樣,“我就在小區裏打掃衛生,一個月1500塊錢。”
如今的崔家溝村有3000畝茶園、3000畝中草藥種植基地、500畝養殖基地,同時大力發展健康農業和生態觀光旅遊,真正實現村民“離土不離鄉、就業不離家”。
歡迎廣大網民為中國網山東提供新聞線索,積極投稿。中國網山東熱線電話:【0531-88556593】 投稿郵箱:zgwsdchina@126.com 中國網山東微網志:http://weibo.com/aixinqiye 微信公眾號 :sdpd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