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內國際 > 正文

26省份出臺關愛留守兒童政策 不滿16歲不得單獨居住

稿源時間:2016-10-30 08:33:33  文章來源:西部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高靜jiangyunhui
【摘要】一名四川省北川縣的留守兒童收穫“神秘禮物”——外出打工三年的父親通過“快遞”的方式將自己“運送”回孩子身邊。安徽提出,落實支援農民工返鄉創業就業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降低返鄉創業門檻,健全返鄉創業公共服務,為農民工返鄉創業就業提供便利條件。

資料圖。志願者與南京留守兒童共同製作富有創意的水果拼盤。泱波 攝

資料圖。志願者與南京留守兒童共同製作富有創意的水果拼盤。泱波攝

  中新網北京10月29日電(邱宇)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進城務工人員逐漸增多。與此同時,農村留守兒童的學習、生活、心理等問題也成為社會關注的重點。

  為促進留守兒童健康成長,國家出臺了相關政策。中新網記者梳理髮現,繼《國務院關於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於今年2月發佈之後,截至目前,已有山東、福建、浙江、雲南、吉林、寧夏、安徽等26個省份出臺實施意見,結合當地實際情況提出了具體措施。

  現狀——

  農村留守兒童佔農村全部兒童的35.1%

  《意見》對“留守兒童”給出了明確定義:留守兒童是指父母雙方外出務工或一方外出務工另一方無監護能力、不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

  根據國家衛計委發佈的《中國家庭發展報告(2015年)》,流動家庭與留守家庭成為常態家庭模式。農村留守兒童佔農村全部兒童的35.1%,比例最高的是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

  北京師範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教授尚曉援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表示,與非留守兒童相比,留守兒童主要在心理方面處於劣勢。在外打工的父母會給留守兒童物質上的補償,但在教育、監護方面存在缺失。

  “對留守兒童來説,‘父母與子女’構成的核心家庭紐帶變得鬆弛,孩子對父母的親情相對淡漠,”尚曉援説,這將影響到留守兒童今後對自己孩子的培養方式,這一群體未來的核心家庭也會更容易解體,對社會的影響非常大。

  目標——

  到2020年兒童留守現象明顯減少

  《意見》提出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總體目標,要求到2020年,未成年人保護法律法規和制度體系更加健全,全社會關愛保護兒童的意識普遍增強,兒童成長環境更為改善、安全更有保障,兒童留守現象明顯減少。

  為達到上述要求,山東、福建、黑龍江等地提出了階段性具體目標。

  山東指出,2016年,部署開展農村留守兒童摸底排查工作。2017年,建成全省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平臺。

  福建要求,力爭到2017年,家庭、政府、學校盡職盡責,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的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體系全面建立,強制報告、應急處置、評估幫扶、監護干預、源頭預防等關愛保護機制有效運作,侵害、傷害留守兒童權益的事件和安全事故得到有效遏制。

  措施——

  家庭:不滿16周歲兒童不得單獨居住

  家庭監護方面,外出務工人員不能讓不滿16周歲兒童單獨居住。

  《意見》要求,外出務工人員要儘量攜帶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或父母一方留家照料,暫不具備條件的應當委託有監護能力的親屬或其他成年人代為監護,不得讓不滿十六周歲的兒童脫離監護單獨居住生活。

  浙江、雲南等多地在此基礎上進行了補充規定。浙江提出,父母雙方外出務工前應當將務工地點、聯繫方式和委託監護等基本資訊告知村(社區)和子女就讀學校(園)。雲南要求,用工企業、單位要提醒、督促務工人員履行家庭監護責任。

資料圖。新疆留守兒童進警營鬧元宵。范昕羽 攝

資料圖。新疆留守兒童進警營鬧元宵。范昕羽 攝

  學校:確保留守兒童不因貧困失學

  學校教育方面,《意見》要求確保農村留守兒童不因貧困而失學,支援和指導中小學校加強心理健康教育。

  吉林明確,中小學校要對農村留守兒童受教育情況實施全程動態管理,建立農村留守兒童檔案和聯繫卡制度,利用電話、家訪、家長會等方式加強與家長、受委託監護人的溝通交流,了解農村留守兒童生活情況和思想動態。

  雲南提出,到2017年,實現符合寄宿規定的農村留守兒童學生小學80%在校寄宿、初中100%在校寄宿。到2017年,每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至少配備1名專(兼)職心理健康輔導教師;到2020年,全省寄宿制中小學都擁有標準的心理健康輔導室。

  尚曉援表示,針對寄宿兒童,學校應改善飯菜營養結構,舉行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加強課後監護。另外,還應加強對留守兒童的人身保護,減少校園欺淩和兒童虐待事件的發生。建議強化教師報告責任,教師若獲知兒童受虐待的情況,必須向有關部門報告。

  社會:專家建議調動社區資源

  社會力量方面,《意見》指出,加快孵化培育社會工作專業服務機構、公益慈善類社會組織、志願服務組織,民政等部門要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支援其深入城鄉社區、學校和家庭,開展農村留守兒童監護指導、心理疏導、行為矯治、社會融入和家庭關係調適等專業服務。

  對此,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夏學鑾對中新網記者表示,建議調動社區資源,在農村設置專門的社工崗位。因為社工對當地的環境相對熟悉,比較了解留守兒童的情況,對兒童的關愛和照顧也更加方便。

  延伸:從源頭上減少兒童留守現象

  為了從源頭上減少兒童留守現象,《意見》提到“為農民工家庭提供更多幫扶支援”和“引導扶持農民工返鄉創業就業”兩個方面。寧夏、安徽等多地提出了具體措施。

  安徽提出,落實支援農民工返鄉創業就業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降低返鄉創業門檻,健全返鄉創業公共服務,為農民工返鄉創業就業提供便利條件。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有關部門要廣泛宣傳農民工返鄉創業就業政策,加強農村勞動力的就業創業技能培訓,對有意願就業創業的,要有針對性地推薦用工崗位資訊或創業項目資訊。

  寧夏強調,積極推動農民工市民化和子女就地入學。公辦義務教育學校要普遍對農民工未成年子女開放,要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支援農民工未成年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完善和落實符合寧夏流動人口報名條件的農民工子女參加中考、高考政策。

  尚曉援説,有些城市為控制人口,提高了農民工子女入學的標準。家長如果不放棄城市的工作,就只能讓孩子留在家鄉,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留守兒童的人數。因此,從政策上解決農民子女就地入學問題是十分必要的。

 

歡迎廣大網民為中國網山東提供新聞線索,積極投稿。中國網山東熱線電話:【0531-88556593】 投稿郵箱:zgwsdchina@126.com 中國網山東微網志:http://weibo.com/aixinqiye 微信公眾號 :sdpdchina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