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書倉委員:“入世”後農民增收的不利因素及對策  

    增加農民收入,是當前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的核心問題,它不僅關係到農村經濟發展、農民生活改善和農村社會穩定,而且關係到擴大內需方針的落實,關係到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全局,現以農業大省安徽為主,結合其他幾個農業大省情況討論農民增收的問題。安徽這一兩年圍繞農民增收,主要是大力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組織實施農産品流通、品牌和農業産業化工程;調整優化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穩定和擴大農村勞務輸出等等),使農業和農村經濟保持了平穩發展的態勢,農民收入出現了恢復性增長的好勢頭。2001年全省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2020元,同比增長4.4%,農民收入開始走出1997年以來持續4年增幅下降的低谷。

    一、“入世”後農民增收的不利因素

    “入世”後我國農業發展將面臨新的環境,有機遇也有挑戰,像安徽這樣的農業大省“入世”後首先面對的是農民增收的壓力,現根據安徽18個農村固定觀察點和1400個固定觀察農戶調查數據,並參照其他幾個省的情況,結合我國“入世”在農業方面的有關承諾,對“入世”後農民增收的不利因素進行一些分析。

    據有關專家分析,由於農業大國的國情所致,“入世”後我國農業生産總量不會發生太大的變化,農民的就業結構短期內也不會有明顯的改變,但對農民收入的影響將大於對農業生産的衝擊。“入世”後,由於進口關稅下調(農産品平均關稅由2001年的21%降到17%),國外農産品進口量增加;大宗農産品實行配額管理,一部分糧食市場開放;停止對農産品的出口補貼等承諾的實施,國內農産品的市場供求狀況將發生新的變化,價格將會相應地降低,這就必然影響到農民的增收。尤其是像安徽和其他省為多而全的農作物主産區,這種影響將更為突出。從調查分析看,“入世”後,農民增收的不利因素主要有 :

    1、 增收渠道窄,收入來源少,對農産品依存度較高

    目前安徽省仍有70%的農戶家庭經營以從事種植業為主,這部分農戶的每人平均純收入中有 49%是來自農産品的收入,32%是來自外出勞務收入。收入來源少,增收渠道窄,“入世”後,這種對農産品依存度較高的收入結構,在價格下跌的衝擊下將給農民增收帶來困難,其影響要遠遠大於東部一些省區。

    2、 生産規模小,品種多而全,産品缺乏市場競爭力

    根據調查,從種植規模、種植品種上看這些農業大省仍為小農經濟格局,養殖規模仍以小規模家庭副業型的生産方式為主。很顯然,這種小規模生産結構不利於先進科學技術的應用,阻礙了農業勞動生産率的提高,在市場結構、行銷渠道、資訊體系、加工儲運等方面都遠遠不能適應“入世”後市場經濟和開放型經濟發展對農産品的需要,制約了産品的市場競爭力,而且這種小規模的市場主體也很難與國際國內大市場對接,農民利益得不到保障。

    3、 剩餘勞力多,物化成本高,産品缺乏價格競爭力

    “入世”後,在價格競爭方面,這些省的很多農産品面對著日益嚴峻的挑戰。目前安徽省的小麥、大米、玉米、大豆、菜籽的市場價均已超過了國際市場價,但就是這樣,農民仍普遍感到種地不賺錢,少數地方還出現了拋荒現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勞動生産率低,物價成本高,大量剩餘勞力依附在土地上,農産品的價格優勢正逐步喪失。據測算,目前約有60%剩餘勞力擠附在土地上,從而大大提高了勞動成本。其次,物化成本也高。據測算,農戶2001年購種子、化肥、農藥、農用柴油、農膜等種植業生産資料總金額每畝均139.5元,均佔種植業經營費用的61%,其中每畝均施用化肥104.5公斤,高於國際水準。若再將勞動力費用和農業稅費打入成本,可以説,多數農産品價格優勢已不存在。“入世”後, 在國外農産品價格的擠壓下,農産品“賣難”現象會週而复始,必將制約農民收入增長。

    4、 農民素質低,農業裝備差,農業現代化步伐緩慢

    素質包含的內容較多,首先是教育文化素質,即對農業新技術學習和運用的能力。據調查,安徽農村勞動力中,文盲半文盲的比例為19.5%,小學文化程度佔34.9%,高中及其以上文化程度佔6。2%,有專業技術職稱人數僅佔1.5%,受過職業教育和培訓的人數佔2.9%。農戶的生産裝備水準不高。農林牧副漁業生産性固定資産原值戶均1614元,平均7.4戶才有一頭役畜,3.4戶才有一隻種畜或産品畜,2.3戶有一部農林牧副漁業動力機械。受教育水準低,綜合素質較差,農業裝備水準不高,都制約了農業先進科研成果和先進技術的轉化推廣,科技進步對農業生産的貢獻率目前僅為40%左右,這種狀況與入世後農業面臨的新環境極不適應,毫無疑問會影響到農民增收。

    二、“入世”後農民增收的對策建議

    各級政府應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指導思想,強化政府的一般性股務職能,充分利用WTO“綠箱”政策,為農民增收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1、 制定和完善農業的保護政策

    按照WTO“綠箱”政策中對政府一般性服務的界定,我國在農業投入和保護方面還有很大的空間。首先應加大對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在水利、公路、農村電網、氣象服務、農村資訊網路建設等方面加大投入,改善農村生産生活條件,提高農業綜合生産水準和抗災能力,實現貿易補貼向生産環境補貼的轉變;其次是加強對農業科研教育、動植物保護防疫和無公害生産的投入;第三是加強對農民的教育和培訓,包括WTO知識的普及宣傳、幫助農民轉變觀念,提高素質,掌握技術,增強農業發展的後勁;第四是結合糧食流通機制的改革,各省可選擇一部分縣、市進行試點,將糧食補貼直接按二輪承包面積補給農民,提高農民收入;第五是繼續深化農村稅費改革,逐步下調農業稅率直至取消、減輕農民負擔,降低産品成本;第六是建立政策性農業保險公司,由政府對農業保險進行多種形式的補貼,通過社會各方與農民共擔經營風險來支援農業發展。

    2、 加快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

    加快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是提高農業效益,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政府部門應根據入世後農村經濟發展的新形勢和新情況,積極組織農民面向市場,趨利避害,揚長避短,發揮比較優勢,加大産品結構、産業結構和就業結構調整力度。一是要以提高農産品市場競爭力為主攻目標,以效益為先調整農作物佈局,推動農業生産標準化、農産品優質化,形成區域化、專業化模式;根據市場需要,加快引進和推廣良種良法,加大名特優新農産品開發力度,擴大無公害經濟作物的種植面積,並引導一些特殊經濟作物種植向城市郊區或交通便捷的優勢産區集中;生産條件較差的地方可退耕還林,擴大林草種植面積或發展地區特色作物。二是提高畜牧養殖業在農業中的比重,擴大發展在國際市場上有競爭優勢的畜牧、水産等勞動密集型産品,力爭在短期內將畜牧養殖發展成為大産業。三是加快發展二、三産業,擴大農村勞務輸出,促進剩餘勞動力向非農産業轉移。四是加快農村土地使用權的流轉,擴大農戶的經營規模,實現人力資源的有效開發利用。

    3、 完善農産品流通與市場體系

    目前不少省區的農産品市場體系建設,資訊網路建設仍然滯後,市場一體化程度還很低,市場配置農業資源的功能薄弱,農産品流通體制亟待深化改革。因此,要打破部門、行業壟斷和地區封鎖,引入競爭機制,培育多元化的市場購銷載體,發展壯大農民經濟人隊伍;要深化糧棉流通體制改革,逐步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糧棉市場,儘快形成與全國大型批發市場、國際期貨市場相接的農産品市場體系;要改革農産品外貿體制,允許有條件的農産品加工企業、農業外貿公司、産業化龍頭企業和私營企業經營出口業務,對農産品出口通稅予以優惠;要改革農業管理體制,建立一個資料供應、農業生産、農産品流通和農産品國際貿易統營機構,加強政府的宏觀調控。

    4、 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

    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和市場供求關係的變化,現在無論是直接食用的農産品還是需要加工的農産品,都對産品的均一性的批量性提出要求。但分散的小農戶由於資訊和技術的制約,農業生産往往是處在盲目和無奈之中,産品的市場認同度和競爭力較低,難以滿足市場需求,影響了農民收入的增長。要扭轉這種被動局面,就必須加強農民的組織化和社會化程度。首先要儘快建立健全多渠道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通過産前、産中、産後的一系列服務,將千家萬戶的小規模生産納入社會化大生産之中;其次是引導農民在自願的基礎上,通過適當方式組織起來,建立多種形式的合作組織和多功能的各類專業協會,傳播市場資訊、協調生産決策、提供技術支援、代銷代售産品、統一品牌、品質、包裝、批量上市,增強農副産品的市場競爭力;第三是加快發展農業産業化經營,做大做強優勢産業和優勢産品,鼓勵龍頭企業與農民結成穩定的利益共同體,共同抵禦市場風險,積極應對WTO的衝擊。

    中國網2002年3月10日


金開誠委員:高校擴招 一定要把好“出口關”
方嘉民委員:貫徹《義務教育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童石軍委員:粵海鐵路通道的延伸段
——海南環島鐵路是海南的生命線
方嘉民委員:當前腐敗現象的趨勢、特點及對策
童石軍委員:勿忘歷史 警鐘長鳴
——建議將每年8月15日定為“中華民族勝利節”
鄧成城委員:充分認識甘肅省生態環境的戰略地位
童石軍委員:海南省行政區劃體系的改革 有利於五大中心城市的發展
軍隊代表提出:我國加入WTO更應關注國防安全
王茂祥委員説,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必須做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
陳益群、余海二位委員:推動醫療立法 改善醫患關係
石靜如委員説,入世後兩岸農業會有更多的交流合作空間
蔣樹聲代表:公民道德建設可從誠信教育入手
李京文委員:必須加強重大工程的技術經濟論證
代表委員:入世了,今年的地咋種?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