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亦忠、劉振夏二位委員:整治學術腐敗、重塑學界聖潔  

    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國科學技術突飛猛進,學術水準大有提高,但學術界的不正之風也逐漸滋長。特別是學術腐敗大有愈演愈烈之勢。最近,媒體又揭露了我國最高學府北京大學著名人類學者、博士生導師王銘銘教授的剽竊事件,再次掀起軒然大波。人們不竟要問:中國學界怎麼啦?

    一、學術腐敗令人震驚

    據《中國學術腐敗批判》、《潰瘍——直面中國學術腐敗》等專著以及打擊學術腐敗專門網站的披露,學術腐敗數量之多、涉及面之廣、行為之醜惡,已經到了令人無法容忍的地步,僅有關“學術腐敗”網頁條目就高達2850項,足見問題有多麼嚴重。

    當前學術腐敗的表現形式雖五花八門,但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5種:一曰學術造假。真實性和科學性是學術的根基。但時下有的人竟違背科學良心,任意篡改數據,杜撰事實,偽造結果;有的人為晉陞職稱,竟用電腦製作虛之烏有的假論文、假著作,矇混過關;有的人為了評獎,偽造評審專家的評語;現在甚至出現了論文買賣市場,博士論文、碩士論文按“質”論價,生意興隆。二曰學術泡沫。創新是學術之魂。但有的人不願做艱苦的探索工作,只依葫蘆畫瓢,做低水準重復性的工作;有的人不惜國家資財,做高水準重復性工作,標榜“國際先進”,藉以抬高身價,其實仍無創新價值;有的人為了早出成果,僅做了一點工作,淺嘗即止,就草草總結,拿去發表;有的人硬把一篇論文的材料拆成三、四篇,使論文的學術含量大大下降。三曰學術舞弊。搞成果鑒定,請自己熟識的人做評委,好吃好住好招待,外加禮品和紅包,於是鑒定意見成了一片溢美之詞;研究生論文答辯,你請我做評委,我請你做評委,你好我好大家好,互相吹捧,一致通過。四曰學術賄賂。大凡職稱晉陞,課題立項,基金申報,成果鑒定,評審獎項,評選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博士點、碩士點、優秀學科帶頭人乃至於兩院院士,因為與個人和單位的利益、聲譽關係重大,非同小可,於是打招呼,走門子,請客送禮,四處遊説,大肆賄評。由於這種腐敗往往是以單位的名義,做起來不僅毫無羞愧膽怯之心,反而變得理直氣壯,甚至有一種“使命感”和“責任感”,其策劃者還被吹捧為有膽識、有智慧、有能力的領導,大加誇讚。五曰學術交易。你出錢,我就給你發表論文。按不同價格,你可以買到一本“專著”的主編、副主編、編委等頭銜;你用權力給我一點好處,我就給你一頂學術桂冠,“客座教授”、“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任你挑選,可謂投桃報李,實現“雙贏”;也有當官的主動要求“讀”學位的,學校領導心領神會,特事特辦,象徵性地上幾堂課,學位就拿到手了,隨便弄來一篇論文,學位就通過了,輕輕鬆鬆戴上博士帽……。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二、學術腐敗原因剖析

    當今學術腐敗之所以如此猖獗,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也有5條:一是當前我國處於經濟體制轉軌時期,追求利益特別是眼前利益已成為時尚,反映到學術界,急功近利,浮躁情緒膨脹。有的學者不甘寂寞,急於改變清貧境遇,與商界聯手牟利,借媒體進行炒作,“核酸風波”、“基因皇后”之類就是這樣産生的。二是專業工作者道德滑坡,倫理缺失,自律放鬆,特別是年輕一代。由於這些年來的教育重視智育,輕慢德育,使年青人抗“病”能力差。往往抵禦不了利益的誘惑,守不住科學倫理底線,屢屢犯禁。三是大環境的影響。當前,整個社會風氣不正,黨風不純,奢靡之風盛行,假冒偽劣嚴重,腐敗現象氾濫。學界不是孤島,學者也不是生活在真空之中,不可能不受其侵蝕。黨內出了不少大貪巨貪,學界的腐敗與之相比,可謂小巫見大巫,因而大家見怪不怪,甚至到了近於麻木的地步。加之學界長期以來缺乏嚴肅的批評與自我批評的風氣,學術腐敗難以遏制勢所必然。四是體制存在嚴重缺陷。目前整個學術評價體系尚未健全、完善,而與學人切身利益緊密相關的許多環節,如職稱、工資、待遇、獎勵等,都採用簡單數字量化的管理模式和形式主義的操作方法來處理,如要求論文多少篇,核心雜誌多少篇,SCI收錄多少篇,要求哪一等級的課題,哪一等級的獎項,等等,這無疑給專業人員施加了過於沉重的壓力和苛刻的要求,因而助長了浮躁心態和造假風氣的滋生。五是領導失范導致失職。現在不少領導,包括一些學術機構的領導,都深知學術這塊牌子的重要性,都紛紛向學術伸手。有的已是既得利益者,有的在“將得利益”的驅動下,爭職稱,爭學科帶頭人,爭博士生導師,爭項目負責人,爭主編;有的雖不是主動去爭,但也半推半就,或“難以拒絕”,或“恭敬從命”,或“無奈笑納”。因此,不少領導本身就是學術腐敗的當事人、牽涉者,根本不可能旗幟鮮明地去抵制和反對學術腐敗。即便反對,也是“君子動口不動手”,或是眼開眼閉,或是虛以應對。這種情況下,學術腐敗根本得不到整治,只能任其滋長、氾濫。

    三、我們的建議

    學術腐敗不僅破壞了學術尊嚴,玷污了學界聖潔,腐蝕了學術隊伍,阻礙了學術發展和人才成長,更嚴重的是還影響到科教興國大政方針的貫徹和整個民族素質和能力的提高。學風是世風的先導,學界是道德的聖地,學人是社會的棟樑。尤其是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是科技迅猛發展的時代,是人才激烈競爭的時代,如果再任學術腐敗發展下去,中國何以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中華怎能復興?四化大業何日得以實現?因此,我們一定要把整治學術腐敗作為剷除整個社會腐敗的重要戰場,作為公民道德建設的先導,狠抓不放。

    1.大膽進行體制改革,儘快建立完整、嚴格、科學的學術評價體系。DNA雙螺旋結構和天體紅移現象的發現者均獲得了諾貝爾獎,他們所發表的論文僅1000字左右。美國一些大學聘任教授,只看有無真才實學,有無創見,哪怕是尚未發表的文稿也行。過去我國北大、清華都能聘任沒有文憑的人為教授,為什麼我們現在不行?關鍵是體制問題。我們一定要大膽改革學術體制,廢除當今只重形式和數量的學術評價模式,轉變為重品質和內涵的評價體系。要建立公正、公平、公開評審體系,制定科學的評價標準和嚴格的程式,還可依靠獨立的學術評價機構(如資訊研究機構)進行評價等,使評審“硬”起來。

    2.建立健全學術監督機制和相關法律法規。首先,要建立學術評價公示制、公開答辯制、匿名評審制、評審責任制和追究制等,建立評審專家庫和隨機遴選制。必要時還可利用網路技術吸收國外專家參與評審,使評審國際化。此外,要向國外先進經驗學習,完善相關法制法規,建立科學道德和科研真實性稽查機構,以教育為主,防患于未然,也接受舉報,進行必要的驗證和鑒別,查處違反科學道德的行為,該批評的批評,該警告的警告,該處罰的處罰,並與輿論聯手,對學術腐敗進行揭露和曝光。對違反法律法規者,要追究其法律責任。

    3.嚴懲學術腐敗。當前,打擊腐敗要出重拳、用重典,讓肇事者付出沉重代價,使其在學界無立足産之地,並追究相關人員及其領導的連帶責任,確立法治的威懾力量,使想搞學術腐敗者不敢輕舉妄動。再也不能讓王同億抄襲侵權沉寂穩匿四年之後再度欺詐得手的事件重演。

    4.加強科學道德建設,提高學界學術倫理觀念。要重建學術規範,重申科學倫理底線;要大力宣傳古今中外科學家的高尚品德和為科學真理而不惜犧牲的精神;要宣傳《中國科學院院士科學道德行為準則》;要在高校開設科學倫理課,科學倫理從學生抓起,使他們明白遵守科學道德比掌握科學知識更重要;要組織力量開展科學倫理道德的研究,指導科學倫理道德建設持續深入地發展。

    5.充分發揮學術機構在科學道德建設、學風建設和學術監督中的作用。各級學會要大力倡導科學道德,要積極開展學術爭嗚、批評和對學術不正之風的批判,使學術敗腐者受到應有的譴責,讓學術腐敗為人們所不齒,學術敗腐者在業內無顏見人。

    中國網2002/3/10


格桑尼瑪委員:必須實施西藏天然林全境保護
格桑尼瑪委員:西藏天然草地保護勢在必行
單大德委員:發揮界別整體優勢 組織軍隊委員視察的幾點建議
程道喜委員:加大對商品糧基地的支援 確保國家糧食安全
錢乙余委員:入世後我國需要真正的民間性行業組織
徐文伯委員:我國應該重視網路遊戲産業的發展
徐文伯委員:抓好網路文明工程 促進網路文明建設
王曦委員:加強高等院校“擴招”後校外學生宿捨得管理
兩會專題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