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入世縱橫談:環保産業將擺脫“微利時代”

林旭

    苦於缺少先進技術和資金支援的中國環保業,近三十年間,特別是九十年代以來,一直處於高投入低産出的“微利時代”。

    入世對環保業無疑是利好消息,外商進入的間接作用就是增強“內商”的本領,迅速擺脫“微利”陰影。

    作為發展中國家,中國企業將充分分享發達國家在環保投資、技術轉讓、環保服務方面對發展中國家的承諾,中國環保業處在更有利的國際貿易環境,先進環保經營理念和經營方式將教會跚跚學步的中國環保業走得更穩。

    其實中國環保業一開始就確立了“引進,消化,吸收、普及”八字方針,成為對外開放面最大的行業之一。九十年代以來相繼有上百家世界著名企業進入中國環境産業市場和資本市場,在為中國帶來先進技術、産品和經驗的同時也獲取豐厚利潤。

    法國蘇伊士水務集團旗下的得利滿公司已在中國參與一百多個水處理項目建設;日本近十個公司參與日本政府對華綠色援助計劃工程項目。更多的海外公司則通過技術轉移在中國建立合資、獨資企業,用先進技術、雄厚的資本與低成本、熟悉市場規則的中國企業結合,形成包括環保産品生産、服務、開發、行銷、諮詢1管理、資源利用、生態保護、潔凈産品生産等跨行業.跨地區的新興産業。

    二000年中國環保相關産業一點四萬家,從業人員三百一十萬人。環保産業總産值近一千七百億元人民幣,環保服務業年營業收入一百零四億元,其中環保産品生産和三廢綜合利用産值之和佔環保産業總值百分之七十五。與發達國家相比,環境産業“蛋糕”還遠沒有做大,其潛在利潤空間遠沒有被發掘。有識之士呼籲中國應加快學習,否則巨大資金投入將付之東去。

    中國政府計劃投入環保和控制污染的資金達四千五百億元人民幣。這項龐大投入在未來五十年間至少可以形成四千億美元潛在市場。如何使巨大市場潛力變為現實使得環保業將目光投向入世後産業變化。

    中國環保産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韓偉表示,中國入世後,優先開放是環境服務業和開放環保投融資市場,中國將利用這個機會加快學習發達國家利用市場機制發展環境服務業的經驗,制訂吸引外資進入環保領域的相關政策,彌補中國環境治理投資不足的問題。

    其次,入世後面對各貿易國設置的“綠色壁壘”,中國出口企業將全面開展有關環境管理、生産、安全的認證工作。目前,中國的“綠色標誌”制度取得快速發展。中國已經按國際慣例建立了環境標誌和ISO14000環境管理認證制度,與國際相關的認證機構建立了互認關係。有八百三十六家企業獲得ISO14000認證。

    再次,入世後將加劇中國中小環保企業的競爭,預計會有百分之六十實力薄弱企業面臨轉産、被大企業吞併甚至倒閉。對一些效益差和方向不明確的環保企業將不予資金支援。同時在進一步加強對環保産業市場規範化建設的同時,中國國有商業銀行將加強對優秀的環保企業提供低息貸款,參與國際競爭。

    

    中國新聞網 2001年11月13日


世界森林面積減少嚴重
我國大力發展清潔燃料技術
名牌地板百分百綠色環保成主流
我國投入鉅資治理渤海
在德國尋找環保種子
台灣成立生技産業促進協會推動兩岸生物科技産業交流
關注城市生態
十大新産業前景廣闊待開發
國家環保總局:排污費要漲1到2倍
面對加入WTO 我國果蔬産業如何由大變強
調查報告顯示寬頻是個大産業
上海環保産業顯山露水 五年總産值將達到四百億元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0/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