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上海環保産業顯山露水 五年總産值將達到四百億元

    吃飯用可降解飯盒,踩LPG助動車上班,到生態公廁“方便”——本市環保産業的迅猛發展讓市民生活“綠”意盎然。最近市環保産業協會進行了一番盤點,到2000年末,本市環保産業企事業單位共有746家、從業人數8.9萬人,年産值103.9億元、年利潤11.3億元,與上一次1997年的單位總數325個、從業人數5.5萬、年産值24.2億元、年利潤2.1億元相比,各項指標均有大幅提高,已初顯“新興産業”發展苗頭。

    環保産業為何在短短幾年裏能顯山露水?

    投資拉動。市委、市政府堅持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同步的可持續發展戰略,“九五”期間本市環保投入年年大幅遞增,到2000年達到141.9億元。水、大氣、固體廢物、綠化和重點工業區5個方向的重點突破,造就了一批龍頭企業,本市已經形成了污水處理設施、煙氣除塵脫硫設備、機動車尾氣凈化設備和垃圾焚燒設備等四大環保強項産品,淩橋環保設備廠等進入了全國環保産業“百強企業”之列。

    政策驅動。政策的“松”或“緊”是環保産業的“晴雨錶”,近年來本市頒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規,密度之高前所未有。有關廢油脂、超標排污機動車、揚塵、危險廢物、泔腳、微生物菌劑等都已出臺相關法律法規,“緊箍咒”一套,帶動了隔油池、汽車尾氣凈化裝置、燃油機油添加劑、垃圾生化處理機等一系列産品的研發和生産。治理白色污染的“74號令”出臺以後,“治白”行業如遇春天,一下子涌現出十幾家致力於白色污染替代産品生産的企業。

    需求帶動。企業追求衝破綠色壁壘,市民追求更“綠”的生活,兩股動力推動本市環保産業不斷向前。“一控雙達標”已成過去式,不少企業深感入世以後,要突破綠色壁壘,必須由末端治理向源頭控制轉變,為拿到“綠色通行證”,企業興起ISO14000認證的熱潮,目前已涌現出10余家專門從事此項認證諮詢的服務機構;小康之餘,市民追求更綠的生活,生態服裝、綠色食品、綠色建材……“綠”潮涌動,本市目前已有30多個企業、60多個産品獲得了國家環保總局頒發的環境標誌産品認證。

    小康之餘,市民追求更綠的生活,生態服裝、綠色食品、綠色建材……“綠”潮涌動,本市目前已有30多個企業、60多個産品獲得了國家環保總局頒發的環境標誌産品認證。

    如今,人們對環保産業的理解已從保護自身免受污染侵害,到謀求人與自然的可持續發展,再生紙、再生塑膠、中水迴圈利用、廢電池、廢油脂回收等資源綜合利用企業從無到有,已成為本市環保産業的重要門類,它們已佔到環保産業年總産值的12.2%。

    按照本市産業規劃,到2005年,全市環保産業總産值將達到400億元,到2015年,將形成一個總産值達到1000億元的環保産業群。可以預見,隨著五個“三年行動計劃”的逐一實施,本市的環保産業前景會越來越好。

     解放日報2001年10月7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