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濟動態
財經資訊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地方通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面對加入WTO 我國果蔬産業如何由大變強

薛冬 王慶雲

    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20年,果蔬産業迅速發展。在我國種植業中,蔬菜、水果已成為繼糧食之後的第二和第三大産業。果蔬生産屬於勞動密集型産業,吸納勞動力多,生産成本低,是我國加入WTO之後少數具有競爭優勢的重要産業。據專家介紹,中國主要果蔬價格都低於國際市場價格,如蘋果低41%、鴨梨低79%、柑桔低47%,蔬菜價格約為國際市場的1/5-1/8,因此,入世後果蔬産業有著顯著的競爭優勢。

    面對入世良機,如何使我國由果蔬生産大國轉變為果蔬強國,中國工程院、福建省及廈門市等近日舉辦了規模宏大的國際果蔬産業博覽會及果蔬産業技術論壇。中國工程院院長宋健院士作大會主題演講,他和我國果蔬領域專家均認為,依靠科技進步,是壯大我國果蔬産業的必由之路。

    成就:我國果蔬産量雙雙躍居世界第一

    據宋健院士介紹,中國已成為世界水果(1993年)蔬菜(1997年)的第一生産大國。近10年來,中國果蔬種植面積和産量快速增長。到2000年,水果面積達867萬公頃,佔世界面積的18%;産量6237萬噸,佔世界産量的13%。蘋果和梨的産量連續8年居世界首位,柑桔産量位居世界第三(在巴西和美國之後),荔枝産量佔世界的70%。蔬菜面積達1467萬公頃,佔世界面積的35%,佔世界産量的66%,連續5年位居世界第一。我國蔬菜每人平均佔有量達253公斤(1998年數字,此後更高),遠遠高於世界各國。比世界每人平均佔有量第二位的義大利高110公斤,比美國則高140公斤。

    在不斷提高果蔬産品産量的情況下,品質和品種結構也在逐步優化。10多年來,中國蔬菜推廣了1100多個新品種,引進了一大批名特稀優品種,主要栽培品種實現了2-3次更新,良種覆蓋率達到80%以上。蘋果、梨、柑桔等大宗水果的品種改良加快,紅富士蘋果已佔蘋果總産量的一半,水晶梨已成為主栽品種,特早熟和早熟溫州蜜柑、臍橙、柚類等受市場歡迎的新品種大面積推廣,荔枝、龍眼、芒果等熱帶、亞熱帶水果種植面積和産量也在擴大。

    中國果蔬加工業也已初步形成了果蔬貯運保鮮綜合技術體系,果蔬綜合加工能力不斷提高,産品加工體系初具規模。

    差距:果蔬品質品質明顯低於國際水準

    宋健院士指出,中國果蔬産業雖取得巨大成就,但與一些發達國家相比,在諸多方面仍有相當差距。

    産品檔次低,加工品佔總産量的比重小且品質差,專用化、規格化、標準化生産剛剛起步。果蔬外觀形狀如大小、色澤、整齊度等以及內在品質如糖度、礦物質、維生素、風味物質等營養成分含量,與發達國家也有較大差距。水果的優質率僅佔1/3,50%的産品是大路貨,還有近15%不合格。不少品種不適合加工,出汁率低,品味不佳,總産量中僅有5%能參與國際競爭。

    我國水果以鮮食為主,加工量約為總産量的I0%,而發達國家為40%—70%;加工産值與采收自然産值相比僅為0.45:1,美國和日本分別為3.7:1和2.2:1。水果粗加工多,精加工少,初級産品多,高檔産品少;蔬菜也以鮮銷為主,加工量佔總産量不到5%,且速食及半成品品種較少。

    果蔬加工成套設備少,關鍵設備性能差、自動化程度低,高精度、快捷的檢驗設備缺乏。因儲運設備落後,每年有20%—30%以上的貯運損失。發達國家控制在5%左右。多數果蔬加工企業生産工藝缺乏規範和檢測標準,産品的技術指標多為人工控制,産品品質不穩定。果蔬加工企業規模和勞動生産率遠低於發達國家。現有飲料企業3100多家,總産量1000萬噸,年每人平均勞動生産率為500公斤,年産超過10萬噸的有19家,超過20萬噸的有6家,總産量還不如美國“兩樂”一個公司的産量。

    果蔬産業中品種改良、模式化栽培、病蟲害防治、産後加工等技術,都與國際先進水準有很大差距,特別是産後貯藏、保鮮、深加工等方面技術差距更大,成為制約中國果蔬産業快速發展的瓶頸。

    機遇:果蔬産業將走上科學化國際化道路

    宋健院士分析指出,我國近年非常重視果蔬等農産品加工業的科技含量,政府對農産品加工業的研究與開發給予了更多的投入,並首次將農産品加工列入國家科技攻關計劃。在未來的國家科技計劃中,農産品加工仍是政府支援的重點領域之一。隨著生物、資訊等技術廣泛應用於果蔬加工領域,將不斷提高加工水準,為果蔬産業的發展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

    宋健説,我國要緊緊依靠科技進步,採取多種途徑和措施,加速果蔬産業的發展,這也是落實科技興農方針的重要內容。宋健認為,中國加入WTO後,通過向發達國家學習和自身的艱苦努力,果蔬産業一定能夠形成規模化,走上科學化、規範化和國際化的道路。中國巨大的果蔬産銷市場一定會成為世界上最有魅力的地方。為了抓住入世後的機遇,他提出目前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準備。

    要加快果蔬新品種選育,調整品種結構。採取常規育種和生物工程育種緊密結合,儘快改變果蔬沒有加工專用品種的落後狀況,既重視鮮食品種的改良和發展,又重視加工專用品種的引進與推廣,開發和推廣無公害生産技術,保證鮮食和加工品種合理佈局的形成,是果蔬産業發展的主要方向。

    要培育果蔬加工龍頭企業,提高産業化經營水準。建立科工貿一體化的現代果蔬産業,創中國名牌果蔬産品。改變果蔬生産大國而貯藏、加工落後國的局面,逐步向加工強國邁進。

    要用先進設備和工藝武裝果蔬加工業。我們要發動國內的研究與開發力量,提高果蔬加工設備的機械化和自動化水準。按照國際品質標準和要求來規範果蔬加工産業,積極加入世貿體系。在“原料—加工—流通”各個環節中建立全程品質控制體系,用資訊、生物等高新技術改造提升果蔬加工業的工藝水準。這是推動中國果蔬産業紮實發展的基礎和手段。

    

     《光明日報》2001年10月22日

相關新聞

世貿談判存在五大分歧

入世後我國能否構築綠色壁壘

加入WTO對我國糧食生産的影響

第三屆果蔬加工技術與産業化國際研討會在煙臺舉行

中國對WTO做出了9項承諾

果蔬産業要正視差距迎接挑戰

面對WTO 中國的傳媒業準備好了嗎

入世之後 汽車業必須重打“遊擊戰”

入世將對中國産生哪些影響?

果蔬保鮮與加工 未來食品業的發展重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