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農村婦女進行職業培訓  

    日本《讀賣新聞》2002年7月3日文章:對農村婦女進行職業培訓(作者:佐伯聰士)

    在中國,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前往城市尋找工作的農民絡繹不絕。去年年底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帶來的衝擊更是加快了農村剩餘勞動力的流動。北京市郊外成立的一所學校,向農民傳授家庭保姆的基本技術、在城市生活的竅門,向世人展現了脫貧的道路。

    今年春天在北京市郊外的通州區開設的“富平職業技術訓練學校”,是由一直支援農民脫貧的經濟學家茅于軾和亞洲開發銀行中國事務所首席經濟師湯敏投資經營的實驗學校。校長索桂芝呼籲,“勞動力不向城市轉移、農村人口不減少,中國就不可能走向富裕。但是,農民必須學會在城市生活的技能。”

    為期1個月、每天9小時的集中學習中,學員們在佈置成現代公寓的教室裏學習家庭保姆所必需的烹飪、洗衣服、開空調、照顧孩子、護理等技能。有時還練習上超市買菜、過紅綠燈,掌握城市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竅門。

    目前在該校接受教育的第3期學員共23人,都是來自山西、山東、遼寧、河北等全國各地貧困農村的女性,年齡層次也很多樣,從16歲的少女到下崗的45歲的中年人都有。一位來自山西太原南部農村的女性説,“我對學校的生活感到很滿意,因為我們能夠不斷地鍛鍊自己。”

    學費是480元,按規定用工作後的薪水償還。

    富平學校打算今後不僅培訓家庭保姆,還將進行幼兒園保育員和家庭護理等技能的培訓。

    中國大城市裏有為國有企業下崗職工設立的培訓場所“再就業中心”,卻沒有以進入城市的農民為對象的培訓場所。

    在中國,農民離開農村大批涌進城市尋找工作這種現象被叫做“民工潮”,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發展而迅速擴大。從事建築工程等工作的廉價勞動力在支援經濟發展的同時,也提高了農民的收入,因而深受好評。

    這些流動人口現在已經達到1億多人。不過,由於今後大量進入城市的農民沒有接受過技能培訓,人們越來越擔心“城市裏充斥著找不到穩定職業的人,社會最底層人數增加,很容易招致治安惡化”。更有甚者,城市的國有企業下崗職工使得這一趨勢顯得更為嚴重。

    入世後進口農産品的增加不可避免地促使農民進一步遠離農業。湯敏分析説,“今後10年內流動人口肯定將再增加1億人。” 富平學校的試驗能否成為農民脫貧的第一步?人們對它的期望正越來越高。

    中國網2002/7/9


BBC:中國農村的稅務改革
外刊稱入世或能解決三農問題
被縛于土地的中國農民
中國的赤腳律師1:解題、緣起及其他
中國的赤腳律師2:新逼上梁山記
中國的赤腳律師3:歷史不會重復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