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鳴]中國的繁榮是假像?-學者談2  

    中國的GDP數據是真實的 ■石良平

    去年以來,由美國匹茲堡大學經濟學教授托馬斯羅斯基發表的二篇有關質詢中國GDP數據真實性的文章所引發的對中國統計數據真實性的討論至今仍在進行,並且引起了國內外眾多專家學者及經濟界人士的關注。由於我曾在統計部門長期從事GDP的統計工作,並且在80年代初作為中國GDP核算試點小組成員協助國家統計局專家參與了中國GDP核算及調查方案的制定工作,親眼目睹和經歷了中國GDP核算的建立與完善的全過程,因此,本文擬對羅斯基的觀點進行一點評論。

    一、核算方法不同導致數據不一

    羅斯基認為中國GDP數據被高估的基本理由有四:一是能源消耗的增長率與GDP的增長率有較大差異;二是航空客運收入的增長率與GDP增長率不一致;三是工業中各産業的增長率與工業總量的增長率不一致;四是全國商品零售額的增長與消費者每人平均支出水準不一致。據此得出結論,中國的GDP數據缺乏真實性。

    關於羅斯基對中國統計數據真實性評價的方法過於簡單與草率的問題,北京航空航太大學管理學院的任若恩教授已有過精彩的分析與評論,這裡不再贅述。但羅斯基的分析方法使我想起了80年代我們曾利用能源消耗數據對因“文化大革命”而中斷的殘缺統計數據進行估算的情況。我一進統計局,就從事國民收入的核算工作。當時面臨的問題是,由於“文化大革命”,有十餘年的統計數據幾乎是空白,從而造成統計數據在時間序列上的斷層。當時交給我的任務就是對這些空白或殘缺的數據進行修補。在工作中,除了尋找歷史的原始數據外,我們發現能源消耗與國民收入額的相關性極高,於是利用能源數據對國民收入指標進行了估算。但以後我們再用這種方法對80年代後期至90年代的數據進行驗證時,發現其相關性明顯減弱,有不少年份甚至不相關。究其原因,是因為我國的國民經濟核算制度發生了重大變化。80年代,我國的統計核算實行的是物質平衡表體系(MPS),這是一個以有形産業(主要是農業、工業、建築業、運輸業、商業五大部門)為對象的核算體系,將服務業排斥在核算範圍之外。而GDP是國民賬戶體系(SNA)中的核心指標,它的核算範圍除有形産業外,還包括所有法律許可經營的服務業。能源消耗與有形産業的相關性及與服務産業的非相關性是不言而喻的。這一點,對於研究經濟學的專家來説是不會誤解的。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服務業在GDP中的比重不斷上升,已從80年代初的20%左右上升到2000年的33%,從而導致GDP的增長率與能源消耗增長率的不一致也是一個必然的趨勢。任若恩教授查閱了日本、南韓、德國、英國和美國的統計數據,也得出了能源消耗增長率與GDP增長非相關的結論。這一點對於西方學者來説應該是不會誤解的。

    我們知道,按聯合國統計標準,GDP的統計方法有生産法(或稱增加值法),收入法(或稱分配法)與支出法三種,在三種方法統計的結果有誤差時,以支出法為準,這是因為生産法與收入法的數據來源比較複雜,統計誤差較大。由於羅斯基一直是用收入法對中國的GDP進行估算,認為1998-2000年每年的GDP數據小于中國官方公佈的數據。如果我們不考慮作者數據估算的出發點,僅以兩種核算方法來看,羅斯基估算的數據與中國官方的數據不一致也屬正常。為使人們了解統計方法上的差異,觀察中國統計數據來源的可靠性,下面我們就按支出法統計的GDP統計作一結構剖析。

    二、支出法核算出的GDP數據更為可靠

    支出法核算GDP的基本準則是對國內最終消費,國內資本形成,貨物和服務凈出口(出口減進口)三項數據進行分別統計後相加而成。從2000年的數據看,這三項佔GDP的比重分別為61.3%、36.2%、2.5%。從統計的渠道看,進出口的數據主要由海關提供,儘管在進出口統計的口徑方面還存在著一些認識上的偏差,但中國的國際收支平衡表還是被世界各國及國際機構認為是真實的。由於佔GDP的比重較小,因此這方面的誤差也可以忽略不計。國內資本形成可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固定資産投資,另一部分是商品存貨的變動。在中國,固定資産投資的很大一部分是政府的投資,這部分投資的統計數據最為規範。另一部分是企業投資。在企業投資中,國有企業的投資有兩個渠道可以監控,通過銀行貸款的投資可以通過銀行系統加以監控,自有資金的投資部分則由國有資産管理部門加以監控,因此這部分投資的統計也比較規範。目前統計難度較大的是民間自有資金的投資,從某種意義上説,這部分投資的遺漏部分比虛報部分多,但由於對重大投資項目實施申報與審批制度,因此民間重大項目的投資也是有賬可查的,誤差不會太大。在資本形成中,存貨的變動比較頻繁,對GDP的增長率影響較大。為防止GDP因存貨變動而出現大幅度波動,西方國家的官方統計在GDP統計過程中還列出最終銷售(finalsales)指標,這一指標是GDP減去存貨變動後的餘額,這一方法可供我們借鑒。第三是國內消費支出的統計。儘管居民的消費支出品種繁多,但就全國來説,可以從三個渠道對統計數據的準確性加以核實。一是商業系統的社會商品零售總額的統計,二是城鄉居民的家計調查統計,三是銀行的消費品與勞務銷售的現金回籠。從統計實踐看,這種通過幾方面資料進行驗證核實的資料,其數據的誤差是不大的。從上述按支出法計算的GDP統計渠道與方法上看,中國GDP數據的真實性是顯而易見的。從某種意義上説,這一數據甚至比羅斯基用於驗證中國GDP的能源消耗數量,各産業部門的增長率,以及居民的每人平均收入支出水準來得更為可靠。

    不可否認,國外學者甚至國人懷疑中國統計數據真實性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常常見諸於媒體的關於地方官員虛報統計數據的報道。受長期計劃經濟的影響,到目前為止,確實還存在著“官員出數據,數據出官員”的情況。儘管這種情況正在逐步好轉,但在某些地區這一問題還是存在的,甚至比較嚴重。為此,國家統計局每年花費大量的成本與時間進行統計執法大檢查。但有趣的是,部分地方官員的這種虛報統計數據的情況卻絲毫不影響中國GDP數據的真實性。因為全國GDP總量並不是從各地統計數據匯總而成,而是國家統計局從上述渠道自行統計與檢驗的結果。這也是全國各省市統計的GDP總和往往會大於全國GDP總量的原因。

    在討論統計數據虛報的同時,我們也不得不正視統計的遺漏問題。統計遺漏的最大部分是個體經營及小企業的經營數據。我在統計局工作的時候,曾與眾多國外政府統計官員共同探討過這一問題,可見這一問題是令各國統計機構頭痛的事。小企業與個體經營者數量多,經營分散,經營業務轉換快,特別是出於稅收方面的原因,漏報甚至不報的現象十分普遍。我國正處在體制轉型期,這類民間小企業不斷增長,漏報與不報的數量也在增長。儘管已用許多方法對這些數據進行估算,但遺漏的現象仍不可忽視。當然,統計不是會計,統計的基本原則是遵循大數法則。統計學告訴我們,當統計樣本量達到一定大時,大數法則會使統計的重復部分與遺漏部分相互抵消,只要統計誤差不存在序列相關。就這點而言,儘管中國的統計數據存在著重復和遺漏的問題(實際上各國統計都存在這些問題),但從整體上看,數據基本上是真實可靠的。

    三、經濟結構更能反映經濟增長的品質

    對中國統計數據的質疑由來已久,但質疑的目的卻不相同。早在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以及中國恢複國際各經濟機構的合法地位時,中國的統計數據就受到各國際機構的嚴格審查。多少年來,不少國際機構派專家來華對統計人員進行培訓,並且幫助中國建立符合國際規範的統計制度。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中國統計數據的品質顯著提高,受到國際機構專家的一致認可,認為中國統計數據對分析中國經濟的發展趨勢是真實而可靠的。然而,也有不少人對中國統計數據的評價是為自己已定的目標服務的。記得在討論是否讓中國進入WTO時,國際上就有一種認為中國統計數據被低估的輿論,認為如果按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經濟的實際水準已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水準,應按發達國家的要求來約束中國的經濟行為。所謂購買力平價方法,是指在對兩國經濟進行比較時,不按各自貨幣的匯率進行換算,而選擇所有商品與勞務,按當地的貨幣購買力進行折價計算的一種比較方法。有國外學者估算,按他們計算出的購買力平價進行比較,美國與中國購買力的實際比價是1:2.2-2.8,而不是目前實際匯率的1:8.27。按他們的這種演算法,按美元計算的中國經濟實力憑空增長了3-4倍。然而,就在中國進入WTO後不久,又有人認為中國經濟的實際水準被高估了。這種截然相反的觀點出現在相差時間不長的兩個不同時期,可以使人從中悟出某種道理來。

    實際上,從事經濟分析的人士都明白,一個統計數據是不可能概括一切的。就GDP這一數據來説,對它的抨擊由來已久。這一數據基本不反映經濟增長的品質,不反映經濟增長對環境造成的污染,不反映非市場性經濟活動的價值,不反映地下經濟活動,不反映人們社會福利的增長等。因此國際上對這一指標進行修正的研究一直沒有停止過。人們也很明白,對一國經濟實際狀況的考察,應更多地考察其經濟結構的變化,如産業結構、城鄉結構、出口商品結構、地區結構、人們的收入結構的變化等。如果以科學態度從事研究的話,完全可以從對中國經濟結構的分析中得出中國GDP數據是否可靠的結論。(作者為華東理工大學工商經濟研究所所長、教授)

    背景資料

    中國的崛起在西方社會所引發的“中國威脅論”尚未塵埃落定,近兩年,面對中國的高速發展,西方社會又興起了“中國崩潰論”的論調。

    2000年,美國匹茲堡大學教授羅斯基(Thomas G.Rawski)先後發表了兩篇文章《中國的GDP統計出了什麼問題》以及《中國的GDP統計:該被警告?》,從經濟增長和能源消耗的萎縮,從物流的下降和主要工業産品的緩慢增長,從服裝等的消耗到農業的遲滯等等因素,質疑1997年至2000年中國GDP增長數字的真實性。羅斯基的文章發表後,旋即被到處引用和轉載,成為西方媒體的關注熱點。英國的《金融時報》、《經濟學家》,美國的《新聞週刊》、《商業週刊》、《中國經濟評論》等紛紛炒作起羅斯基的文章。“中國崩潰論”成為一段時間以來西方社會“唱衰”中國的一種主論調。

    對此,中國政府官員和經濟學家紛紛予以反駁。中國國家統計局副局長邱曉華最近明確指出:“中國經濟一枝獨秀靠的是經濟發展的支撐,而不是虛假數字。”著名經濟學家、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吳敬璉最近在滬作題為《入世後的中國經濟》主題演講時也明確表示:海外對中國經濟增長的這些質疑並無太大根據;只要我們堅持和完善過去幾年行之有效的政策,中國經濟7%以上的增長是完全可能保持的,超過7%也是完全有可能的。此外,更多的機構和中外專家學者都普遍認為,中國經濟雖然存在一些問題,但確實成為世界經濟中的一大亮點,前景十分看好。

    文匯報2002/6/7


[爭鳴]中國的繁榮是假像?-學者談
[爭鳴]中國的繁榮是假像?(五續)
——以“東方主義”照射“西方主義”
[爭鳴]中國的繁榮是假像?(四續)
[爭鳴]中國的繁榮是假像?(三續)
[爭鳴]中國的繁榮是假像?(再續)
[爭鳴]中國的繁榮是假像?-人民時評
[爭鳴]中國的繁榮是假像?-中國之聲
[爭鳴]中國的繁榮是假像?(續)
[爭鳴]中國的繁榮是假像?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