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基因醫藥技術領域挑戰美國

    繼美國人發明轉基因技術並於80年代引發第一次基因藥物高潮之後,近年來解析人類基因組(人體鹼基測序)的巨大成果正在掀起第二次基因醫藥技術發展高潮。美國在這個領域進行著開創性的研究開發活動,日本則以強烈的競爭態勢向美國發起挑戰。

    基因醫藥技術包括DNA晶片、基因療法、針對每個人的不同體質使用最佳藥物及用藥量的個性化治療方法以及基因藥物。

    DNA晶片也叫基因晶片,這一技術最早是在美國發展起來的。它通過像積體電路製作過程中半導體光刻加工那樣的縮微技術,在玻璃等基板上製作出上萬種DNA(脫氧核糖核酸)樣品,然後通過對照的方法來識別被測定基因的性質與功能,以作為診斷疾病的一種手段。美國的DNA晶片技術在全世界處於壟斷地位,並已達到商業化水準。寶酒造公司等日本企業從美國引進這一技術,目前也在生産和銷售多種基因晶片。日立等8家企業實施聯合開發,預定在兩年後製造出産品來。

    基因療法是應用轉基因技術,把特定的基因或病毒植入病灶細胞內以治療疾病的方法,它也是由美國首創。在美國,自1990年國立衛生研究所進行首例基因治療以來,到目前已有4000人次接受了各種基因治療,不過大約90%都還處於臨床試驗階段。日本是從1995年由北海道大學實施國內首例基因治療的,目前主要由大學醫學院進行,治療對象涉及關節炎、肝硬化、心臟病、肺炎、前列腺炎、胰腺癌、血友病、肌肉發育代謝異常、食道癌、帕金森氏症、腦腫瘤、乳腺癌、腎細胞癌、閉塞性動脈硬化等多種疑難病病,但是它的關鍵技術,即把特定的基因和病毒植入患者細胞所必需的載體基本上是採用美國技術。面對著美國的幾乎無法逾越的技術障壁,日本決心發展國産技術,以擺脫美國技術對它的束縛。目前,日本已經開發成功了國産載體。

    在迄今人體鹼基測序和繪製基因組圖譜方面,日本落在美國後面。但是在解析基因和蛋白質結構與功能,開發個性化醫療及基因藥物等應用研究階段,日本自認為與美國處於同一條起跑線上,因而顯示了相當的決心與自信,並決心要做到後來居上。然而實際情況卻不容日本人樂觀。

    有資料説,以治療生活習慣病為主要目標,美國正在開發的生物藥品多達369種,而日本迄今僅僅開發出了3種。二者之間的差距可見一斑。

    在解析決定個人體持的SNPs(單核苷酸多態性鹼基)方面,美國塞萊拉公司宣稱它已解析了210萬個SNPs,而日本卻進展緩慢,日本政府計劃在今、明兩年內解析15萬個SNPs。1999年,以解析白種人的SNPs為目標,美歐國家10家制藥公司已結成了聯合研究組織。今年,日本43家制藥企業也實現大聯合,組成研究共同體,解析日本人的SNPs。日本還與新加坡和蒙古進行合作,解析亞洲人、黃色人種的基因,以確立它對有色人種基因醫療技術的壟斷地位。

    除了大企業,美國的風險企業,如生物基因、塞萊拉、因塞特等公司也在大舉進入日本。它們以設立日本法人、進行技術合作和參加資本等手段與日本企業進行合作,收集日本人的基因數據,其目的是要佔領日本這個世界第二大藥品市場。

    與此同時,武田藥品等日本的大制藥公司也採取同樣的手段,積極與美國的風險企業進行合作,在美國設立研究開發機構,企圖獲得美國的技術,同時擠進美國市場,佔據一席之地。

    在基因醫療技術領域,目前美日兩國是既聯合又競爭,既相互滲透利用又相互防範,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犬齒交錯形勢,不過從實力和業績看,美國遙遙領先,日本要趕上美國,仍需時日。(張可喜)

    

     人民網 2001年12月5日


借體檢“偷看”基因?生命科學挑戰倫理道德
控制視力的基因揭開面紗
我國研製出具國際領先水準的基因診斷試劑盒
一種變異血紅蛋白基因可抵抗瘧疾
全球變暖導致蚊子基因突變
調查顯示男性好鬥尚武與基因有關
科學家新發現:“不老丹”使老鼠壽命延長四倍
要不要打基因保衛戰?
第二例克隆牛有望明年誕生
日本實施“關於製作和使用人類胚胎幹細胞的方針”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0/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