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蘭婦女端起槍(圖文)

    


接受採訪的車臣女武裝人員。(圖片採自電視錄影)

    “很多女人突然從座位上站起來,有的衝上舞臺,有的把住出入口。她們脫掉大衣露出裏面的迷彩服,並揮舞著槍支高喊……”這是一名獲釋婦女的描述。

    莫斯科時間10月23日晚(北京時間10月24日淩晨),約有50名車臣武裝人員混進莫斯科一家文化宮,劫持了近千名人質。這件事震驚了整個世界,尤其讓人驚訝的是武裝分子中有很多女性成員。

    《古蘭經》禁止女性參加聖戰

    伊斯蘭教聖典《古蘭經》中的“黃牛章”第223節有這樣的記述,“女人屬於土地,無論怎樣,她們都必須守護自己的土地。”因此,全身心地照顧家庭,對政治等問題緘口不言一直被視為伊斯蘭社會婦女的楷模。關於女人能否參加聖戰,在《聖訓》中先知穆罕默德認為,女性沒有參加聖戰的權利,但作為例外,防衛性的聖戰可以吸收女人。當時有的女子錶示,只有男性信徒可以參加聖戰,女人不能參加是不公平的。對此,先知説:“女性照顧家庭就是聖戰。”這實際上就是説,在伊斯蘭教義中,女性參加戰鬥原則上是被禁止的。

    但在伊斯蘭教中並非找不到絲毫女人參戰的理由。因為在創教之初,家中男人被殺死的情況下,女人可以接過男人們的劍來保衛先知。所以,這次綁架行動開始後,武裝分子在聲明中一直強調參加綁架的女人是被俄軍殺死了丈夫的寡婦,而且在接受採訪時,有一名女武裝分子特意穿上了傳統的黑色長袍,面戴黑紗,由此可見,這些車臣人已意識到了她們的行為與教義有違。

    伊斯蘭婦女不再回避戰爭

    伊斯蘭社會的女戰士最早出現在50年代。從1954年開始,在阿爾及利亞獨立戰爭中佔主導地位的阿爾及利亞民族解放陣線就吸收了很多女性參加戰鬥。在60年代末的巴勒斯坦,一個叫萊拉哈裏多拉的女人為打擊以色列,多次劫持飛機,被當地人稱為“劫機女王”。但在萊拉所屬的巴勒斯坦人民解放陣線,當時還沒有第二個伊斯蘭婦女敢於拿起槍。

    真正引起世界關注的還是那些不斷造成以色列人傷亡的女“人體炸彈”。今年1月第一個女“人體炸彈”

    ———瓦法阿裏伊德里斯的爆炸事件震驚了全世界。事後,拉馬拉的數千名群眾為其送葬,阿拉伯各大媒體也紛紛把她稱為“民族英雄”。連哈馬斯精神領袖謝赫亞辛也表示,在男性志願者缺乏時,他將允許女性充當“人體炸彈”。據以色列情報部門稱,現在仍有不少女性爭相加入像阿克薩烈士旅這樣的組織,因為對她們來説,與其屈辱地生活,不如轟轟烈烈地去死;而對於激進的巴武裝派別來説,伊斯蘭女性往往被人們所忽略,也最容易達到突然襲擊的效果。現在,伊斯蘭婦女在人們心目中不再只是整天穿著長袍做家務了,因為在巴控區到處都能看到女“烈士”們的畫像,她們不僅參加了“聖戰”,而且與男人一樣得到了尊重。

    車臣女人拿起槍

    據一位經常去車臣採訪的俄羅斯記者布特列洛夫介紹,車臣基本上是一個要求“女人待在家裏”的傳統的伊斯蘭社會,當地人經常説:“如果發生戰爭,女人不許離開家。”有意思的是,從前蘇聯到現在的俄羅斯,中央政權做了一件同樣的事,那就是鼓勵車臣婦女走出家門,走向社會,去接受教育,有自己更加獨立的思想。也許正是因為這一點,很多婦女認為不應只顧家庭,還要“心繫民族”。

    由於車臣常年戰亂,所以俄軍對這裡格外“關照”,無論是城鎮還是村莊,男人們都會被反覆“考察”並予以監控,行動很不方便。時間一長,一些集會和抗議活動就由當地婦女來承擔了,在2000年甚至有一位家庭主婦帶著一台老式錄影機跑到戰爭前線進行拍攝,她的目的是“把真相傳遞給國際社會”。在“911”事件發生前,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社會普遍對俄發動第二次車臣戰爭進行譴責,認為俄軍的行動是對人權的嚴重踐踏。“911”後,為了自己的利益,美國不再對車臣問題“説三道四”,這在一定程度上使車臣人陷入了深深的孤立之中,在這種情況下,他們男女齊上陣,採取極端行動也就不足為奇了。(摘自10月25日日本《東京新聞》)

    《環球時報》 2002年10月31日


穆斯林富豪將修建西方世界最大伊斯蘭博物館
伊斯蘭國家女藝術家舉行畫展
漫步耶路撒冷“苦路”
美國為何招阿拉伯人恨
什麼是“聖戰”
伊斯蘭教徒信仰什麼?
伊斯蘭國家如何看待打擊恐怖主義
違反伊斯蘭教義裸浴 馬來西亞40男女被捕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