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聖戰”

    在阿拉伯語中,“伊斯蘭聖戰”是“吉哈德”,“聖戰者”是“穆加希德”。一般聖戰的概念是指為真主和伊斯蘭而戰,聖戰者是立志殉教和為聖戰獻身的人。“伊斯蘭聖戰”的口號並非始於近現代。隨著時代的變遷,在伊斯蘭教創建後的1300多年間,“伊斯蘭聖戰”的目標和內涵也發生了歷史性的演變。

    伊斯蘭教初創時期的西元570年—632年,阿拉伯半島正值原始社會解體時期。部落多如牛毛,眾多種族的居民各有尊崇和信奉。被信士們尊為“真主的使者”的先知穆罕默德提出一神論,即伊斯蘭教信仰的真主,將阿拉伯半島上的阿拉伯人集合在伊斯蘭的旗幟下。在統一阿拉伯半島的戰爭中,穆罕默德一手執劍,一手拿書(《古蘭經》),號召信奉伊斯蘭教的穆斯林向異教徒發動聖戰,並逐步統一了阿拉伯半島。

    如果説伊斯蘭教初創時期的聖戰是為了傳教的話,那麼在伊斯蘭開拓時期的聖戰就是為了擴大“阿拉伯帝國”的疆土。在穆罕默德逝世後的四大哈裏發時代(西元632年—661年),穆罕默德的後代們不斷攻城掠地,創造了伊斯蘭最輝煌的開拓時期。當時聖戰的目標是“和平與正義”,原則是“自衛、名譽、財産和傳教”。在伊斯蘭教初期和對外開拓時期,“聖戰”是穆斯林必盡的義務,為“聖戰”殉道無上光榮,來世必上天堂。

    近現代的伊斯蘭聖戰離不開伊斯蘭復興運動和崇尚聖戰的伊斯蘭原教旨主義浪潮。19世紀末葉,蘇丹等阿拉伯國家掀起反帝反殖的鬥爭也打著聖戰的旗號。及至20世紀五六十年代,伊斯蘭國家發動了新時期的“聖戰”,旨在根除外來統治和佔領,爭取國家的獨立和解放。

    二戰結束後至70年代,在以色列佔領巴勒斯坦,伊斯蘭聖城耶路撒冷落入“敵手”的背景下,伊斯蘭原教旨主義迅速蔓延,以拉登為首的伊斯蘭極端主義分子聲稱要對美國和以色列進行“聖戰”,恢復真主安拉對這個世界的統治。與此同時,伊朗、阿富汗、黎巴嫩、巴勒斯坦、車臣、伊拉克等地的“聖戰”之聲此起彼伏,打著獨立、自治、建國、反美等等各不相同的旗號。前兩年的美國駐外使館被炸事件和一個月前的“911”恐怖襲擊,就是這種“聖戰”的集中體現。

    值得注意的是,近現代的伊斯蘭聖戰已不僅限于國際領域,埃及和阿爾及利亞的一些激進伊斯蘭原教旨主義者在國家內部也發動聖戰,矛頭指向“屈從”西方意志的政府。他們以發動恐怖襲擊和顛覆活動的方式,主張在國家社會生活中恢復並恪守古蘭經和伊斯蘭法典。

     《環球時報》 (2001年11月02日第二版)

    

    


拉登再發聖戰信
五千巴基斯坦人開赴阿富汗支援“聖戰”
阿富汗伊斯蘭教長在講道時號召穆斯林進行聖戰(祥訊)
阿富汗教士宣佈對美國發動聖戰
塔利班呼籲聖戰 西方人在伊斯蘭國家相繼遭襲
塔利班呼籲穆斯林聖戰,西方人在伊斯蘭國家相繼遭襲
塔利班宣稱拉登可以自由發動“聖戰”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0/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