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系列(二一)《紐約時報》分析人大會議與兩岸關係  

    (原題:一個中國?還是兩個?小事情,大問題)

    在本週召開人大會議時,中國領導人對令人煩惱的台灣問題並不像以前那樣焦慮。

    在3月5日的會議開幕式上,朱鎔基總理表示願意恢復中國大陸與台灣的對話。相反,他並沒有提到武力征服台灣的可能性。

    這是中國官員第二次在重要講話中沒有按慣例提出動用武力警告。對能從北京的每句話中分析出更深意思的台灣人來説,這似乎説明中國不再像以前那樣擔心台灣宣佈獨立。

    問題是台灣人這種安全感是否有根據。

    在中國剛剛有些態度緩和的時候,台灣領導人卻蠢蠢欲動。從最近台灣政策的變化——雖然是漸進的,但聯繫起來顯得非常重要——可以看出,台灣正在強調它獨立的個性。

    台灣的批評家們説,台灣總統陣水扁正一步步走向獨立,雖然沒有發表獨立聲明,但他是在從細微處著手擴大台灣2300萬人民與大陸的差距。

    前國民黨政府外交部長章孝嚴説:"顯然我們正步步遠離'一個中國'的概念。我們正玩可笑的文字遊戲。"

    這種變化是從今年1月開始的,台灣政府當時表示要在台灣人的護照上加蓋"台灣"字樣。他們現在所説的中華民國是自蔣介石部隊逃到台灣後一直採用的名字。

    台灣還考慮在其海外聯絡處的名稱前加注"台灣"兩字。台灣聯絡處現在的名稱是台北經濟和文化聯絡處--這個較長的名字是為了躲開北京的敏感字眼。

    今年1月,台灣修改了它的移民政策,把蒙古排除在中國大陸控制的領土範圍之外。它允許蒙古人作為外籍人士申請赴臺,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必須以中國公民的身份提出申請。這是對事實的一種遲到的承認:北就已經承認蒙古幾十年了。但是分析家説,這個變化對台灣同中國大陸的關係有重要影響。

    通過承認目前的國界,台灣放棄了由國民黨統治的一個中國的概念。簡而言之,這樣做也否認了中國共産黨統治的一個中國的概念。

    台灣國立大學政治學教授楚雲漢(音)説:"支援台獨的人總是想放棄關於領土的要求,因為這樣就相當於宣佈獨立。"

    儘管民進黨有主張台獨的傾向,但陳水扁並沒有宣佈台灣是一個獨立的國家。這種台獨的傾向不會得到台灣公眾的支援,而且也會遭到美國的強烈反對。

    台灣政府即使採取一些微小的舉動也可能觸動華盛頓和其他國家政府的神經,因為它們都不希望因此惹惱北京政府。

    台灣國民黨的一位議員説:"一年來,機遇之窗終於第一次打開了,如果我們不抓住機會,風向就會轉過來針對我們。"

    美國《紐約時報》2002年3月7日


“兩會”系列(二十)[WTO元年]的中國人代會
“兩會”系列(十九)中國百姓通過行動電話行使民主權利
“兩會”系列(十八):中國為促進經濟發展激增預算
“兩會”系列(十七):中國再次增加防務預算
“兩會”系列(十六):法新社評論2002年中國經濟7%增長目標
兩會專題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