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做好“大科技”——訪西安市科技局局長  

    如何變科技資源優勢為産業競爭優勢?如何優化西安科技資源配置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帶著問題,9月初記者走訪了西安交大博士生導師、西安市科技局新任局長徐可為。

    面對記者,徐可為教授直抒胸臆。“就西安市目前的科技環境,還存在‘封閉發達的條塊體系,小富即安的風險意識,差強人意的投資環境’等問題。長期以來,西安的高校、院所、企業(特別是軍工企業),各自在相對封閉的圈子裏發展,由於有各自的資金和政策渠道,自我發展的現狀和前景都不錯,但對地方經濟的發展卻少有貢獻。西安市的科技優勢終未形成‘群體影響’和‘轟動效應’”。

    針對這些情況,徐可為説西安市近年來加大了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科研經費的投入。他認為,要特別注重用“項目杠桿”將那些只滿足於或困于深宅大院“做學問”的科技人員請出來,讓他們一起“做市場、做産品”。

    談到西安市今後科技工作的整體思路,徐可為説,從現在起必須用“1+2+3”的模式統領西安市的科技工作,必須“跳出科技做科技”,要著眼地方做好“大科技”。

    “1+2+3”模式就是圍繞“促進西安經濟社會發展”這一中心任務開展工作,爭取省部的科技支援,並加強市級各部門的聯動;圍繞“環境建設和能力建設”,營造科技産業化環境,強化科技調控能力,一方面加速推進生産力促進中心、技術産權交易中心等專業孵化器和成果轉化基地建設,一方面積極制定科技發展戰略規劃、重大項目招標計劃、智慧財産權保護和技術標準條例等;圍繞“創新、創業、産業化”三個層次,構築重大計劃和集團項目,重點實施“青年科技人才創業計劃”、“科技成果轉化工程”計劃、“科技産業快速響應計劃”,集中力量辦大事。

    徐可為説,當前我們必須從“選育重大項目、培育龍頭企業、建設孵化基地、完善服務體系”四個方面做好文章。在科技規劃上必須做到“四個結合”,即技術創新與制度創新相結合,技術轉移與平臺建設相結合,發展高新科技與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産業相結合,成果轉化與平臺建設相結合。在計劃項目上必須實現“四個轉變”,即從制定計劃轉變到制定計劃和科技規劃並重,從注重項目轉變到注重項目與注重人才並重,從單一技術轉變到單一技術與技術整合並重。

    當談到西安市提出“建設西部經濟強市,實現中國西安•西部最佳”的奮鬥目標,科技局將如何有所作為時,徐可為説,科技局已制定了八項措施,主要是“以體制創新推動技術創新,運用市場力量整合科技資源;以構建創新孵化體系為手段,培育科技創新源頭;以調整結構為突破口,推動科技服務體系建設;實施人才、專利、標準化戰略,提升核心競爭力;政府引導和市場推動相結合,建設多元化的科技投融資體系;調整農業産業結構,增強農業國際競爭力;激活軍工潛能,提升傳統産業;以重大項目為核心,大力發展新興科技産業”等。通過這一系列措施,為西安社會經濟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科技日報 2002年9月13日


為科技創新鋪路搭橋
科技部解釋“十五”《可持續發展科技綱要》 
必須要有學術自由氛圍——清華大學校長王大中談科技創新
科技改變我們的生活 重大科技專項離我們有多遠?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