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我國小作家為何多於小科學家

    作家出版社送來一本該社出版的“20世紀最後一本書”——《全國重點院校免試入學新生作文選》,希望我寫點什麼。自1999年發表《張天天現象——當代教育觀念面臨挑戰》一文後,筆者就一直對一批少年作家的作品及由此引出的社會反響十分關注。

    《全國重點院校免試入學新生作文選》的小主編祁又一同學的確做了件好事,繼近幾年多位少年作家出版他們自己的著作之後,祁又一將近20位曾獲上海萌芽雜誌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且被國內9所著名高等學府免考錄取的大學新生的作文結集出版了。這本作文選以更多的小作者數量向人們證明,中國青少年作家的確不在少數。

    小作家的破土出世再一次提醒人們,我國中小學生不乏文學創作的天賦和才能,而且“就像誰也壓不住春苗出土一樣,他們還是齊搭夥地冒了出來”(莫言的話)。今年初,楊振寧先生在談到中國本土産生諾貝爾科學獎獲得者可能性的問題時,説“中國有數不清的可造人才”。可為什麼半個多世紀來,社會一直沒有發現他們的存在?是我們社會中沒有這樣的人才,還是有這樣的人才而長不出來?是學校教育的缺陷,還是圖書出版的問題?由文學創作,我想到科學技術的創造和發明。

    李政道先生曾説,科學和藝術是一塊硬幣的兩面,既然中國青少年中有眾多的文學創作天才,我們就有充足的理由相信,他們中間也一定會有眾多的在科學技術方面有天賦的小科學家和小工程師。但現實情況是,我國青少年的科學技術發現、發明與創造的水準,比起文學創作來要差得很遠。

    祁又一同學的工作給我們一個啟示:中國不僅需要思想解放的呼喊者,而且更需要思想解放的實踐者。科技界無疑應當向文學界學習,為中國青少年科技天才的涌現與成長鋪墊沃土;教育界更要向文學界學習——近幾年出現的文學小天才,雖説無一不是在校的中小學生,但研究表明,他們中的大多數均聲稱有過與傳統學校教育抗爭的經歷。

    文學小天才的成長過程雖然曲折,但畢竟還是稀疏地涌出了一小批,我國教育界難道不應當反躬自問,在兩億名在校中小學生中,到底出了多少個堪稱科技天才的“同學少年”?面前的這本新生作文選還向人們證明,我國廣大的中小學生中,的確蘊藏著巨大的創新人力資源,創新不僅可以而且應該“從娃娃做起”。可多少年來,我國教育界始終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瀰漫著一種空頭教育改革論或空頭創新教育論的空氣。他們對孩子們身上本來就具有的這筆創新資源熟視無睹,或許他們太習慣於“過去那種傳統的、平均主義的思考方式”了,其結果是眾所週知的——無論是縱觀還是橫觀我國現代教育,時至今日卻依然是模式化的剛性有餘、多樣化的柔性不足;強調書本知識的積累有餘,面向生活實際的探索不足;維護老師傳授知識方式的權威有餘,尊重學生自主學習的個性不足……總之,“誇多識”有餘,而“尊新知”不足。

    面前的這本新生作文選帶給人們最重要的資訊是,中國的孩子們中間,的的確確有成千上萬的可造人才,這是對楊振寧的話的一個證明。

    

    《青年參考》 2001年5月31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