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影:在全球化市場中求發展
——來自“金雞”“百花”電影論壇的聲音

李春利

    中國即將加入WTO,這讓作為藝術産品的中國電影面臨著從未有過的嚴峻挑戰。然而,挑戰和機遇並存,如何在外國大片涌入的時候,堅守本土電影的陣地,如何讓傳統的中國文化插上電影的翅膀與世界對話,如何在高科技的電腦時代保存國産電影的實力和特色……這一切引來了中國電影人深刻的思索。在最近結束的第10屆金雞百花電影節的電影論壇上,來自各地的專家各抒己見。

    民族文化中有取之不竭的電影資源

    中國電影即將進入更為激烈的競爭市場。不在一個重量級的國産電影和發達國家製作的電影一起在市場上進行比拼,著實讓國內電影人擔憂。然而,在擔憂之後,電影界有識之士也認為:只要中國電影繼續高揚民族文化的大旗,就會在市場上始終佔有一席之地。

    電影評論家陳玉通認為:中國有深厚的歷史人文資源,有56個民族在五千年漫長歷史中創造的華夏文明,有朝代更換中的榮辱興衰歷程,有無數歷史人物傳奇以及當代改革新時期各個領域的巨變,這一切都為中國電影製作提供了取之不盡的資源。而好萊塢電影雖然有著強大的電影工業生産能力,但是200年的開國史不敷開掘,於是向其他民族尋找資源,於是沒完沒了地搞續集、搞重拍,這説明中國電影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如何將民族文化與電影産業很好地結合?北京電影學院教授楊恩璞有自己獨到的視角:“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是出發點非常好的口號,然而,對於電影人來説,民族文化遺産也應該分出精華與糟粕,比如愛國反帝和盲目愚忠不是一回事,女人忠於愛情和守活寡不是一回事,纏小腳是中國獨有,但它絕對不是我們民族文化的精華。作為電影人,不能急功近利,用西方獵奇的眼光來表現所謂的“中國特色”,讚美陋習舊俗,甚至在影片裏偽造原始性的民族風情,這種做法只能取得一時的效應,從長遠看是飲鴆止渴,只能敗壞中國人的形象。有良知的電影人應該弘揚優秀的民族文化,讓推動歷史進程的人和事成為國産電影讚美的主題。對此電影導演翟俊傑也道出了心聲,他説,把弘揚本民族文化作為使命,實際上這樣的主題在美國電影中尤其突出,我們的藝術家要努力尋求的是如何把一些深刻的主題思想寄託在大眾接受的載體上,很好地解決寓教于樂的問題。

    技術在電影中的作用不容忽視

    到了20世紀90年代,由於電腦使用大為普及以及軟體成本的降低,高科技在電影中的應用也與日俱增。美國已經出現了電腦模擬真人電影,以假亂真,一大批以網路為故事載體的電影也一度把人們的視線攪得眼花繚亂。中國電影在90年代末也嘗試了高科技的應用。但電影評論家邵牧君認為,高科技不能拯救電影,他説,美國的不少高科技影片最後還是受到了觀眾的冷落,為什麼?因為電影最終應該傳達的是人文關懷,張揚人性美,再玄乎的科技手段也只是一時的感官刺激,不能長久地吸引觀眾。評論家彭加瑾認為,國産電影的未來發展方向應該是技術和藝術的結合,不能為技術而技術,每一次科技在電影中的實踐都應該是為影片內容服務的。中國藝術研究院副研究員谷時雨分析説,在國外,製片商們已經開發接近真人水準的電腦電影,有一家公司甚至用電腦讓夢露重新復活,主演新的電影。在國內,網上虛擬主持人也已經出現,這標誌著電影的科技化速度將會很快。中國電影不能對這一切熟視無睹,但是在演藝人才濟濟的中國,虛擬演員好像還不會太有市場。

    對於高科技和中國傳統電影如何結合的問題,清華同方的工程師陸達解釋説,這歸根到底還是人的問題。在21世紀裏,藝術家應該是複合型人才,要懂藝術,也要懂技術。他舉例説,在某一部戰爭片的拍攝過程中,需要有一場炸毀老郵局的戲,導演為了把一條起初真實的商業街全部改換門面,停業三天,經濟損失巨大,作出的效果也不理想,後來,高科技手段介入進來,一張老照片就還原了歷史的真實。所以,技術在電影中的作用不容忽視。

    多元化的國際市場不能沒有“中國製造”

    高科技永遠不會淘汰手工藝品,成龍的真功夫一直在創造著電影票房的神話,由中國人製作的、説中國話的《臥虎藏龍》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上一路風光。不久前,一部由青年導演霍建起拍攝的低成本電影《那山那人那狗》又以質樸的親情和美麗的大自然風光讓日本片商心動,以8萬美元賣給日本片商後在日本賣出了2億日元的票房,讓許多電影人為之震驚。近日,中國電影集團公司的“北京放映”活動中,青年導演浩然的《明亮的心》又被美國華納公司買下版權,很快將進入美國的電影市場。在金雞百花電影節的新片影展中,《芬芳誓言》、《歡樂公主》、《一曲柔情》等風格樣式新穎的影片不但贏得了國內觀眾的好評,也讓前來參加活動的外國電影人讚嘆。中國電影人完全有理由相信,中國電影一定會走出困境、走出國門,與世界對話的。

    浙江大學教授王文賓分析説,中國的電影觀眾、電影評論家應該對自己的本土電影有一種寬容的心態,不要盲目崇拜好萊塢製造的電影神話。喜歡《角鬥士》的不妨也看看我們自己拍攝的《刺秦》,看看老凱撒的死有沒有呂不韋的死精緻。北京大學教授曹文軒認為,中國電影的出路不是放棄自己也不是恪守自己,而應該努力把自己納入世界文化的範疇,以平常的心態對待國産電影。電影編劇賀子壯認為,中國電影最終能夠走向世界,要依靠年輕一代的電影人,他們學貫中西,視野開闊,新人新作會給中國電影注入新的活力。

    

    《光明日報》 2001年10月31日


戰爭巨片重出爐:迎合美國人 害了好萊塢
國家版權局:查繳盜版美國電影DVD
臺電影金馬獎提名揭曉
外國名導紛搶中國故事
30部經典影片獻給香港觀眾
張揚 昨天我們很瘋狂
孟京輝新作在“理想主義”中結尾
金鷹“十佳”折桂原因首度曝光
《那山那人那狗》讓所有男人落淚
金鷹節“四大期待”
《古墓麗影》千萬別説她俗
“金雞百花”:雅俗何時能共賞
第21屆金雞獎揭曉
各導演為國産影片“把脈”
金雞叫百花開 第十屆金雞百花電影節開幕盛況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0/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