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一個崛起的貿易大國

導言

中國正在崛起成為一個世界貿易大國。2003年,在全球貿易仍處低迷的形勢下,中國的進出口貿易增長取得了自1980年以來最高的發展速度,全年外貿進出口總值高達8512.1億美元,比上年同比增長37.1%。中國出口4383.7億美元,同比增長34.6%,居世界第三位;進口4128.4億美元,同比增長39.9%,中國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三大進口市場。

在過去的25年中,中國從世界第32位的貿易國家迅速崛起為第三位的貿易大國,這是全球化進程中最引人注目的現象之一。中國充分抓住全球化帶來的發展機遇,促進了國內經濟的快速發展。同時,中國進口貿易的高速增長,也使之正在成為全球經濟新的發動機,讓更多的國家分享中國經濟成長的機會。

隨著中國在國際貿易體系中地位的改變,中國所面臨的內部與外部經濟環境均在發生深刻的變化。從內部而言,中國政府提出到本世紀中葉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準的目標,並制定了“分三步走”的發展戰略,經濟發展對環境、資源均形成新的壓力,在全球範圍內解決中國經濟增長的瓶頸變得日益重要;産業結構不斷升級,進入了重化工業化的新階段;城市化水準持續提高,協調城鄉發展、區域發展成為日益重要的任務;經濟高速成長帶來社會結構迅速變遷,社會發展與經濟發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在外部環境方面,多邊談判進程緩慢,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區域經濟一體化不斷推進。在此形勢下,一方面,中國市場的魅力不斷突顯,在吸引外國投資與加強與其他國家的經濟合作方面,中國的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加強;另一方面,中國出口的環境日益嚴峻,貿易磨擦不斷增加,中國與一些重要貿易夥伴貿易不平衡的問題日益突出。在此背景下,中國政府首次明確提出了“五個統籌”為核心的新發展觀,其中“統籌國內發展與對外開放”對中國的對外經濟戰略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在這種新的形勢下,中國如何調整其他對外開放戰略?中國的崛起將對國際社會産生什麼樣的影響?這些問題都是人們關心的戰略問題。本文將分四個部分對這些問題進行探討。第一部分將提出中國對外開放戰略的分析框架,並簡要回顧中國對外經濟戰略的演變歷程;第二部分運用第一部分提出的分析框架,分析目前及今後一段時期決定中國對外開放戰略的主要影響因素;第三部分將對中國對外開放前景進行展望。第四部分將簡要分析對世界的影響。

一、中國對外經濟戰略的回顧

從上世紀中葉開始,中國經濟體制經歷了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變,經濟發展戰略也經歷了從封閉到開放的轉變。從1949年新中國建立到1979年開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的三十年間,中國經濟發展實際上實行的是進口替代的戰略。從70年代末到2001年中國加入WTO,中國實行了進口替代與出口導向相結合的戰略。本節將按照作者提出的分析框架,通過簡要回顧中國對外經濟發展戰略的形成,來證實這一分析框架的有效性。

(一)中國對外經濟戰略的分析框架

一個國家的對外經濟戰略,一般而言可以分為封閉型、進口替代型、出口導向型和開放型四種。由於各國國情的不同,即使屬於同一類型的國家,如同樣實行進口替代的國家,其戰略措施上也會存在差異。

一個國家選擇什麼樣的對外經濟戰略,不是由政府主觀願望來決定的,雖然看上去一些偶然的因素會決定或改變一國的對外經濟戰略,但深入分析,不難發現,有三個方面的客觀因素決定一國的對外經濟戰略,即國際環境、國內體制和國內經濟發展的基礎與戰略目標,或簡稱為國情。國際環境包含某一時期一國所處的國際政治與安全環境、國際經濟關係的發展趨勢以及國際上關於國際經濟關係的理論與學説等;國內體制主要指一國經濟體制的現狀,以及變動的趨勢與目標;國情則包括一國的資源稟賦、經濟發展階段與水準、經濟結構、經濟發展的戰略目標等。政府決策者在綜合考慮以上三個方面因素的基礎上,制定對外經濟戰略。在執行經濟發展戰略的過程中,對外經濟戰略的實施會反過來影響前述三個方面的因素,在這種不斷的反饋過程中,政府需要經常對經濟發展戰略進行調整,以適應變化了的新形勢。

(二)進口替代戰略時期(1949-1978)

新中國建立後,經過三年經濟恢復時期,從1953年開始進入了國民經濟建設時期。在當時特定的國內外因素影響下,中國開始走上一條以“進口替代”戰略實現工業化的道路。

在這一戰略下,中國實現了初步的工業化,建立了較完整的工業體系。但是,與同處東亞的日本及新興經濟體相比,中國錯失了“二戰”後世界經濟繁榮與貿易發展帶來的重大機遇,發展速度不如這些經濟體,最大的問題則在於,在高度保護下發展起來的工業,國際競爭力低於,而出口創匯能力的不足,直接制約了引進先進設備的能力。中國佔全球貿易的比重,則從1953年的1.5%下降到了1977年的0.6%。

(三)進口替代與出口導向相結合的戰略1978-2001

1979年,中國開始按照對外開放、對內改革的方針,實行了進口替代與出口導向相結合的戰略,即在中國具有比較優勢的勞動密集型産業內,通過引進外資等一系列增強競爭力的措施,採取鼓勵出口的政府;而在不具比較優勢的資本技術密集産業,則繼續實行進口替代的戰略。這種戰略的轉型,也是由當時特定的國內外形勢決定的。

出口導向與進口替代戰略總體上是成功的。從1978-2001年的23年間,中國對外貿易的規模增加了25倍,(圖2)中國在世界貿易體系中的地位,從改革開放之初的第32位上升到2001年的6位。中國成為吸引外國直接投資最多的發展中國家,到2001年,累計吸收外國直接投資3935億美元。(圖3)世界銀行認為,中國是全球化中少有的幾個發展中贏家之一。但是,由於在出口導向部門與進口替代部門實行不同的政策,實際上這兩個不同部門間是分隔的。進口替代部門的國際競爭力依然低下,在中國加入WTO後,一些保護措施的實施受到限制,進口替代部門面臨前所未有的競爭壓力。出口導向部門中,則存在著與國內經濟聯繫不夠密切、附加價值不高、技術含量較低等不足。

二、中國對外開放面臨的新形勢與新要求

從上部分對中國對外經濟戰略演變歷程的回顧分析中可以看出,中國對外經濟戰略的制定與調整,一直是在統籌國內發展與國際形勢的基礎上,慎重考慮的。以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為標誌,中國的對外開放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一)國際環境:

第一,經濟全球化不斷深化。在貿易自由化、投資自由化和金融自由化的交互作用下,經濟全球化不斷深化,跨國投資急劇增長,1997年跨國直接投資比1980年增長了7倍。跨國公司成為全球化的主導力量,生産活動從縱向一體化變為扁平化,企業的內部分工變為企業間的分工,國家之間的分工從産業間分工為主變為産業鏈條的分工,發展中國家有機會參與新興産業或高新技術産業某些生産環節,産業內貿易取代産業間貿易成為國際貿易發展的主要動力。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間産業轉移的速度加快,東亞地區尤其引人注目。國家之間的競爭不僅取決於生産要素的天然秉賦,更取決於資本、技術、人力資源和制度等要素的動態變化,而一國政府在影響生産要素的動態變化中,居於決定性的作用。隨著世界貿易組織取代關貿總協定(GATT),全球化的規則日益強化,以往推行進口替代或出口導向的政策措施受到越來越多的限制,迫使各國轉向更加開放的競爭戰略。

第二,區域一體化迅速推進。上世紀90年代以來,在歐盟(EU)與北美自由貿易區(NAFTA)的示範與刺激下,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浪潮方興未艾。到2002年底,WTO/GATT累計收到了250個區域貿易協議(Regional Trade Agreement RTA)的通報(包括新成立的RTA與接受新成員),預計到2005年,世界上將有300個RTA。

區域貿易安排具有“貿易創造(trade creation)”與“貿易轉移trade diversion”的雙重效應。所謂貿易創造效應,是指由於區域貿易安排帶來市場規模的擴大,有利於成員國企業在更大的市場範圍內配置資源,享受規範經濟,調整産業結構,更好地發揮比較優勢,從而獲得分工深化帶來的效率提高,區內貿易將由此增加。例如,NAFTA建立以來,區內貿易額年均增長12%,其中,墨西哥對美加兩國的出口年均增長達到20%。

“貿易轉移”則是指,由於非成員對成員的出口,相對於成員間處於不利的待遇,因此,原本區外成員對區內成員的出口,可能由於區域貿易安排的建立而轉為區內成員間的貿易。北美自由貿易區建立後,墨西哥取代中國成為美國紡織品市場的最大供給國。

在多個RTA存在的情形下,參加RTA越多的國家,越可能成為所謂的“軸輻(axle-spoke)”結構中的“軸”, 從而較多地從RTA中受益。

在這三種效應的共同作用之下,儘管參加RTA會帶來國內産業結構的調整、對部分原有産業的衝擊等成本,但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對RTA採取更積極的態度。而周邊國家在建立RTA的每一個進步,都會刺激相鄰國家採取更積極的措施,因此,在區域貿易安排的建立中,産生了一種“多米諾骨牌”效應(Domino Effect)。中國日益重視RTA。

第三,中國在國際經濟體系中的地位大大提升,中國對外經濟關係中的主要矛盾發生變化。長期以來,中國對外經濟戰略的主要目標是提升本國的出口競爭力。經過多年的努力,由於外國投資的大量進入,以及國內外貿體制改革和國內競爭壓力的增強,中國出口競爭力大大增強,2003年出口居全球第四位,不少類別産品出口居世界前列,紡織、服裝、皮革製品的市場份額居世界首位,IT和家電産品市場份額居世界第3位。

近年來,中國出口的外部經貿環境日益嚴峻。在中國加入WTO的承諾中,存在著關於15年的反傾銷“非市場經濟”條款、12年的特殊保障條款、紡織品特殊保障條款等歧視性條款,這些條款將在其有效期內對中國出口産生嚴重的負面影響。針對中國的反傾銷調查逐年增加,年均立案數從八十年代6.5起,九十年代前期(1991-1995年)31.8起,上升到九十年代後期(1996-2000年)的37.6起,進入新世紀以來,2001年和2002年立案數分別達到53起、51起的新高。(圖4)另外,截止2003年9月底,先後有印度、美國、土耳其和歐盟對中國出口産品發起9起特殊保障調查。

對於國際社會而言,中國的崛起是機遇,還是威脅,這引起國際社會日益密切的關注。由於二十世紀新興國家崛起後出現的兩次世界大戰的不幸結局,國際上總是按照傳統的思維將新興國家的崛起視為威脅。各種形式的“中國威脅論”對中國的外部經貿環境産生了廣泛的負面影響。

由此觀之,中國對外經濟戰略的主要任務,已經不再是單純地提升出口競爭力,而是要維護一個良好的國際經貿環境,通過開放市場讓貿易夥伴更好地分享中國經濟成長帶來的機遇,努力創造一個“共贏”的新局面。

(二) 國內經濟體制改革

第一,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經過二十多年的改革,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框架已經建立起來,但是,與一個透明、穩定、完善的市場經濟體制相比,現有的經濟體制還存在不小的差距。2003年10月14日中共中央十六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系統地提出了以“五個統籌”為核心的新發展觀,即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為中心。規定了未來經濟體制改革的主要任務是: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建立有利於逐步改變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的體制;形成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機制;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完善宏觀調控體系、行政管理體制和經濟法律制度;健全就業、收入分配和社會保障制度;建立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機制。

第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中國于2001年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在加入的議定書中,中國不僅就市場開放做出重大的承諾,更重要的是,中國還承諾按照世界貿易組織規則改革涉外經濟體制,建立一套符合國際慣例的涉外經濟管理體制。在加入WTO的第一年,中國政府就按照WTO規則和中國的承諾,清理了大批法律法規,制定了適應加入WTO要求的新法規。這就意味著,中國不僅將徹底消除計劃經濟在涉外經濟體制中的影響,而且將放棄“進口替代戰略”或“出口導向戰略”中不符合WTO規定的政策手段。這實際上表明,中國將實行一種全新的開放式的經濟發展模式。這也意味著,中國是在現行的國際貿易規模框架下崛起的,不管中國在國際貿易體系中的地位提高多少,都不會去挑戰現有規則,相反,其在國際貿易體系中的地位越高,維護現行規則越符合中國自身的利益,從而使中國成為現行自由貿易體系的一個穩定因素。

(三)國內經濟發展基礎與戰略

第一,每人平均收入持續增長,消費結構升級

2003年中國每人平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達到1090美元。但是,由於中國城鄉居民間收入差距較大,城鄉合計的居民收入基尼系數已經高達0.45左右,因此,在沿海地區特別是城市中已經出現大量的高收入家庭。每人平均收入水準的提高,推動消費結構的快速升級,消費結構將向著發展型、享受型升級,汽車、電腦、高檔電器加速進入家庭,人們對於住房條件改善的需求也將不斷增長。

第二,消費結構升級帶來動産業結構升級

由於消費結構從服裝、家電等向住宅、汽車等升級,帶動了房地産、汽車製造等行業的發展,而這些行業又進而帶動鋼鐵、建材、能源、石油化工、重型設備等産業的發展。中國經濟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重化工業化時期,從國際經驗看,重化工業時期將持續二、三十年甚至更長。

第三,城市化與城鄉協調發展的任務艱巨

由於農産品價格的回落,1997-2002年中國農民純收入年平均增長速度不到4%,城鄉收入差距持續擴大 ,成為影響社會穩定和經濟持續發展的重要問題。在農産品市場對外開放度不斷提高的形勢下,依靠農産品價格提高來增加農民收入的空間越來越小,提高農民收入的根本途徑是加速農民向非農領域的轉移,提高農業的勞動生産率。城鄉收入差距擴大大大增加了農民向非農業領域轉移的動力,農民向非農業轉移的願望空前迫切。然而,由於中國進入了重化工業化的新階段,重化工業資本有機構成較高,同樣的投資吸收的勞動力相對較少。與輕工業為主的發展時期相比,經濟增長創造就業能力明顯下降,在輕工業為主的階段,GDP每增長一個百分點能安置300萬人就業,而在重化工業階段,則降為70萬人。就業矛盾日益突出,並將長期存在,這將要求積極推進城市化,統籌城鄉發展。

第四,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發展戰略與可持續發展

中共黨的十六大提出,到2050年,力爭使國民生産總值達到2000年的12到16倍,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水準。要實現這一宏偉目標,將對中國的自然資源和環境産生巨大的壓力。中國每人平均資源佔有量相對短缺,綜合比較只相當於世界平均水準的三分之一,土地、水、礦産和森林等基本生存資源只及世界平均水準的一半,水資源短缺與分佈不均的矛盾更為突出。主要礦産資源儲量不足,必須依賴國際市場。

三、中國對外開放的展望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與以往相比,未來中國對外經濟戰略的國內外環境、經濟發展戰略目標和需要解決的主要矛盾均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因此,中國對外開放的戰略也必然會從“進口替代與出口導向相結合”的戰略,轉向“開放競爭”的新戰略。這一新的對外經濟戰略將包含以下主要內容:

第一,自覺維護全球化的秩序,推動建立更加合理的全球化規則。中國勞動力豐富而經濟資源嚴重短缺的基本國情,將使中國對國際社會的依賴越來越深,中國必須通過出口富含具有比較優勢資源的産品與服務,換取所短缺的自然資源。因此,維護以貿易、投資自由化為核心內容的全球化秩序,總體上符合中國的戰略利益。在新一輪WTO談判中,中國將發揮建設者的作用。不過,現行全球化規則總體上不利於發展中國家,忽略了通過貿易與投資促進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的基本目標,因此,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應該與WTO各成員共同努力,推動建立更加合理的全球化規則,使多哈回合成為名符其實的“發展回合”。

第二,實行開放競爭的對外經濟戰略,要確保中國繼續成為全球化進程中的贏家,關鍵在於不斷構造動態比較優勢。中國所具有的靜態比較優勢主要在於低廉的勞動力成本,這一優勢造就了中國作為低端産品的世界工廠地位。但是,中國出口産品附加值低、産業鏈條短、貿易條件持續惡化、貿易磨擦增加等一系列問題越來越突出,加快産業結構升級與出口産品結構升級的要求日益迫切。為此,中國需要通過國內改革與發展,創造新的動態比較優勢:要增加教育與科研的投入,提高勞動力素質;要加強智慧財産權保護,促進知識創新,將中國從簡單的加工組裝中心變為智慧財産權的創新中心;要加強法治,建立統一的國內市場,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充分發掘市場潛力,增強市場規模大對投資、技術與人才的吸引力;要加強政治文明建設,建立一個高效廉潔的政府,維護穩定透明的政策環境;這樣,中國就可以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成為對先進技術、人才、資訊最富吸引力的國度,超越自然稟賦的約束,構造動態比較優勢,利用全球化的各種機遇,維持中國經濟長期穩定的發展。

第三,完善符合世界貿易組織規則的涉外經濟體制,繼續鼓勵擴大投資與發展貿易。中國將按照WTO的規則和承諾,取消不符合世界貿易組織規則的貿易保護措施、出口扶持措施和投資限制措施,降低關稅水準,開放市場,擴大外國投資的市場準入範圍,為進口商品、外國投資者和國內企業創造一個平等競爭的市場環境。在鼓勵外國投資的同時,逐步推動對外投資。

第四,建立開放經濟的宏觀調控機制。封閉經濟並不比開放經濟更安全和穩定,但影響開放經濟的安全性與穩定性的機制是不一樣的。例如,在開放經濟條件下,國際市場需求的波動會影響出口依存度較高的經濟體的增長,國際市場價格的變動會傳導到國內市場,導致輸入型的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等等。因此,要消除開放經濟帶來的負面影響,必須建立與此相適應的宏觀調控機制。例如,要建立進出口的預警機制,應對國際貿易磨擦的機制,防止外部衝擊的金融安全機制,以市場供需為基礎的靈活的匯率機制,等等。

第五,積極推進區域經濟合作。區域一體化是一種國際潮流,長期以來,區域經濟合作在中國的對外經濟戰略中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中國一直提倡〃開放的地區主義〃(open regionalism)。2001年時任中國總理的朱鎔基發出建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CAFTA)的倡議,隨後,中國將區域貿易安排作為對外經濟戰略中的重要內容。目前,CAFTA的談判順利推進,2003年簽署了大陸與香港更緊密經濟關係協議(CEPA)和大陸與澳門更緊密經濟關係框架協議。與此同時,更多的區域合作備選方案處於研究與討論階段。在2003年10月7日的〃10+3〃領導人峰會上,中國總理溫家寶倡議進一步深入研究東亞自由貿易區。可以預見,在未來的對外經濟戰略中,中國將積極推進各種形式的區域經濟合作。

四、對世界的影響

中國作為一個開放的崛起的貿易大國,對於世界其他國家而言,究竟是機遇,還是威脅?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有必要認真考慮下面幾個問題:

問題一:中國的崛起會挑戰現行的國際經濟秩序嗎?

對這一問題的回答是否定的。首先,中國已經將建立市場經濟體系作為其改革的最終目標,市場經濟已經成為這個國家的主流價值;其次,中國加入WTO並認真兌現承諾,説明中國將認同並維護現行全球化的規則;第三,更加開放、更加自由的全球秩序符合中國的戰略利益。過去20多年,中國抓住了全球化帶來的重大機遇,成為了全球化的贏家。現行全球化秩序是以市場經濟為基礎的,本質上是有利於競爭力較強的國家的,隨著中國的不斷崛起,中國的競爭力進一步增強,全球化規則對中國將更為有利,中國有什麼理由去挑戰這一秩序呢?

問題二:中國對初級産品的進口會衝擊其他發展中國家嗎?

對這一問題的回答也是否定的。首先,在經濟學意義上,資源的短缺不是資源的不足,而是某種資源價格過高而被更便宜的東西所替代。在現有技術條件下,只要有足夠的投入,沙漠裏也可以長出農作物,但成本過高,因此,人們就説沙漠比重高的國家土地資源短缺。其他資源也是如此。當石油價格長期高過每桶30美元時,液化煤等替代能源就可能大行其道。其次,儘管對初級産品的需求持續增長,但世界初級産品價格的長期趨勢不是上升,而是下降的。再次,對世界初級産品市場價格衝擊的主要原因,不是需求的穩步增長,而是戰爭、供給方政策調整等偶發因素。例如,第一次石油危機是由於産油國組成了OPEC控制石油供給,而最近一次的石油價格上漲是由於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中國經濟的穩定增長導致對初級産品進口需求的增長,是可以預見的,因此,市場信號

會使供給方做出相應的調整,不會對國際市場價格形成衝擊。只有當中國的進口極不穩定時,才會衝擊國際市場。最後,中國經濟是粗放型的,資源與能源的利用率遠低於發達國家的水準,這意味著通過引進新技術可以大幅度提高資源利用率,因此,人們關於中國進口初級産品的預測可能會高估。

問題三:中國的崛起會給世界帶來什麼機遇?

早在幾百年前,斯密和李加圖就從理論上證明,貿易發展可以導致“共贏”。開放的中國經濟的將會給世界帶來重大的機遇。第一,重大的市場機會。今年,中國每人平均GDP首次超過1000美元,就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三大進口市場,絕大部分鄰國均有對華貿易順差。一個由13億人組成的大市場,如果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水準,將成為世界最大的市場。第二,中國將成為初級産品的重要進口國,可能因此延緩初級産品價格下降的長期趨勢,所有依賴初級産品出口的國家,不管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即使不向中國直接出口,都將因此受益;第三,向中國的産業轉移,將延長髮達國家産品的生命週期,使發達成員的GNP得到增長。傳統産業的外移,將為其在國內發展新興産業提供動力與資源,促使資本輸出國産業結構的升級。第四,中國大量價廉物美消費品的出口,將使進口國消費者剩餘大大增加;第五,中國不可避免地成為未來的資本輸出國,為資本輸入國經濟發展作出貢獻。

通過以上三個問題的考察,人們不難得出結論,中國經濟的崛起,不僅是中國人民的幸事,也將會為世界帶來歷史性的發展機遇,而不是威脅。(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研究員 隆國強,“2004年中國發展高層論壇” 背景報告,發表時有刪節)

中國經濟時報 2004年3月25日


隆國強:貿易逆差有利於中國經濟增長
苗迎春:中國外貿依存度的分析與對策
歐盟貿易委員拉米暢談歐中經貿
中國進入貿易摩擦多發期
中非發展前景廣闊 貿易額有望再創新高
貿易條件、貿易差額、外匯儲備與人民幣實際匯率……秦宛順 靳雲匯 卜永祥
去年我雙邊貿易實現全面快速增長
隆國強:中美貿易何去何從
隆國強:謹防地方分擔出口退稅的負面影響
隆國強:美元下跌絆不倒中國經濟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