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康:構築中國新時期發展觀

形勢的變化要求我們進一步深化和提高對發展和發展規律的認識,樹立新時期的發展觀,解決好“為什麼發展”和“怎麼發展”這兩個問題

目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一個新的階段。經過50多年,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20多年的發展,國家經濟實力顯著增強,長期困擾中國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的商品供應普遍短缺的狀況已經得到根本性改變。基礎産業薄弱的狀態已經明顯改善,經濟結構調整取得成績,增長方式開始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經濟總量擴張伴隨著經濟效益的提高。中國工業化已經由初期階段邁入中期階段。經濟體制改革取得成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初步建立起來,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日益增強。對外開放進一步擴大,特別是中國加入WTO,使中國經濟與與世界經濟的關係更加密切。科技進步的加快,推動中國經濟社會結構發生變化。

新情況

一、人民生活總體達到小康,需求結構發生新變化。在追求進一步提高收入的同時,要求改善生産和生活環境,進一步提高生活品質,追求更高水準的文化需求和更加科學民主的生活方式。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和社會主義政治建設成為發展的重要內容。

二、地區差距繼續拉大。在市場競爭機制的推動下,各種資源加速向高效益産業、地區、人群集中,使業已存在的地區之間、城鄉之間、各階層人群之間收入差距較大的矛盾更加突出。

三、經過20多年的快速發展,中國綜合國力顯著增強。經濟總量位居世界前列,進一步發展面臨著日益突出的資源約束和市場需求約束,生態環境、自然資源和社會經濟發展的矛盾日益突出。需要進一步轉變增長方式,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利用好國內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實現經濟社會持續、穩定、協調發展。

四、對外開放擴大,與世界經濟關係更加密切。我們在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中面臨著發達國家在經濟科技方面佔優勢的壓力。國際經濟、政治變動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日益增大。

五、經濟體制和其他方面的管理體制還不完善。民主法制建設和思想道德建設等方面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這些問題造成社會信用危機,嚴重干擾了經濟社會的正常發展,迫切需要我們進一步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加強法制和思想道德建設,提高全民族道德、文化、科技素質。

新內涵

新階段遇到的新情況需要在繼續發展和深化改革中解決,沒有發展,特別是經濟的發展,就沒有解決這些問題的基礎。但是形勢的變化要求我們進一步深化和提高對發展和發展規律的認識,樹立新時期的發展觀,解決好“為什麼發展”和“怎麼發展”這兩個問題。

一、統籌城鄉發展,處理好城鎮經濟發展與農村經濟發展的關係。在新的發展階段,在“為什麼發展”方面,要切實把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的問題作為發展的目標。一方面要進一步從數量上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需求,提高最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水準。不僅要滿足高收入水準群體的需求,也要提高低收入群體基本生活品質;不僅要滿足城鎮居民的需求,還要使佔中國人口絕大多數的農民與城鎮居民一起,分享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成果。

另一方面要進一步在結構和品質上更好地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更加廣泛的需求。發展科技、教育、文化、衛生、公共服務,加強法制建設、環境保護和生態治理,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質。力爭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觀偉目標,向“人的全面發展”這個歷史性目標邁出堅實的一步。

在“怎麼發展”這個問題上,在發展戰略和發展政策方面要突出強調系統性、配套性、協調性。發展的各項措施要尊重客觀規律,防止過於重視主觀願望和主觀能動性而忽視客觀規律,甚至違反客觀規律;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方向,防止過於相信政府的作用而忽視和市場的作用;堅持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防止片面追求GDP的增長,甚至僅追求少數考核指標的增長而忽視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的協調,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的協調,走新型的工業化道路。為此,需要我們根據十六屆三中全會的精神,統籌處理好以下幾方面的關係:

二、統籌區域發展,處理好沿海地區發展與中部、西部及發展的關係。在全面建設小康的過程中,難點不是在城鎮,而是在農村。因此在注意城鎮經濟發展的同時,必須更加重視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村經濟不能發展,廣大農民不能富裕起來。沒有農民的小康,就不可能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在目前農村經濟發展困難較大的情況下,政府應在發展農村經濟,讓農民富起來上下更大力氣。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難點不是在東部而是在中西部、邊疆少數民族地區以及老工業基地。在繼續保持沿海地區快速發展的同時加快中西部地區發展。國家要進一步加大對這些地區的投入。這些地區也要通過體制創新、科技創新,建設特色産業,形成新的發展優勢,不斷增強發展能力。

三、統籌經濟和社會發展,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科技、教育和社會發展的關係。全面建設小康的難點之一是社會事業的發展如何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這是我們努力多年,但始終沒有解決好的問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需要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推動經濟發展。先進科學技術的載體是人,人的學科文化素質是先進生産力的基礎。因此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一定要加快科技、教育的發展,提高經濟發展的科技水準,提高勞動者的文化科學素質。繼續推進科教興國戰略,加快科技教育的發展,特別是基礎教育的發展和科技知識的普及。

四、統籌經濟社會發展與資源環境,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難點之一是保護環境,合理使用資源。中國是一個每人平均資源水準很低,生態環境非常脆弱的國家。資源環境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制約很強。這個問題將是中國發展面臨的長期問題。因此絕不能只追求經濟的發展而忽視資源環境。要加強對資源環境的保護,並學會利用國際資源,減輕環境壓力。發展“迴圈經濟”,堅持開發與節約並重,特別強調資源的節約和環境保護,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五、統籌國內發展與對外開放,處理好擴大國內需求與開闢國際市場、引進國外資金技術與增強自主發展能力的關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在一個開放的市場環境中進行的。因此,難點之一是我們不可能改變國際經濟環境和國際經濟秩序。需研究如何克服體制差異和發展水準的差別帶來的負面影響,以增強中國的國際競爭力。在全球化已經成為一種歷史趨勢的條件下,只有融入世界經濟,學習國際上的先進科技和管理辦法才能加快中國的發展。

六、統籌市場制度建設和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處理好經濟體制改革和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關係。必須進一步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健全社會主義法制,擴大社會主義民主,使人民的合法權利和利益得到保護,使人民的合法要求得以滿足,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更加完善的社會環境。

(作者石康: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

《國際金融報》 2003年11月27日


謝伏瞻:五個統籌是新的改革觀和發展觀
全面理解科學發展觀深刻內涵 指導老工業基地振興
盛華仁:樹立科學發展觀 搞好環境資源保護規劃
解讀十六屆三中全會文件:平等、協調、全面的發展觀  
解讀十六屆三中全會文件:五個統籌是一種新的發展觀
侯永志:"發展觀"的首次全面系統完整闡述
深刻領會“三個代表”的發展觀
胡鞍鋼:以五大戰略構建中國新的發展觀
劉應傑:新的發展觀對社會發展至關重要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