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穩定:改革發展的重要保證  
中共中央黨校鄧小平理論研究中心

    主要觀點

    國家的強盛離不開改革開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離不開發展,人民生活水準的提高離不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這已成為社會共識。而改革、發展和現代化建設,必須有一個好的社會環境。由於我國是在相當複雜的條件下進行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因而會不可避免地出現一些以往不曾遇到的影響社會穩定的新問題。這些影響社會穩定的問題是在改革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也只能在改革發展中予以解決。

    中國一定要堅持改革開放,這是解決中國問題的希望。但是改革開放一定要有穩定的社會環境。保持社會穩定,是我國實行改革開放,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保證。正是從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著眼,鄧小平同志早就指出,中國的問題,壓倒一切的是需要穩定。沒有穩定的環境,什麼都搞不成,已經取得的成果也會失掉。江澤民同志也一再指出:“沒有政治穩定,社會動蕩不安,什麼改革開放,什麼經濟建設,統統搞不成。”在“531”重要講話中,他再次號召全黨同志要講大局、講團結、講穩定。

    來之不易的共識

    國家的強盛離不開改革開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離不開發展,人民生活水準的提高離不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這已成為社會共識。經過20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每人平均國民生産總值從原來的200多美元增加到現在的800多美元;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正在建立和完善,日益顯示出蓬勃的活力;城市化程度從1978年的17.92%上升到2000年的36.22%;人民的生活水準大幅度提升,全國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從1978年的210.6億元增加到2001年的73762億元,農村居民家庭每人平均純收入從1978年的133.6元增加到2001年的2366元,城市居民家庭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從1978年的343.4元增加到2001年的6860元。顯而易見,國家的命運、每一個人的命運都同改革和發展能否順利推進緊密地聯繫在一起。

    我們應該清醒地看到,改革和發展必須有一個好的社會環境。中國近代以來的歷史,特別是改革開放20多年的實踐充分説明,社會穩定是我們一切事業的必要保證,是改革和發展得以順利推進的基本前提。如果沒有社會穩定,整個社會處於動蕩之中,喪失起碼的秩序和規則,那麼就必定會使整個社會陷入混亂,就意味著改革和發展進程的中斷及已有成果的喪失,意味著綜合國力的削弱,意味著人民生活要陷入苦難的狀態之中,甚至可能引發其他一系列極為嚴重的社會問題。同時,它還會使國家的安全保護能力降低,國家的尊嚴得不到應有的維護。這無疑是國家和民族的大災難。需要特別指出的是,一個國家的經濟總量越大、人口越多、社會結構越複雜,那麼,由社會動蕩所造成的代價也就越大,社會為之付出的成本也就越高。

    不可忽視的問題

    我國的發展是在相當複雜的條件下進行的。首先,發展與改革是相輔相成的。改革意味著大範圍的社會利益結構的調整,而經濟利益對於社會成員來説至關重要。因此,改革的每一項舉措必定會引起人們的極大關注。問題在於,就改革的具體過程而言,在某個特殊的時段,改革往往會使某些群體“受益”,同時又會使某些群體“受損”。這在客觀上容易引發一些不穩定的因素。其次,在一定階段、一定時期內,改革與發展是不平衡的,各種“快變數”、“慢變數”和“不變數”共存于一個時段,大量歷史和現實的矛盾交織在一起,使許多已有的問題和以往不曾遇到的影響社會穩定的新問題相繼出現。概括起來説,當前不利於社會穩定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就業壓力增大。我國從事農業的勞動力數量巨大。隨著農業勞動生産率的提高,已經並正在繼續出現大量的剩餘勞動力。在非農業生産領域,隨著産業升級換代過程的展開,也出現了為數眾多的失業者和下崗人員。同時,隨著經濟體制改革進程的加快,許多人員被精簡。凡此種種,造成了不可避免的而且是日益加重的失業人口壓力。就業的壓力,不僅直接影響勞動者的經濟收入,還會影響勞動者能否融入到正常的社會生活中。這一問題如果處理不好,將會直接影響勞動者對於社會的基本態度和具體行為,進而影響社會的穩定。

    貧困人口存在。這些年來,我國政府採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反貧困措施,絕對貧困人口的總量在迅速減少。但是,農村仍然有3000萬左右的貧困人口,而且大多數農民負擔較重,收入增長緩慢。同時,城市的貧困人口也在增加,現在已達到1900萬人以上。如果工作跟不上去,貧困人口對社會難以有一個積極認同的態度,對社會穩定就有可能十分不利。

    貧富差距拉大。現在,我國社會的基尼系數在擴大,同時,城鄉之間、地區之間、行業之間的貧富差距也在繼續擴大。貧富差距擴大,將對社會的健康發展造成一定的負面效應,降低社會的穩定程度。

    社會安全網薄弱。同經濟發展相比,我國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較為滯後。失業保險成為我國社會保障制度中最薄弱的部分。社會保障制度如果不能有效地保證失業隊伍的基本生活問題,就難以有效地維護社會的穩定。

    社會焦慮現象出現。20多年來,我國社會環境變化幅度如此之大、速度如此之快,這在以前是難以想像的。社會的急劇變動,意味著社會成員原來所熟悉的社會環境發生了大規模的變化。在這個變動時期,必定會出現大量新的觀念、新的行為方式和新的規則。人們對於這些新事物的適應和認同需要一段時間。因此,在這個特定時期,人們對於社會的未來前景一時難以把握。在這種情形下,一些人無法預料自己將來的具體處境,也就難免出現比較焦慮的心理狀態。社會焦慮現象往往會加重社會問題,並直接影響社會的穩定。

    在改革發展中解決問題

    上述影響社會穩定的問題,是在改革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也只能在改革發展中予以解決。只要在改革發展中採取積極可行的對策,這些問題是能夠得到解決或者得到有效緩解的,從而保持社會的穩定並實現社會的健康發展。

    確立基本立足點。我們應以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基本出發點,把“三個代表”要求落到實處,使廣大人民群眾共用社會發展的成果。江澤民同志指出:“必須堅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出發點和歸宿,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在社會不斷發展進步的基礎上,使人民群眾不斷獲得切實的經濟、政治、文化利益。”我們在考慮改革和發展問題時,不僅要考慮廣大人民群眾的承受力,而且要考慮如何使社會成員普遍受益、共同享受社會發展的成果。只有這樣,才能使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地認同改革、認同發展,實現社會的穩定。

    保證人民群眾基本生活需求的滿足和基本生活水準的持續提高。我國現階段的社會問題比較明顯地集中在與人民群眾基本生計有直接關聯的方面。因此,保證社會成員對於日常生活消費品的滿足,保證社會成員的基本生活條件,現階段的社會安定局面就能夠得到維護,就能夠避免動蕩局面的發生,從而實現社會的安全運作和健康發展。

    盡可能地實現充分就業。充分就業應當是社會的優先目標。實現充分就業,對於一個社會實現廣泛意義上的公正具有重要的意義。對於一個勞動者來説,獲得工作崗位,意味著擁有了相對穩定的經濟收入來源,意味著能夠進行一些必要的平等的社會活動,意味著能夠積極地融入社會。對於一個社會來説,充分就業是消除貧困、緩解貧富差距的必要條件,也是最大限度地開發人力資源、增強社會活力、增加社會總財富的必要前提。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業程度的高低同社會的穩定程度成正比。

    大力推進社會保障制度的建設,構築“社會安全網”。社會保障的目標是立足於社會公正和社會安全,通過社會救助、社會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社會福利以及社會優撫等多方面的措施,來實現社會公正和社會安全,確保每個人有一個合理的生活水準。社會保障最為重要的意義在於,它是對社會成員基本生存底線的確保。一個社會不可避免地存在著不平等和不確定的因素,如社會經濟資源分配體制的不合理和不完善、市場經濟的風險、家庭財産的繼承、個體能力的差異等等。這就使得社會成員在生存與發展的具體處境方面有著較大差別,處境不利的社會成員有可能由於工作的喪失或其他的原因而陷入“生存危機”的狀態之中。對於這部分社會成員,社會有責任對他們進行必要的社會救助,確保其基本的生活底線,從而實現社會的公正和安全運作。

    做好深入細緻的思想工作。在改革和發展過程中,一些群眾不可避免地會遇到一些暫時的困難,遇到一些暫時難以完全理解的事情。這就需要我們做好耐心細緻的思想工作,而且這種思想工作應當同解決這些群眾的實際困難結合起來。要千方百計地為群眾排憂解難,為暫時還處在貧困狀態的群眾提供必要的幫助;想方設法開闢就業門路,切實做好再就業工作;健全對人民內部矛盾的制度化調處機制,及時處理糾紛,盡可能地把各種矛盾和隱患化解在基層。(執筆人:吳忠民)

    

    《人民日報》 2002年08月15日

    


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講大局 講團結 講穩定
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理論創新系列之十二) 
各級法院要維護企業社會穩定
穩,香港的巨大成功
一國兩制:台灣繁榮穩定的最佳選擇
趙啟正強調媒體要穩定社會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