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經貿關係是威脅論還是互利論(2)  
胡鞍鋼

    四、日本正經歷産業升級,而不是産業空洞化

    "産業空洞化" (Hollowing- Out)是指由於跨國公司海外直接投資的迅速發展 ,導致母國國內製造業部門的生産與就業大幅減少、競爭力下降、結構性失業增加等較嚴重經濟問題的一种經濟現象 。

    隨著中國大陸的經濟快速發展,龐大的國內市場吸引著全世界的製造業,其中對日本製造産業的分與分轉移極具吸引力,已引起日本各界的高度關注。在日本國內有不少人認為,日本製造業因為陸續向中國大陸與其他亞洲國家轉移,引起本國産業空洞化的現象,導致了諸如失業增加等社會問題。

    日本國內真的出現了"産業空洞化"現象嗎?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日本同其他發達國家一樣正經歷著産業升級過程,所不同的是日本沒有發生"産業空洞化",仍然是世界上的製造業大國和製成品出口大國。通過世界銀行發佈的《2000世界發展指標》,我們發現:

    1、20世紀80年代以來,日本製造業佔GDP比重有所下降,但明顯高於發達國家水準。在産出結構方面,日本在製造業增加值佔GDP的百分比從1980年的29%下降到1998年的24%;同期相比,美國的製造業增加值佔GDP的百分比則從22%下降到18%;1998年高收入國家這一比重為21%。

    這實際上與這一時期各國在進行産業調整相關。從1980年和1998年的統計數據表明,服務業增加值在各國國民生産總值中所佔的比例是明顯上升的。日本在服務業增加值佔GDP的百分比從1980年的54%上升到1998年的61%;同期相比中國的服務業增加值佔GDP的百分比也從21%上升到33%;美國的服務業增加值佔GDP的百分比則從64%上升到72%;高收入國家由59%上升為65%。

    2.日本製成品佔出口總額比重幾乎沒有下降,並且明顯高於發達國家水準。商品出口結構方面,日本在製成品佔出口總量的百分比從1980年的95%下降到1998年的94%;同期相比美國的製成品佔出口總量的百分比則從66%上升到82%;中國的製成品佔出口總量的百分比在1998年也達到87%。雖然,同1980年相比,日本製成品佔出口總量的百分比在1998年下降了一個百分點,但是還是高於中國、美國、南韓(為91%)以及高收入國家(為82%)製成品佔出口總量的百分比,仍然排在世界第一位。

    在向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的出口方面,日本在製成品貨物佔出口總額的百分比從1990年的96.1%下降到1998年的94.2%;同期相比美國的製成品貨物佔出口總額的百分比則從73.9%上升到81.3%;歐盟的製成品貨物佔出口總額的百分比則從83.8%下降到83.4%;高收入OECD國家的製成品貨物佔出口總額的百分比則從80.9%上升到82.3%。雖然,同期相比日本在製成品貨物佔出口總額的百分比有所下降,但是還是高於美國、歐盟以及高收入OECD國家。

    3.日本在製成品貨物佔進口總額的比重在上升,但遠低於發達國家水準。由於經濟全球化,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産業分工,引起發展中國家向高收入國家出口中製成品比重越來越大。商品進口結構方面,日本在製成品佔進口總量的百分比從1980年的19%上升到1998年的57%;同期相比美國的製成品佔進口總量的百分比則從50%上升到81%;高收入國家的製成品佔進口總量的百分比則從53%上升到78%。中國的製成品佔進口總量的百分比在1998年也達到81%。

    另外,在從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的進口方面,日本在製成品貨物佔進口總額的百分比從1990年的2.15%上升到1998年的50.4%;同期相比美國的製成品貨物佔進口總額的百分比則從47.4%上升到74.9%;歐盟的製成品貨物佔進口總額的百分比則從38.7%上升到60.6%;高收入OECD國家的製成品貨物佔進口總額的百分比則從39.6%上升到65.6%。可見日本製成品佔進口總量的百分比低於中國、美國以及高收入國家。這與日本的國內市場對外開放程度較低是密切相關的。

    4.中國已成為日本企業海外投資首選地。據日本貿易振興會對日本2567家企業進行的"為迎接21世紀日本企業海外直接投資戰略的現狀和前景"的調查顯示:2002年-2004年將增加海外直接投資的企業佔49.1% 。日本經産省今年2月公佈了一項關於日本企業向海外轉移生産的調查報告 。其結果顯示,平均每7家製造業企業中有1家在過去數年間向海外轉移生産,轉移的地區近80%在亞洲,其中40%的企業選擇了中國。調查同時表明,日本企業向海外轉移生産中佔80%的是勞動密集型的組裝和加工業;另一部分是子公司或零部件生産廠家,為在當地進行組裝加工的母公司或為相關客戶提供配套産品和散裝零部件。日本的研究開發部門向亞洲地區轉移的幾乎沒有。

    這説明,日本近年來向國外特別是向中國轉移生産和投資是正常的市場性行為,以便降低勞動成本和交易成本。近年來日本的國際競爭力有所下降,這與其國內市場開放程度較低,生産成本過高有關。而日本製造業向境外轉移包括向中國轉移的主要目的是進行國內的産業結構調整,提高本國産業的國際競爭力。

    五、崛起的中國對日本意味著巨大的發展機會

    從一個國家發展生命週期看,大體經歷了成長期、迅速成長期(經濟起飛期)、經濟成熟期(經濟強盛期)、停滯期和衰落期。日本于20世紀二次大戰後進入經濟起飛期,80年代進入經濟強盛期,90年代進入經濟停滯期。日本是否進入衰落期還取決於對內的制度改革與對外的市場開放。相比而言,中國先後經歷了經濟成長期(1949-1978年),經濟起飛期(1978-2020年),我們估計2020年以後將進入經濟強盛期。21世紀中國崛起將成為人類發展的重大事件,也是不可避免的歷史發展趨勢。對此始終存在兩種不同的看法:一是"中國威脅論",中國崛起威脅鄰國或其他國家;二是"中國機會論",即中國發展也為世界和其他國家帶來新的機會。

    世界銀行《2020年的中國》(1997)一書曾指出:中國的經濟崛起為世界發展帶來機會,就如同美國在19世紀,日本在20世紀的經濟起飛一樣,成為世界經濟增長和貿易增長的驅動力之一。並在該書中明確提出:"到中國去投資,分享中國收益的增長。"

    這份報告估計,到2020年左右,中國出口總額將達到世界總量的10%左右,可能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貿易國。這也反映了中國與世界經濟一體化的巨大進展。

    中國的經濟增長與經濟國際化,對發達的工業化國家有以下三方面的重要作用:

    首先,中國對資本密集型、技術密集型和勞動密集型産品産生了巨大的需求,對這些産品的進口增長率至少要比平均進口總額增長率高出2到2.5個百分點。

    第二,中國的經濟增長和出口增長可以滿足發達工業化國家對勞動密集型産品的巨大需求。

    第三,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展,工業化國家會將大量勞動密集型産品的生産轉移到發展中國家,特別是轉移到具有豐富勞動力資源、巨大市場、飛速發展的中國。實際上早在1975年,工業化國家的勞動密集型産業的就業人數就呈明顯下降趨勢。

    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四大製造業國,預計在2005年成為全球第三大製造業國,居美國、日本之後。根據法國百富勤2002年4月11日最新報告,中國正在成為全球投資的重點地區;全球500強公司中有80%的公司已經進駐中國;到2001年,在中國的外國直接投資累計已達到4930億美元,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外商投資國。

    中國製造業具有5大優勢:豐富的自然資源和人力資源;低廉的勞動力成本;巨大的國內市場;強有力的政府支援與指導;擁有數量較大的海外華人和海外留學生。目前中國政府正在努力促進沿海城市地區發展高新技術産業,同時積極引導勞動密集型産業向中西部轉移;採用新的稅制,積極支援企業研究與開發;大力發展各類教育及培訓;進一步消除地方保護和市場壁壘。

    總之,中國經濟的迅速增長、持續的經濟國際化進程,給全球經濟帶來的是機遇而不是威脅,對日本而言自然也不例外。隨著中國在加入WTO之後,市場開放程度的進一步擴大,中國將會對世界經濟作出更大貢獻。

    六、中日近期與長期經貿合作的設想

    中日兩國在資源方面有著較強的互補性,中國擁有數量眾多、價格低廉、品質較高的勞動力資源;而日本則擁有豐富的知識技術資源與國際資源。兩國之間的經貿合作對雙方都是有益的。目前,中國已經成為了日本的第二大貿易夥伴,日本多年來一直是中國的第一大貿易夥伴。同時,一個經濟崛起的中國也為亞洲經濟一體化提供了巨大的市場與勞動力供給;中日兩國日益緊密的經貿關係,也推動了整個亞洲,特別是東亞地區經濟的發展。

    1.建立自由貿易區的五步設想實際上在過去十年,在市場驅動模式下東北亞及東亞地區各國經濟一體化進程迅速加快。現在有必要建立制度驅動模式來進一步推動本地區的經濟一體化進程。即建立具有正式規則的自由貿易區協定(FTA)。

    FTA被視為一個超國家層次的制度建設,它有助於節約各國之間的交易成本,降低各國的市場風險,減少各國之間的貿易摩擦,以制度化方式建立公平、公正、公開的市場競爭規則,處理貿易衝突和爭端解決機制,這對亞洲各國都是有益的。這也遠比依靠自發性的市場驅動模式更有利於促進亞洲經濟一體化的發展。

    中日經貿關係的加強推動了亞洲經濟的發展,同時亞洲穩定、和諧的經濟環境也會進一步促進中日之間經貿關係的深入。據世界銀行統計,1998年歐洲聯盟和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區出口額佔世界出口總額的比重分別為355%和184%;不久的將來世界上將建立歐洲和美洲兩大自由貿易區。

    東亞作為當今世界經濟與貿易最為活躍的地區,長期以來一直處於相對鬆散的經濟組織狀態,至今尚未建立與歐美相匹配的自由貿易區,大大地制約了本地區經濟一體化的發展。自發性的市場驅動往往難以控制區域經濟糾紛與貿易摩擦的進一步升級。沒有制度驅動而僅有市場驅動是不完善的、有缺欠的區域經濟一體化。長期、有效的經濟合作能否順利、快速進行,最終取決於制度驅動。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的爆發以及2001年美國經濟衰退,全球經濟貿易大幅度下降,使得越來越多的東亞國家要求建立有明確組織機制與規則的經濟合作組織。

    對於如何實現亞洲經濟一體化,我認為要分五步走:第一,中國積極參加東盟自由貿易區(即1+10);第二,建立中國、日本、南韓和香港自由貿易區(即1+3);第三,在這兩大的基礎上建立東亞自由貿易區;第四,吸收南亞各國,建立東亞與南亞自由貿易區;第五,參與和建立亞太地區自由貿易區。

    2.中國和日本作為亞洲地區兩個最大的經濟實體與貿易實體,有責任也有能力為亞洲自由貿易區提供更多的公共物品。

    (1)推動亞洲地區的金融合作,保持本國貨幣穩定,為實現區域性貨幣一體化創造條件。亞洲金融危機之後,很多亞洲國家的貨幣貶值,這破壞了亞洲貨幣的穩定性,也遏制了亞洲國家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

    由於金融危機通常帶有地域因素,這就使得相鄰國家有很強的動力去去組建共同監管機制。另外,區域國家之間的政策對話,有助於他們通過資訊共用,及早發現潛在的危機,並且可以借助對話等健全各國的會計與審計準則、公示制度、管理合作、可信賴的評估機構來逐步執行共同的金融合作政策 。在中國的倡議下,東亞13個經濟體先後召開了中央銀行副行長、行長及副財長會議。2000年經中方提議,東亞各國共同達成了"清邁倡議",這是東亞地區實現金融合作的第一步。此外,東盟國家還提出了建立亞洲貨幣基金組織 (AMF)的建議,希望建立地區金融支援機制,預防金融危機。

    1999年中日兩國的股票市值為2.83萬億美元,佔世界總量的10.29%,遠低於北美,特別是美國的股票市場(約佔世界51.5%)。與日本相比,中國股票市場規模過小,因而直接受到美國股票市場的波動及影響,為了減少這些波動的風險,有必要建立區域性股票市場,鼓勵雙方進入不同市場,或在本區域內(中、日、韓、香港)直接參與其他市場投資。一旦該區域股票市場形成之後,可考慮逐漸擴大參與國,如新加坡、馬來西亞等。

    當然,在較短的時期內建立地區金融支援機制,尤其是實現區域性貨幣一體化是不現實的,但是可以積極創造條件,從雙邊、多邊對話、論壇逐漸過渡到政策協調。此外,鋻於東亞各國的金融管理水準還比較落後、證券市場發育不健全的情況,今後還可以考慮在培訓銀行和金融機構的有關管理人員方面進行合作。

    (2)促進地區貿易自由化、投資自由化的發展。儘管烏拉圭回合使發達國家製成品貿易加權平均進口關稅下降了3.3%,但勞動密集型産品的進口關稅仍然相對較高。發展中國家實際支出的平均關稅較發達國家要高出3倍。因此,我們希望日本履行其在烏拉圭回合中的承諾,進一步削減對發展中國家特別是從中國進口的勞動密集型産品的關稅。這也有助於這一區域內貿易與投資的發展。

    (3)有利於維護東亞的地區安全,為解決區域爭端提供了一套解決機制。東亞許多國家之間大多存在歷史積怨,至今仍然缺乏真正的信任。特別是多數東亞國家在歷史上深受日本侵略之害,而日本至今尚不能真正反省和道歉。這使得日本與東亞國家之間難以建立真正穩定的國家關係。目前日本的經濟實力在整體上雖然強大,但其經濟形勢卻長期走低。同時東亞國家也有和日本進行廣泛經濟合作的要求。借鑒歐洲的的經驗亞洲可以嘗試通過在東亞國家之間建立自由貿易區等形式的經濟合作,來推動亞洲國家之間的和平進程。

    另外,隨著越來越多的亞洲國家加入WTO以及一套完整的亞洲自由貿易協議的指定,將為這一地區的國家之間在經貿關係中,提供了一套爭端解決機制。

    3.中日近期的優先合作領域

    (1)推動兩國人力資源開發與科技的國際合作。

    我們希望日本政府,鼓勵專業人才的交流,逐漸取消中方專業人才到日本從事服務業的限制,積極吸引中方技術人員進行短期合作,為中方服務者的準入提供透明的非歧視的標準;積極允許中方建築工人利用建築施工合同的期間,進行短期的勞務輸出;鼓勵現代通信和網路技術的發展,允許中方人員的短期介入日本市場。鼓勵中國學生到日本留學。

    中日兩國政府資助和鼓勵民間學術交流、資訊交流和智慧財産權交流;為雙方人員提供訓練、培訓、交流平臺; 在重大科研領域優先領域開展雙方合作,鼓勵聯合發表學術論文。

    中方將會予以積極配合日本政府嚴厲打擊非法移民的行動。同時,也希望日本政府增加中國對日本合法的勞務輸出。

    (2)與日本實現保護人類環境的"綠色合作"。中國和日本是世界上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國家之一,其中中國二氧化碳排放量佔世界總量的12.8%,日本則佔8.5%。

    按照1997年12月聯合國氣候大會通過《京都議定書》的要求,到2008年,最遲到2012年時,發達國家二氧化碳等6種溫室氣體排放量要比1990年平均減少5.2%,歐盟和日本分別減少8%和6%。

    中國雖然沒有批准《京都議定書》,但是過去5年來中國因調整經濟結構和能源結構,大幅度削減煤炭總産量,從1996年的14億噸減至目前的10億噸;與此同時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削減了14-17%,中國政府已經準備到2005年再削減10%左右,到2010年可能減少20%。其中電力系統到2005年減少10.4%。

    根據日方專家提供的數據,減排一噸二氧化碳,大約需要400多美元,有的還更高,而在中國僅需要80美元。如果雙方能夠進行排污權配額交易,即如果中國減排一定的量,日本就折算一個價碼給中國作為補償,日本就不一定減排了,就整個亞洲來説,中國多減排一些,日本就不一定減排或者少減排了,就是花錢買減排配額,使中國更有效率地去減排二氧化碳。這樣做對中日雙方都有好處,最有可能雙贏。同時還需要積極推動中日之間的能源與環保技術合作,並促使其産業化。

    (3)開放資訊製造業和服務業市場。目前中國資訊産業呈爆炸性增長,也出現了跳躍式發展趨勢。日本是世界資訊産品製造大國,與中國之間具有較強的互補性,優先向日本開放資訊製造業,積極發展通信産品和資訊家電産品等世界性資訊産品的生産基地、物流配送基地;積極促進通信服務業的合作,大幅度降低國際通信資費,允許對方參股、委託經營、培訓人才,鼓勵優先實施電子商務和無紙化交易;建立資訊公共安全與認證系統;積極鼓勵對方參與中國資訊與通信基礎建設;倡導聯合建立電子社會,電子銀行、電子海關等。

    (4)開放旅遊業市場,促進旅遊區域合作,帶動相關産業發展。中國已經將旅遊業視為未來中國發展的支柱産業。根據世界旅遊組織統計,世界旅遊業收入佔世界總産值超過10%,世界旅遊業就業人數佔總就業人口總數超過12%。1999年中國旅遊業收入佔GDP比重不足5%,旅遊業人數佔總就業人數不足2%。1999年中國接待的日本旅遊人數達185.52萬人,佔中國接待旅遊人數的22%,是我國最大的入境遊客來源國家。開放旅遊業市場是加速發展旅遊業、規範旅遊業市場的重要舉措。中國開放旅遊市場首先是面向日本以及香港和南韓三大市場,從而帶動相關産業市場的開放和發展。例如,開放民用航空市場、民用航空快遞市場、民用航空支線和幹線市場,積極支援各方聯合生産中小型客機、運輸機;積極開發中小城市旅遊資源,特別是幫助中西部地區發展多樣化的具有特色的旅遊業;促進各方通用航空業的發展,例如空中救災、航空勘探、航空旅遊、航展和飛行特級表演等。

    (作者為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主任)

    人民網 2002年7月04日


中日經貿關係是威脅論還是互利論(1)
石原拋出“戰勝中國重建日本”論
日刊:中日可能爭奪中東原油
[中日30年]民間交流走向活躍
網際網路:中日交流的新渠道
——趙啟正在中日媒體研討會主旨報告
何加正:打造中日民間交流新渠道
中日青年環保合作論壇開幕
中日友好旅遊交流慶典在東京舉行
中國與日本雙邊關係
中日邦交正常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