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30年]民間交流走向活躍  

    日本《讀賣新聞》2002年5月29日文章:中日30年:民間交流走向活躍(編輯委員鶴岡憲一)

    在日中外交迎來恢復邦交30週年之際,發生在中國瀋陽的領事館事件顯示了其前途的嚴峻。但民間交流卻同時也迎來了更趨活躍的高潮。

    在事件發生的第二天,即本月9日夜,紀念邦交正常化30週年的日中友好文化觀光交流典禮在東京都內召開,中方3500人、日方1000人出席了典禮。中方出席者是以中國國家旅行局局長何光暐為團長、包括政府、地方旅遊官員及3000名民間人士在內的共計5000人的訪日代表團的一部分。

    同樣出現在來賓席的還有當日白天剛就瀋陽事件交過手的小泉首相和中國駐日大使武大偉。

    “揭開兩國關係新的一頁”,兩國從1972年聯合聲明開始邁出了恢復邦交的第一步,但在此次事件中,中方侵犯主權和(日本)外務省改變對華態度等根本性課題又被重新提了出來。

    不過,這些政治行政上的交鋒暫且不論,不囿于“面子”的民間交流今後應該進一步得到推動。如果能夠增進國民之間的相互理解,應該能夠增加反映中國政府對日態度的可能性。

    日中在經濟領域的交流雖日益活躍,但一直局限在商業範圍內。作為更廣泛交流的手段,一般國民層次的觀光交流引起了人們的注意。何局長也稱讚這些人是“民間的友好大使”,強調了觀光交流的意義。

    中國從2000年9月開始,取消了北京等兩市一省居民赴日旅遊的限制。因此,2001年赴日的中國遊客與前一年相比大幅度增加,約有72000人,增加了約60%。

    作為此次5000人訪日的回應,日方計劃秋天派10000名普通遊客訪華。

    中國政府把觀光旅遊作為搞活國內經濟的一項政策而大力扶持,而高速增長的經濟使富裕階層不斷增多,這又有力地促進了旅遊的發展。

    預計日本也將由經濟財政諮詢會議把新的觀光旅行振興政策納入“經濟活性化戰略”中去。國內旅館、賓館由於效益不好正在減少,如果來自中國的遊客增加,不僅能增進國民之間的理解,也能有效地促進國內經濟的活躍。

    最受中國遊客青睞的旅遊景點是東京迪斯尼樂園、東京秋葉原電器街和溫泉等地。以溫泉為核心的觀光魅力指數如果上升,甚至有可能使停滯不前的地方經濟走向活躍。

    令人棘手的問題是中國遊客在旅遊途中銷聲匿跡、非法滯留的現象。不過,這種逃亡率和南韓國內的4%相比還是少的,在日本國內不到0.3%。

    為防止逃亡,採取中方做好對赴日遊客的檢查、日本做好防止犯罪等對策是必不可少的,但國民之間增進相互理解,其好處之大是不可勝數的。

    政府在處理此次事件時雖然採取了毅然的態度,但還是必須有所行動,使恢復邦交30週年及民間交流更上層樓。

    中國網2002/5/31


中日建交三十年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