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文章 ] [   ]
易憲容:如何判斷當前中國宏觀經濟形勢?
中國網 | 時間:2006 年1 月5 日 | 文章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當前中國經濟形勢是通貨緊縮還是通貨膨脹,國內學界意見十分相左。有人認為是通貨緊縮,有人認為是通貨膨脹,也有人認為介於兩者之間。

對於通貨緊縮的原因,凱恩斯的“資本邊際效率理論”、弗裏德曼的“貨幣供應收縮論”及費雪的“債務通貨緊縮論”等等都有解釋,但後者最為經典、最有解釋力。費雪認為,在經濟繁榮時期,由於過度投資的經濟體系信用擴張,過度負債出現。在這時,如果出現意外事件的衝擊,整個商業信用過程就會受到猛烈的衝擊和破壞。這時,貨幣乘數收縮,貨幣流通速度和一般價格水準都會迅速下降。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沒有外生力量(如政府干預)阻止,由於信用的破壞和交易下降,必然會導致勞動雇傭減少,企業生産下降,企業破産增加。而且,這一切會導致産出、貿易量和就業水準下降,影響人們的當期消費,進一步降低價格水準和貨幣流通速度,形成通貨緊縮。在這種情況下,只要維護經濟支付體系的流動性和穩定價格水準,就有可能預先制止經濟通縮。

如果以上述標準來判斷中國的經濟形勢,很難找到國內通貨緊縮的依據。首先,從經濟增長的週期性變化來説,不僅連續幾年GDP保持增長9%以上,而且2005年GDP增長將達9.4%,預計2006年增長速度仍然不會低9%。還有,從國內固定資産投資來看,第二、三季度增長超過28%,1-11月份也增長了27.8%,比第一季度的25.3%增長快。煤炭開採、天然氣、電力及運輸等瓶頸行業的投資增長比鋼鐵、建築材料及房地産等以前的過熱行業投資增長強勁。個人收入上升帶動了個人消費及國內商品零售業的增長。同時,進出口快速增長的勢頭並沒有減弱。也就是説,整個經濟沒有出現週期性變化,更沒有出現經濟週期性的衰退。

我們也從貨幣供應量的情況來看,儘管M2增長率從2004年3月份的19.1%下降到2005年2月份的13.9%,從2005年3月份開始回升,上升到3季度為17.9%,2005年11月份為18.3%,其年增長率遠遠超過了年初制定的15%的增長目標。對於M1來説,也曾經從2004年3月份的20.1%下降到2005年3月的9.9%,但是M1同樣從2005年4月份後開始回升,11月份已經達到12.7%。還有,從銀行的信貸來看,9月末同比增長了13.8%,在政府既定目標之內。也就是説,儘管M1與銀行信貸的增長不及M2增長速度,在一定程度上表示了貨幣整體的流動性在下降,但並沒有出現貨幣嚴重緊縮狀況。而且其中原因多以會與外匯佔款沖銷及國有銀行改革有關。

現在最為重要的是未來物價水準會如何。如果從目前國家統計局數據看,CPI漲幅回落後趨穩。比如2005年1-11月份CPI累計同比上漲1.8%,比2004年同期回落了2.2個百分點,主要是食品價格回落了7.4個百分點,服務類價格上漲1.2個百分點,居住類價格上漲5個點以上。再看PPI(工業品出廠價格),PPI同比漲幅基本上繼續呈回落態勢,但PPI的分類價格走勢差別大。如1-11月份累計同比上漲5.1%,其中生産資料價格累計上漲7.0%,生活資料價格下降0.2%。從月環比價格看,PPI總水準在下降。還有,原材料、燃料等生産要素的價格仍然同比上漲5.4%,有些要素價格上漲幅度仍然較高。

從國內資産的價格來看,儘管2005年房價的增長速度有所放緩,但仍然在高位運作。如2005年房屋銷售價格指數一季度同比上漲9.8%,二季度上漲了8.0%,三季度上漲了6.1%,特別是在10、11月份同比分別上漲6.6%、6.8%,漲幅比9月份分別提高了1.1和1.3個百分點。11月份,新建商品住房銷售價格同比上漲8.3%。近期內房價漲幅有所回升。

從CPI的一般情況來看,當前國內經濟是出現了通貨緊縮跡象,但是現實的中國經濟與發達市場體制下的一般經濟現象是相差很遠的。首先,基於經濟由計劃向市場轉軌所導致的經濟結構的嚴重失衡,中國的物價狀況是相當複雜的。它有計劃管制下的非市場價格,有既管制又處於市場條件下的準市場價格,也有完全放開的市場價格,再加中國的歷史數據以及數據處理體系十分短暫,在現有的情況下,中國要形成一套或積累一套完全市場化的數據是相當的困難的。市場化不完全、數據的獲得並非科學與規範,如果僅以這樣數據來得出結論,肯定會與現實經濟生活相去很遠。

正如李揚最近指出的那樣,從1997年以來的物價變動趨勢看,國民經濟各個部門、各領域的價格狀況,同時存在著物價上升、物價下降和一種介於兩者之間的價格現象,即價格止漲。只不過,1997-2002年,價格下跌和價格止漲的部分佔相對主導的地位。而自2003-2005年上半年,價格上漲部分相對突出,而自2005年下半年以來,價格下跌和價格止漲的部分重又成了主導。也就是説,面對著中國複雜的物價體系,僅是簡單化為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是難以説明問題的。

比如PPI作為CPI的先導指數,PPI的變化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CPI的變化。但是在中國,PPI在2003年和2004年大幅上漲之後,2005年仍然處於快速上漲的態勢。但實際2005年三季度PPI累計上漲了5.4%,而CPI僅上漲2%。我們現在的許多分析,僅是盯住CPI的變化,而沒有看PPI的變化。PPI連續高位上漲幾年,但為什麼不會傳導到CPI上去?有人説這是下游企業自己消化了,但實際情況會是這樣嗎?短期內可能這樣做,從長期看不會如此,因為當下游企業無法消化PPI上漲因素時,這些企業必然會破産。

實際上,PPI是向下游傳導了,只不過沒有傳導到作為尺規的中國CPI上,而是傳導到沒有納入CPI計算的房價上了。比如,早幾年房價上漲都在雙位數,2005年截止到9月末,儘管房價漲幅正處於所謂的“穩步回落”狀態,如全國商品房平均銷售價格一季度漲幅是12.5%,二季度漲幅是10.1%,三季度是8.8%,四季度漲幅也會高於7%。即國內房價仍然處於高位運作,特別是如北京這樣的城市,2005年平均房價上漲可能近25%。試想,作為這一輪經濟增長最大的動力,作為國內民眾最大的需求,如果房價的上漲不能夠納入到整個價格水準的分析中,那麼這種分析能夠真正反映國內真實的經濟運作和價格水準嗎?。為什麼會這樣?這可能與國家統計局的數據處理有關。

在國家統計局對住房的屬性界定中,住房屬於固定資本形成。即房地産開發投資形成的房地産,在支出法GDP核算中歸入固定資本形成。也就是説,不僅經營單位購置的廠房是固定資本,居民個人購買的住宅,儘管是由個人居住和享用,但其本身並沒有劃為消費品。即所有個人購買住房都是投資品。如果按照國家統計局的統計,房地産都是投資品,民眾住房購買也是投資品,那麼在目前國內投資過高過熱的情況下,擴展房地産投資或拼命鼓勵民眾進入房地産市場自然是把目前高位運作的投資再一次拉得更高了。

因為,根據國家統計局的規定,個人的住房消費是指,當住房用於居民居住時,租住的,其租金計入承租人的消費支出;還有,自住的,比照相應市場(租金)價格,以虛擬房租形式計入房屋所有人的最終消費。也就是説,目前國內居民購買房子是投資而不是最終消費,居民的住房最終消費僅是指居民所支付的房租,而且這種房租國家統計局是無法計算出來的,它只能是虛擬計算。

在這裡,用發達國家的房地産市場價格模式來計算中國房地産市場價格明顯地存在以下幾個誤區。

一是發達市場體系的房地産市發展了幾百年,它不僅形成了相當發達的一手房與二手房市場,而且也形成了一套客觀科學及規範的房地産價格計算體系。在這種情況下,這種房價計算模式自然能夠反映房地産市場價格變化的真實情況。但中國的情況則不是這樣,我們的商品房市場真正發展僅是幾年的事情,市場根本就沒有成熟,許多地方發達市場體系下佔主導的二手房市場根本就沒有出現。在這種情況下,既無法建立起科學規範的住房價格體系,也沒有獲得準確的房地産市場價格資訊。

二是中國目前的存量住房80%以上為計劃體制下分配的住房,這些住房即使不進入房地産市場,但是以這些住房來虛擬計算住房的消費支出肯定會有相當程度的誤導性。目前一些人拼命主張擴大房地産市場的消費,除了激勵民眾多租一些房子之外,從國家統計局的計算來看是無法達到擴大住房消費目的的。

三是正是因為國家統計局把房地産歸納為固定資本形成或投資中,因此無論房價如何上漲,都是與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無關,房價可以快速上漲,甚至於幾年來有些地方房價可以上漲幾倍,但CPI則不漲反落,因為無論是PPI還是原材料上漲價格都移位到沒有納入CPI計算的房價上。由於CPI不上漲,儘管世界利率都在變化,或世界利率進入上升的通道,但中國的利率就是不變化,甚至還有人説要下降。利率不變,資金密集性的房地産市場的價格想下降是不可能的。因為,當利率處於較低水準時,市場上肯定是資金氾濫。目前國內的利率就處於歷史最低水準,流動性自然氾濫,大多的錢進入房地産也就是自然的了。

再有,目前國家統計局的CPI加權指數,基本上是計劃經濟條件下的産物,它既不是發達市場體系下的CPI,也不是反映中國居民消費結構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的CPI。比如,美國的CPI中交通、能源、汽車、現代通信等權重較高,但中國的CPI仍然是以農業社會的食品、衣著、煙酒等權重為主導。再如近十年中國居民的消費結構發生了根本變化,但我國的CPI仍然沿襲舊制。如果這樣的CPI不改善與調整,是無法反映變化了的現實經濟生活的,更不能用這種CPI來判斷中國經濟趨勢。

正因為中國物價體系的複雜性,如果僅用一種發達市場體系下的衡量標準來看中國的經濟是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都沒有根據,更無法用現行的CPI來斷定中國經濟。還有,我們退一萬步説,我們假定中國的物價水準真的出現了全面下跌,或中國經濟出現了通貨緊縮,也不能據此説明中國經濟將出現下滑。

正如美國人西林所著的《通貨緊縮》一書中指出的那樣,通貨緊縮是由物品的普遍過剩造成的,但通貨緊縮有兩種,一種是好的通貨緊縮。它是指新的投資領域不斷開發和生産率不斷提高從而造成産品供給大規模增加,導致物價普遍下跌。在這種情況下,由於新技術不斷發明並被用於生産,由於新投資領域不斷開發和新的就業機會不斷出現,人們的收入水準卻是在不斷地增長。這樣物價水準下跌便成了增加社會物質財富,普遍提高人們生活水準的積極因素。比如近幾年,國內家電、手機、汽車及網際網路等領域,産品的擴張完全是技術水準及生産率提高的結果。如果是這樣的通貨緊縮,我們又有什麼值得擔心的。

另一種是壞的通貨緊縮。它是指由於舊技術以及舊産品仍然在經濟生活中佔主導地位,投資領域不斷縮小,生産效率也難以提高,由此導致産品大量過剩。在這種情況下,不僅會導致企業嚴重開工不足和就業減少,也會導致居民收入水準下降,居民生活水準嚴重下降。目前國內出現一些行業産能過剩,如鋼鐵、建築材料、水泥、機械、化工等重化工業的産能過剩,就是這種壞的通貨緊縮。在技術條件沒有明顯改善的情況下,這些部門的産能是通過外延性擴張,通過掠奪性使用資源而得到的,其單位投入産出甚至比過去下降。在這種情況下,當經濟週期處於高漲時,價格上漲,這些行業紛紛地進入掠奪性生産;當經濟週期處於下落狀態時,價格下降,産能自然出現過剩。

可以説,無論是上面哪一種通貨緊縮的情況出現,它們都是市場中的一種常態。市場能夠通過其合適的方式來調整過剩的産能關係。特別是在中國由計劃向市場轉軌的經濟中,不少産業結構嚴重失衡,更是需要這種産能過剩來深化企業的市場競爭,促進企業的整合與技術進步,淘汰缺少競爭的生産能力,提高産能供給的品質。有人説,産能過剩是中國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根本途徑。我基本上同意這個觀點。

也就是説,技術進步、生産率提高、人民生活水準提高是衡量好壞通貨緊縮的標準,即使是壞的通貨緊縮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情(只要整個經濟沒有出現全面衰退),它同樣可能成為國內産業結構調整、經濟增長方式轉變之動力。有人試圖提倡用什麼內需來消化這些過剩的産能,既不符合市場經濟規律也是一種十分愚蠢的想法。

在此,對於一般的CPI問題,我更同意哈繼銘博士的觀點。他指出,從CPI中各主要類別的價格變動情況來看,它仍然反映了2005年CPI通貨膨脹的特點,而不是通貨緊縮,如食品價格月環比漲幅低於過去,非食品價格月環比漲幅均比歷史水準高,尤其是居住類價格。而後者則顯示了當前通貨膨脹壓力的持續。另外前三季度PPI累計上漲為5.4%,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上漲9.2%。更全面反映總體價格水準的GDP平減指數(即名義GDP除以實質GDP再乘以100,GDP平減指數是主要的物價指數之一)上升了4%左右,所有的跡象表明,CPI通脹率表像是在下行,但經濟當中仍然存在著通脹的壓力。

而對於中國具體情況下的CPI來説,實際通貨膨脹壓力比哈繼銘博士所得出的結果要嚴重得多。首先,從中國人民銀行2005年四季度調查結果顯示,城鎮居民當期物價滿意指數為-12.8%,有63.4%居民認為物價偏高,有41.7%的居民預測未來物價將上升,認為未來物價走勢不樂觀。也就是説,儘管今年以來國家統計中的CPI出現下行,但民眾對物價滿意程度極低,即民眾發現自己生活中的物價一直在上漲,CPI的統計數據與民眾對物價水準的感受出現了嚴重背離。實際上,個人購物時感覺雞、肉、大米、蔬菜等價格比上一年有所上漲,石油、水電、天然氣等産品價格上升的幅度更是顯而易見。對許多最終消費品的價格,民眾感受為什麼與政府CPI如此背離?其原因何在?值得我們認真思考與研究。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當前中國的經濟形勢基本上處於良性上升的通道上,即使出現了某些行業的産能過剩,它也是市場中的一種常態。對於這些行業的産能過剩不是如何擴大內需來消化這些産能,而且要通過市場的方式來促進這些過剩産能的調整,它是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的重要途徑。正如世界各央行都在密切關注通貨膨脹是否會發生情況一樣,我們不可用表面的現象或不適當模式來判斷中國通貨緊縮即將來臨,而是要從整體上把握國內經濟發展態勢,因為在中國經濟高增長、高投資條件下來討論通貨緊縮的問題,看來與現實經濟相去較遠。正如最近召開的國際清算銀行央行行長會議指出的,在全球經濟平穩擴張的環境下,資金成本超低局面逐漸走向終結,還有高油價帶來的風險依然存在,因為油價高漲可能引發通脹上揚,從而要求各國央行加快緊縮貨幣政策。通貨膨脹最受關注。

對於中國來説,同樣如此。如果我們能夠全面地觀察中國複雜的物價體系,如果我們能夠從既非反映發達市場體系下的CPI內容也非反映中國現實變化了的消費結構的CPI走出,那麼我們關注的當然是中國通貨膨脹的發生與高低,中國宏觀經濟政策的切入點應該從這裡入手。中國的固定資産投資為什麼居高不下?中國的房地産投資為何處於高位運作?中國的房地産價格為何一直飚升?最大的問題在於我們的一些統計指標不科學與不規範,而有誤導性。比如由於CPI低,國內利率一直處於歷史性低位,使得銀行流動資金十分充裕,貨幣供給增長速度過快。在這種情況下,不僅不利於抑制資産泡沫、不利於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而且長期的低利率政策給整個金融體系的穩定運作帶來了巨大風險。如影響到宏觀經濟穩定與銀行改革順利進行,增加了銀行巨大的利率風險。可以説,目前11個行業産能過剩,中國的低效率投資氾濫及高房價都是低利率導致的結果。2006年,政府在利率政策上應該有所作為。利率是目前調整國內一些經濟關係的最好工具。

(作者易憲容: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

相 關 新 聞
· 社科院易憲容:2006年房價漲跌取決於國家政策
· 易憲容:2006年房地産市場利益博弈仍不確定
· 易憲容:“三農”問題應在深與闊的背景下進行
· 不必太多關注 亞洲貨幣單位對中國意義不大
· 易憲容:國有銀行上市後的銀企關係
· 易憲容:如何看待當前商業銀行改革
· 任志強又放炮稱房産就該暴利 遭易憲容駁斥
編輯信箱 ] [ 列印文章 ] [   ] [ 關閉窗口 ]
國內新聞24小時排行
國際新聞24小時排行

Manufacturers, Exporters, Wholesalers - Global trade starts here. 阿里巴巴中國
阿里巴巴公司庫
商業資訊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