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不會輕易放棄單邊主義

    布希政府上台甫始,其外交政策即表現出濃厚的單邊主義色彩。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新政府對其政策逐步進行了一些調整。但是綜觀近一年來的演變,人們不難發現,布希政府雖然在一些做法上有所軟化,但尚未從根本上放棄單邊主義。

    冷戰結束後,如何充分利用有利的形勢確保美國在二十一世紀國際事務中的“霸主”地位,始終是美國政府和民間關注的熱門話題。布希政府在外交思維上深受冷戰時期裏根政府的影響,強調實力外交,主張以軍事安全戰略為突破點,維持和增強美國唯一“超強大國”的地位,以圖擺脫其他大國的牽制,牢固地確立美國在國際事務中的主導權。

    在這一外交和安全戰略的指導下,布希的共和黨政府對前任民主黨政府的政策進行了較大幅度的調整,竭力推行一系列以本國利益至上為特點的“單邊主義”政策,整體外交明顯趨向強硬。布希政府上臺不久,便對俄羅斯和中國採取咄咄逼人的姿態,美國與其歐洲盟國也摩擦不斷。同時,布希政府還加快了研究和發展國家導彈防禦系統的步伐。對於中東衝突和朝鮮半島等熱點問題,布希政府態度消極,要麼“超脫”,要麼“剎車”。在多邊領域,布希政府不僅撕毀前政府簽署的有關減少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京都議定書》,而且拒絕簽署有關建立國際刑事法院以及全面禁止核子試驗的國際條約。

    布希政府的單邊主義傾向引起包括不少美國盟國在內的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批評和警覺。與此同時,美國單邊主義外交政策的後果日彰。國際社會對美國發展導彈防禦系統的憂慮日益加深,抨擊之聲此起彼伏;中東流血衝突愈演愈烈;朝鮮半島的緩和進程出現倒退;一向以“人權衛士”自居的美國在聯合國人權委員會被掃地出門。

    迫於國際形勢的發展和輿論的壓力,布希政府從今年年中開始對美中關係以及中東、朝鮮半島等問題上進行某些政策修正,對俄關係則由強硬轉向拉攏。但美國並沒有軟化其外交政策中的單邊主義。“911”事件後,為了建立和鞏固國際反恐聯盟,布希政府轉而重視和積極謀求國際合作,不僅補交了聯合國會費,而且在阿富汗重建問題上主張由聯合國出面。在諸多雙邊關係中,美國也主動作出了一些外交姿態。國務卿鮑威爾最近就中東政策發表政策聲明,為解決巴以衝突展開新一輪外交斡旋。美國《洛杉磯時報》的評論指出:“隨著紐約世界貿易中心雙子大廈的倒塌,布希政府的‘單邊主義’也破産了。”毫無疑問,“911”事件對布希政府的單邊主義外交政策造成了巨大衝擊。然而稍加分析便會發現,布希政府儘管在事件之後對外交政策進行了某些調整,但並沒有從根本上拋棄單邊主義做法。布希政府不僅沒有改變在《京都議定書》和《國際刑事法院規約》等多邊條約上的立場,而且繼續推動導彈防禦計劃的實施,並不顧國際社會的強烈反對,于12月13日宣佈單方面退出美蘇1972年簽署的《反彈道導彈條約》。在打擊恐怖主義問題上,布希政府不僅要求國際社會作出“非此即彼”的選擇,警告世界各國“要麼同美國站在一邊,要麼同恐怖分子站在一邊”,而且一再揚言要對伊拉克和敘利亞等國動武。布希最近又將所謂“研製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試圖威脅他國的國家”納入打擊恐怖主義的範圍,為美國下一步打擊伊拉克等國進行輿論準備。

    單邊主義是美國在全球範圍內推行強權政治的具體體現,它與對話與合作的時代潮流背道而馳,對世界和平與安全形成威脅,對美國的國家利益也必將造成不良影響。因此,美國國內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提醒政府對這種作法進行反思。但是由於美國是當今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建立以美國為主導的單極世界是其既定戰略目標,再加上共和黨的政策一貫具有保守主義色彩,布希政府領導層具有濃厚的軍人背景等原因,可以預料,布希政府今後仍然不會輕易拋棄單邊主義。

    新華社 2001年12月24日


美國的戰前外交
布希需要調整其對華政策
華盛頓開始調整與大國的關係 
美國外交背後的文化根源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0/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