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教育面臨尷尬 中專為啥沒了吸引力?  

    又到了每年中考升學的季節。從今年吉林省的報考情況看,高中依然是熱門,重點高中的錄取分數線最高可達623.5分,而報考中等專業學校或職業學校的學生仍然不多,幾乎報名就可上學。一項調查顯示,在中專生源不足的情況下,全國各省初中畢業生未進入高中學習的比例仍高達30-50%。

    上世紀90年代初還炙手可熱的中專為啥沒了吸引力?

    “學費不少,工作又不好找,不念也罷”

    目前,我國中專生的生源大部分來自於農村。在一些貧困地區,農民經濟收入的來源主要靠種田,其中還有不少貧困農村家庭,生活比較艱難。

    駱永泰是吉林省集安市山區的一個普通農民,他的兒子今年參加中考。駱永泰説:“孩子平時學習不錯,如果能考上好高中就繼續念,但如果上不了,就不讓孩子上中專了。一是太費錢,二是即使念了也找不到好工作,不念也罷。”

    據了解,吉林省大部分中專的學費、書本費為每年2000元左右。這些錢相當於部分地區貧困農民一家人全年的收入。對於他們來説,這無疑是一筆鉅額費用。有關人士建議,對於這部分學生,學校應考慮為其減免部分培養費,併為其提供一些勤工儉學的機會,也可以考慮發放助學貸款。

    幾年前,由於國內一些企業經營狀況不佳,加之中等專業學校對市場研究不夠,導致了中專學校教育與社會脫節,出現了中專生就業難等問題。出口不暢也曾直接影響了中專招生。近年來,各中專校在重視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同時,開始重視學生就業和創業意識的教育。中專學生就業難的局面已有所緩解,但仍難以達到足以吸引學生和家長的程度。

    初中教育:一隻有些偏向的天平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9年制義務教育得到了很好的普及,取得了可喜成績。但在一些地方,尤其是農村的中學,仍存在不和諧的聲音。一些學校,初中一年級還有較多學生,到了三年級時,就所剩不多了。一項調查顯示,吉林省農村中學每年只有10%左右的學生升入上一級學校,其餘90%的學生直接回到農村就業或從事生産勞動。

    吉林省榆樹市一所農村中學校長説,城市學生與農村學生明明不在一個起跑線上,卻要按照一個標準來升學。為了保證高中的升學率,在初中二年級時,學校就對學生實行了分流,對有希望升學的極少數學生進行重點輔導,而對人數更多的另一部分學生,有的進行職業技術培訓,有的則放鬆了要求,聽之任之。這導致學生間文化素質差距拉大,使得一部分學生喪失繼續學習的能力和信心。吉林省部分中等專業學校在過去的招生工作中,有的學生在家長的要求下上了學,但他們往往文化課跟不上,對學習沒興趣,給學校管理帶來難度。

    部分專家認為,現階段我國初中教育中一些不合理的現狀應儘早改變,否則一批因缺乏繼續學習能力而喪失了信心的學生游離于職業學校大門之外,會給社會和家庭造成負擔。

    生源惡戰——想説愛你不容易

    每年中考期間,各地職業高中和中專的生源大戰便會在各考點家長間激烈地展開。各學校紛紛採取多種手段,以吸引考生和家長的目光。一些家長反映,這些學校間互相詆毀、指責,使本來就對它們沒什麼信心的學生家長更不敢讓孩子去就讀。對此,吉林省長春市教育局副局長何泉秀認為,市場經濟條件下,“競爭”與“合作”將是不變的主題。中專學校間的競爭應建立在良好的合作基礎上,只有這樣,各學校才能獲得“雙贏”。

    最近江蘇昆山市花橋職業高中的一項調查結果表明瞭幾條資訊:一是當前的學生多數是獨生子女,15-16歲初中畢業,生活自理能力差。很多家長希望他們能在本地一所好的職業學校讀幾年書,再到外地讀書。二是本地學生讀本地職業學校,有利於班主任有的放矢地教育和管理。

    常州市輕工業學校教師周大農對此分析後認為,地方經濟形勢發展和教育佈局調整的需要,使目前各地的職業高中和中專的生存和發展更需要財政支援。如果各校間通過聯合辦學,在招生、教學、就業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合作,就可以在發揮自己優勢的同時,進一步發展壯大自己,就可把職業教育做大、做強,在市場競爭中牢固佔有一席之地。

    新華網 2002年7月27日

    


職業教育20多年為中國輸送5000多萬高素質人才
首屆中國職業教育展在長春開幕
拓寬就業渠道 中國將大力發展職業教育
激烈角逐 全國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技能大賽開鑼
我國社會發展迫切需要職業教育勞動者
首屆中國職業教育展開幕
首屆中國職業教育展在長春開幕
我國職業教育取得驕人成績
20余萬人次參觀 教育展考驗長春接待能力
我國職業教育的現狀與挑戰 
我國將進一步加快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
朱鎔基:中國的職業教育要面向市場
中等職業技術教育和短期高等教育在曲折中發展
職業教育發展面臨的問題體現
2001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
西部職業教育——火焰與海水各參半
體育委員關注職業教育 
教育部:今年中職招生規模學校自主確定
從高級工搶手看職業教育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