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提醒:一流大學建設謹防三大誤區  

    1998年,中國的大學開始了建設世界一流大學之旅。為此,國家大幅度增加了對若干所著名大學的投入,一流大學建設的進展情況也成為國人關注的焦點。但是在今年的“兩會”上,一些代表、委員提醒:目前,在一流大學建設當中,存在著一些誤區,必須引起重視。

    誤區一:拔苗助長,缺乏競爭

    “羅馬不是一日建成的,建設一流大學不能拔苗助長,否則只能適得其反。”中國科技大學校長朱清時代表以科大當年辦少年班的經驗教訓,來説明拔苗助長對一流大學建設的危害。

    朱清時説,一流大學的成長也是同樣的道理。建設一流大學不能靠行政手段,人為地將部分學校劃為一流的候選,採取特殊政策扶持,造成只能成功不能失敗的社會輿論環境,容易導致急功近利行為,欲速則不達。競爭的氛圍更有利於一流大學的健康成長。

    吉林大學校長劉中樹代表説:“我贊成對北大、清華實行特殊政策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其他高水準大學的建設,國家應通過學科項目競爭來確定支援對象和力度,通過公平競爭,誰的學科強、有潛力,就支援誰。從而激發各校的潛力,形成高水準大學建設的競爭態勢,使一批基礎比較好的大學在競爭中互相促進,迅速提高水準。”

    誤區二:重視學科提高,忽略道德建設

    在一流大學建設當中,學科的建設得到了高度的重視,學校為此不遺餘力,但對道德的建設卻有忽視的傾向。朱清時代表説,王銘銘抄襲事件,只是冰山的一角,中國大學學術道德水準下降是不爭的事實。各校在努力提高科研水準的同時,應當認真研究怎樣提高教師的道德水準。除了思想教育外,還要加強制度規範的建設,有效制止學術抄襲、剽竊、假造數據等欺詐行為。學術道德建設跟不上去,一流大學、高水準大學建設就是空中樓閣。

    誤區三:追大求全,不珍惜學校品牌

    世界一流大學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校長威爾遜在哈佛大學演講時説,普林斯頓不像哈佛,也不希望變成哈佛;反之,也不希望哈佛變成普林斯頓。大學的活力在於多樣化,在於相互補充、相互競爭。

    “朱清時代表説,世界一流大學中,有特大、特全的,比如牛津大學、康橋大學,但也有美國加州理工這樣只有2000名學生的小型學校,還有像法國的高等師範學校和物理化學工業學校。他們的共同特點是非常重視傳統特色和學校聲譽,包括校名。為什麼法國物理化學工業學校沒有改叫某某大學,是因為原來的校名在社會上非常響亮,不叫大學照樣是公認的一流。而我們的一些學校卻丟掉自己多年形成的品牌,改成又大又空的名字,這對學校來説是一種很大的損失。

    《中國教育報》 2002年3月12日

    


穿職業裝打卡 網上模擬商戰 上海外貿學院學生在課堂裏“下海”
台灣大學等四所高校合組“台灣大學系統”
臺“教育部”計劃未來承認百所大陸大學學歷
寧夏農學院和原寧夏大學合併成立新寧夏大學
2002美國大學排名(本科)
香港科技大學MBA課程蟬聯“亞洲第一”
沒有一流的學術道德就沒有一流的大學
哈佛大學的博物館文化
英國大學“門檻”低 在校學生有“文盲”
投入近兩億元 大連理工要做中國“麻省理工”
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中國大學應該培養“貴族”
未來大學什麼樣 海峽兩岸學者燕園論道
我國將重點建設30所軟體試點學院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